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啟動以來,上海市閔行區委堅持把實踐活動與(yu)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圍繞“一南一北”、優(you) 化營商環境等發展重點,聚焦“老小舊遠”等民生難題,形成了區委實事項目19個(ge) ,區領導包聯街鎮實事項目12個(ge) ,處級單位實事項目210個(ge) 。通過項目推進和清單管理,著力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為(wei) 企業(ye) 解難題、為(wei) 基層減負擔。
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三聚焦”狠抓惠民實事項目
民有呼,我有應。在實踐活動中堅持問題導向,從(cong) 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cong) 最廣泛的需求出發,關(guan) 注百姓切身利益,在為(wei) 民辦實事中讓大家逐步感受到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帶來的變化和實效。
聚焦“最突出”問題。“老、小、舊、遠”一直是居民群眾(zhong) 最受困擾的問題,閔行區堅持深入基層一線,聽取各方意見,不斷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將老舊住房改造列為(wei) 重點項目,區領導帶頭包幹。年內(nei) 啟動145幢老舊公房改造,目前已完成29幢,同步完成14個(ge) 實施保基本綜合改造的老街片區。持續推動七寶老街老舊住房改造,通過增設衛生設施98處,基本解決(jue) 了“拎馬桶”等各類住房問題,拆除各類違章簡易棚和違章建築55處,修繕房屋麵積16696.59平方米,有效改善人居環境,古鎮麵貌煥然一新。
聚焦“最困難”群眾(zhong) 。始終把獨居老人、行動不便人員等“沉默的少數”放在心上。傾(qing) 力打造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在全區建成63家社區綜合為(wei) 老服務中心,推進“六養(yang) ”融合,建成130家助餐服務場所,打造智慧社區長者食堂,完成933戶家庭適老化改造施工。顓橋鎮黨(dang) 委聚焦老年人的用餐問題,開設老人助餐點,構建長者助餐服務網絡,致力打造“15分鍾養(yang) 老服務圈”,讓社區老年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浦江鎮黨(dang) 委、虹橋鎮黨(dang) 委開展“殘疾人無障礙改造”項目,完成181戶殘疾人士家庭的無障礙改造,為(wei) 殘障人士創造生活便利,讓他們(men) 共享高品質幸福生活。
聚焦“最廣泛”需求。經調研了解,加裝電梯成為(wei) 居民群眾(zhong) “剛需”,尤其在老年人聚集的住宅區和動遷小區,呼聲更高。為(wei) 此,在充分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將“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納入實踐活動的重點民生項目,明確牽頭領導、責任部門,層層壓實責任。
我為(wei) 企業(ye) 解難題——“三提升”持續助推區域發展
企業(ye) 的難點堵點痛點,是實踐活動的重要突破點。閔行區堅持深入一線,廣泛問需,不斷推進各項改革,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ye) 突破發展瓶頸。
“一網通辦”助力改革。堅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情況清”“訴求清”“矛盾清”,創新企業(ye) 服務,整合優(you) 質資源,回應企業(ye) 運轉、需求及投訴的舉(ju) 措應出盡出,及時推出一批有含金量的改革措施,持續為(wei) 企業(ye) 投資興(xing) 業(ye) 、為(wei) 群眾(zhong) 辦事創業(ye) 鬆綁減負。開展“隨申辦”移動端整合,累計接入55個(ge) 移動端應用事項,推動5個(ge) 高頻事項24個(ge) 情形實現“政務智能辦”,全區政務服務窗口“綜合窗口”設立率達89%,區行政服務中心無差別綜合窗口占比達80%,事項進駐占比達87%。
“黨(dang) 建賦能”樓宇經濟。探索建立黨(dang) 建引領“樓委會(hui) ”工作新模式。麵對商務樓宇業(ye) 態多元、人員流動快等新經濟發展特點,將社區居委會(hui) 模式向樓宇延伸,推動樓宇黨(dang) 建從(cong) 側(ce) 重“建支部、優(you) 服務、強功能”向“善治理”轉變,走出一條以黨(dang) 建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通過選優(you) 配強“樓委會(hui) ”工作隊伍,進一步送服務、送崗位、送技能、送政策入樓,推動資源聯享、服務聯動、平台聯建。通過引入“一網通辦”自助機、自助辦稅機等,實現樓宇內(nei) 辦事“一網通辦”、訴求“一窗受理”、服務“一站供給”、發展“一幫到底”。
“一南一北”聚力發展。對標閔行高質量發展目標,堅持立足“一南一北”發展戰略,聚焦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積極培育上海南部科創中心。虹橋國際開放樞紐23項規劃措施落地;南部科創中心核心區公共服務中心大零號灣科創大廈已啟動運營,開放式科創街區中約50萬(wan) 平方米投入使用,集聚企業(ye) 700家,其中,科技型企業(ye) 近300家,高新技術企業(ye) 64家,估值1億(yi) 元以上企業(ye) 22家。各級黨(dang) 組織始終圍繞“一南一北”發展戰略,推出一批實招硬招。梅隴鎮黨(dang) 委建立9個(ge) “隴商空間”,提供“一站式”企業(ye) 服務窗口,打造“一站式”企業(ye) 服務平台,列出服務清單25條、企業(ye) 服務流程4條,提供服務20場。
我為(wei) 基層減負擔——“三步走”釋放基層大能量
社區有需求,基層有服務。通過不斷減負來釋放基層服務大能量,實打實推進“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讓學習(xi) 教育和基層發展相互促進、學習(xi) 成效和重點工作相得益彰。
堅持清單化管理“減負重”。堅持項目化推進、清單化管理、責任化落實,立足區域重點項目、重要任務,形成問題清單、需求清單和項目清單,涵蓋1122個(ge) 群眾(zhong) 需求,294個(ge) 企業(ye) 需求,330個(ge) 難點問題。通過問題、需求、項目“三張清單”,進一步規範實踐活動,讓基層在開展為(wei) 民辦實事中有方向、有抓手、有借力,避免任務重複做、材料重複報、檢查重複進行,節約成本,放大成效,用清單化促精細化,有效開展辦實事活動。
深化支部聯係點“強指導”。區四套班子領導帶頭建立黨(dang) 支部工作聯係點和聯係項目,前往景觀提升工程、白領出行工程、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現場,統籌協調,加強對基層的聯係指導。在區領導率先垂範下,各級黨(dang) 委(黨(dang) 組)書(shu) 記和班子成員全部建立黨(dang) 支部工作聯係點和實事項目,進一步推進常態化聯係基層、深入基層機製。
創新基層治理體(ti) 係“提質效”。借數字化城市轉型契機,先行先試“一網統管”。積極探索網格化黨(dang) 建,將“社區治理”“企業(ye) 服務”“街麵治理”融入信息管理平台,實現網格智能化管理、應急可視化指揮、案件精細化分析。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