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開展以來,廣東(dong) 省汕頭市在“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積極回應人民群眾(zhong) 新要求新期待,用心用情著力增進民生福祉,以一批批民生項目的全力推進、一項項惠民舉(ju) 措的落地生根,把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成效轉化為(wei) 工作動力和成效,推動現代化活力經濟特區建設再上台階。
從(cong) “時空”上前移為(wei) 民辦事窗口
“公安業(ye) 務窗口周六‘不打烊’,確實方便了我們(men) 上班族辦事。”周六,在汕頭市金平公安分局金園派出所順利補辦身份證的市民張女士高興(xing) 地說。
此前,有不少市民反映,工作日到窗口辦理業(ye) 務需要請假,十分不便。對此,汕頭公安積極回應,從(cong) 今年5月15日起,周六全麵開放全市104個(ge) 公安服務點,並於(yu) 近期在服務窗口配置“好差評”評價(jia) 器,促進窗口服務質量提質升級。據統計,汕頭公安業(ye) 務窗口實施“周六不打烊”以來,累計投入警力3400人次,辦理業(ye) 務12996件,有效解決(jue) 了上班族辦事難的問題。
公安交警部門還不斷改進工作方法、簡化辦事程序。從(cong) 今年4月17日起,創新推出車管業(ye) 務流動服務車,由交警在節假日把流動服務車開到人流密集的地方,現場提供車駕管業(ye) 務谘詢、辦理等23項服務。
“從(cong) 開展情況來看,市民群眾(zhong) 對這個(ge) 服務項目評價(jia) 比較好,這讓我們(men) 深感欣慰,工作幹勁也更足了。”車管業(ye) 務流動服務車負責人表示。
針對影響部分群眾(zhong) 生活需求的“急難愁盼”問題,汕頭市、區、派出所三級戶政部門在建立“一體(ti) 式”全方位接訪窗口的基礎上,對老年人、特殊困難群體(ti) 推出“民警跑”“進門辦”等暖心服務。目前已為(wei) 250多名困難群眾(zhong) 提供了上門辦證服務,為(wei) 老年人提供便民服務及綠色通道服務上千人次,先後推動解決(jue) 了32宗曆史遺留無戶口人員的問題。
群眾(zhong) 在家門口獲得法律援助
“太感謝你們(men) 了,就近申請就能獲得法律援助,讓我少跑了很多路。”6月3日,在向汕頭市澄海區法援處申請法律援助獲得受理後,市民黃先生激動不已。這是汕頭自6月1日在全市範圍內(nei) 開展法律援助申請市域通辦試點工作以來,成功受理的首宗市域通辦法律援助申請。
黃先生一家係低保戶,家庭經濟困難。2019年11月,黃先生騎自行車被一輛小型轎車追尾碰撞而受傷(shang) 。為(wei) 維護自身合法權益,2020年4月,黃先生申請法律援助,在援助律師的幫助下,澄海區法院一審判決(jue) 支持黃先生所提出的賠償(chang) 要求。被告一方不服一審判決(jue) ,向汕頭市中院提起上訴。
為(wei) 此,黃先生再次申請法律援助,請求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援助律師擔任其二審訴訟代理人。而根據此前的規定,黃先生需要到汕頭市法律援助處提出申請。
受益於(yu) 汕頭開展法律援助申請市域通辦試點工作,黃先生就近向澄海區法援處提出申請,澄海區法援處當日受理,並將申請材料移交給有受理權的汕頭市法律援助處。後者依法審查並決(jue) 定為(wei) 黃先生提供法律援助。
當前,法律援助製度對於(yu) 維護弱勢群體(ti) 合法權益、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汕頭依托市區鎮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立了覆蓋全市67個(ge) 鄉(xiang) 鎮(街道)和1087個(ge) 村(社區)的法援工作站,推動法律援助網絡向基層延伸,將法律援助服務融入基層網格化管理。同時,在法院、信訪局、婦聯、殘聯等部門設立法援分支機構,形成一個(ge) 惠及所有困難群眾(zhong) 、“城市半小時、農(nong) 村1小時”的法律援助服務圈。
在此基礎上,今年汕頭市、區兩(liang) 級法援機構在同級勞動人事爭(zheng) 議調解仲裁機構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實現法律援助對勞動爭(zheng) 議案件谘詢、代理、調解、仲裁、訴訟五位一體(ti) ,各法律援助工作站已成功調處多起群體(ti) 性勞資糾紛。
改造老舊小區 讓群眾(zhong) 住得安心舒心
小區路麵平整幹淨,老人不再擔心道路崎嶇;小廣場上,居民們(men) 在石凳上閑聊,孩童們(men) 追逐嬉戲,不再抱怨老鼠亂(luan) 竄。在汕頭市金平區東(dong) 方街道翠園小區,這樣的溫馨畫麵已成為(wei) 日常。
近日,隨著金平區2020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首期工程完工,翠園等涉及17個(ge) 片區19個(ge) 小區經過改造,群眾(zhong) 居住條件大為(wei) 改善。
位於(yu) 老城中心的翠園小區建於(yu) 上世紀80年代,是此次改造的試點小區之一。改造後,小區內(nei) 大部分道路已拆除重建,首層牆麵刷漆翻新,樓外線路規整有序。
“心裏歡喜啊!”年近九十的小區居民陳奶奶笑著感慨。自去年底項目啟動建設以來,陳奶奶不時走出家門張望施工進度,滿心歡喜地期待著社區新變化。她坦言,老年人腿腳不好,小區改造後給予她的最大便利,就是道路看著寬敞了、走著舒心了。
汕頭老舊小區改造,是一次基礎配套和服務設施的全麵升級,也是一次全方位深層次的安全隱患排查行動。根據匯總情況,汕頭將在“十四五”期間完成改造城鎮老舊小區共600多個(ge) ,樓棟數近5000棟,建築麵積約1600萬(wan) 平方米,預計總投資額為(wei) 30多億(yi) 元,惠及居民約14萬(wan) 多戶50多萬(wan) 人。屆時將切實解決(jue) 小區下雨道路水浸街、無照明、停車難、房屋破舊、設施老化等問題。
與(yu) 企業(ye) 麵對麵協商解決(jue) 訴求
營商環境的好壞,企業(ye) 的感受最為(wei) 直接。今年初落戶汕頭的立汕智造工業(ye) 項目,快速完成項目開工前的各項審批工作,用10天時間完成項目建設“四證”辦理,項目從(cong) 拿地到開工建設用時不到20天,企業(ye) 為(wei) 辦事效率點讚。
“有呼必應、有呼必辦、有呼必回。”為(wei) 優(you) 化營商環境,汕頭開設政企“直通車”平台,成立工作專(zhuan) 班,建立與(yu) 企業(ye) 麵對麵協商機製,切實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實際問題和困難。這是汕頭創新服務民營經濟的一個(ge) 重大舉(ju) 措,旨在開辟民營企業(ye) 反映問題、表達訴求的快捷通道,打通政府服務企業(ye) “最後一公裏”。
企業(ye) 反映訴求時,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直達投訴建議界麵,全市統一使用一個(ge) 網頁和二維碼。隨著工作機製的不斷健全,網頁上還設置了市級、各區(縣)、高新區、保稅區、華僑(qiao) 試驗區端口,方便企業(ye) 選擇不同的訴求處理主體(ti) 。
與(yu) 此同時,企業(ye) 還可以通過12345政府熱線直達政企“直通車”服務專(zhuan) 席,由專(zhuan) 人7天24小時接聽企業(ye) 來電。工作專(zhuan) 班則為(wei) 企業(ye) 提供專(zhuan) 人“一跟到底”服務,實現企業(ye) 訴求收集、轉辦、督查、反饋全過程“閉環”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辦結時限上,汕頭也做出了明確要求,嚴(yan) 格按照5個(ge) 工作日由各承辦單位及時上報辦理進度,做到“一企一策”“一事一策”。對於(yu) 情況複雜、未在規定時限內(nei) 辦結的,經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同意後,向汕頭市工作專(zhuan) 班提出書(shu) 麵說明,並向反映訴求的企業(ye) 作出解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