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至28日,一場高規格的重磅會(hui) 議——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出席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這是時隔11年後,黨(dang) 中央召開的又一次人才工作會(hui) 議,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站在實現民族振興(xing) 、贏得國際競爭(zheng) 主動的戰略高度,為(wei) 新時代人才工作擘畫藍圖。
時隔11年,從(cong) “全國人才工作會(hui) 議”到“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
新世紀以來,我國先後在2003年、2010年兩(liang) 次召開全國人才工作會(hui) 議,對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作出部署。
這次,會(hui) 議名稱發生了變化:從(cong) “全國人才工作會(hui) 議”變為(wei) “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進一步凸顯黨(dang) 管人才原則,鮮明體(ti) 現黨(dang) 中央將人才工作擺在治國理政全局中重要位置的深刻考慮。
會(hui) 議召開的時間節點也富有深意——
2021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迎來百年華誕,我國踏上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回顧過往,要從(cong) 以往黨(dang) 的人才工作中汲取經驗;麵向未來,更須為(wei) 偉(wei) 大事業(ye) 提供堅強人才支撐。正如總書(shu) 記所強調:“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也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下一步的目標,已十分明確:為(wei) 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wei) 2050年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
一個(ge) 重大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在這次會(hui) 議上,總書(shu) 記發表的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新時代人才工作的一係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明確了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政策舉(ju) 措。
總書(shu) 記以“八個(ge) 堅持”,首次係統概括提出了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ju) 措。
這“八個(ge) 堅持”是對我國人才事業(ye) 發展規律性認識的深化,是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人才工作重要思想的鮮明體(ti) 現,不僅(jin) 要始終堅持,更要不斷豐(feng) 富發展。
此次會(hui) 議上,總書(shu) 記提出了一個(ge) 重要戰略目標——“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時間上,以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為(wei) 節點,每5年為(wei) 這個(ge) “大目標”設定“小目標”。
到2025年,“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領域擁有一大批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到2030年,“在主要科技領域有一批領跑者,在新興(xing) 前沿交叉領域有一批開拓者”;到2035年,“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隊伍位居世界前列”。
可以看出,每一步目標都十分明確,都緊緊抓住了“創新”與(yu) “人才”一體(ti) 兩(liang) 麵的相互作用,體(ti) 現了“第一動力”和“第一資源”的緊密關(guan) 聯。
空間上,總書(shu) 記也明確了戰略布局: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著力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
在這些高水平人才高地,人才鏈、創業(ye) 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政策鏈將進一步相互交織,人才活力將進一步釋放。
縱觀曆史,每一次科技革命的進步,都伴隨著人才資源的迸發和群星閃耀的局麵。放眼未來,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成之時,中國應當也必須成為(wei)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堅定人才自信,我國“完全能夠培養(yang) 出大師”
這次會(hui) 議上,總書(shu) 記提出了要大力培養(yang) 的幾方麵重點人才,其中特別提到了戰略科學家和卓越工程師:
——堅持長遠眼光,有意識地發現和培養(yang) 更多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形成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
——培養(yang) 大批卓越工程師,努力建設一支愛黨(dang) 報國、敬業(ye) 奉獻、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於(yu) 解決(jue) 複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師隊伍。
千軍(jun) 易得,一將難求。
戰略科學家是科技人才中的“帥才”,在跨學科研究、大兵團作戰組織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擔綱“國之重器”、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的領軍(jun) 人物。
2017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專(zhuan) 門對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
對精益求精為(wei) “大國製造”奉獻智慧和汗水的職業(ye) 技能人才隊伍,總書(shu) 記也惦念於(yu) 心。
在國內(nei) 考察調研中,總書(shu) 記一次次走進製造業(ye) 企業(ye) ,同工程師、技術人員等親(qin) 切交流。在今年的“七一勳章”頒授儀(yi) 式上,他親(qin) 自為(wei) 我國焊接領域“領軍(jun) 人”、71歲的“鋼鐵裁縫”艾愛國頒授勳章。
製造業(ye) 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我國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培養(yang) 卓越工程師關(guan) 係著製造業(ye) 轉型升級,關(guan) 係著經濟高質量發展,因此也至關(guan) 重要。
未來屬於(yu) 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總書(shu) 記還特別關(guan) 注青年人才的培養(yang) ,強調“要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
人才競爭(zheng) ,首先是人才培養(yang) 的競爭(zheng) 。中國作為(wei) 大國,需要引才,但必須主要靠自己育才。從(cong) 人口大國,到人才大國,再到人才強國,必須堅定走好人才自主培養(yang) 之路。
對此,總書(shu) 記有堅定的人才自信:“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ti) 係,有各項事業(ye) 發展的廣闊舞台,完全能夠源源不斷培養(yang) 造就大批優(you) 秀人才,完全能夠培養(yang) 出大師。我們(men) 要有這樣的決(jue) 心、這樣的自信。”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