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領域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巨大的衝(chong) 擊,教育領域的撥亂(luan) 反正也成為(wei) 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和知識分子的強烈要求。
1977年8月4日至8日,鄧小平主持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hui) 。在充分聽取與(yu) 會(hui) 同誌意見後,講了關(guan) 於(yu) 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他指出,無論是從(cong) 事科研工作的,還是從(cong) 事教育工作的,都是勞動者。因此,要尊重勞動,尊重人才。
9月6日,鄧小平就高校招生問題致信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汪東(dong) 興(xing) ,提出“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大學生,須在社會(hui) 上招考,才能保證質量”。
在鄧小平的推動下,全國高校招生工作會(hui) 議通過了《關(guan) 於(yu) 一九七七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討論並通過了這一意見。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了這一意見,正式決(jue) 定從(cong) 當年起,恢複高考,采取自願報名、統一考試、擇優(you) 錄取的辦法。
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國約有570多萬(wan) 年齡參差不齊的青年參加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高校共招收新生27.3萬(wan) 人(包括1978年第一季度增招的新生6.2萬(wan) 多人)。
1978年2月,被錄取的新生意氣風發地走進了大學校園。1978年上半年,又有610萬(wan) 考生參加考試。兩(liang) 屆學生分別被稱為(wei) 77級、78級大學生。加上79級,統稱為(wei) “新三屆”。
高考製度的恢複,不僅(jin) 僅(jin) 使大批被“文化大革命”耽誤的青年通過公平競爭(zheng) 獲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hui) ,也使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價(jia) 值觀和社會(hui) 風尚重新在社會(hui) 上形成,國家現代化建設所需的大批人才開始得到有計劃的培養(yang) 。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