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問答 | 93.為什麽說共建“一帶一路”是要建設同世界各國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百花園”?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六、千秋偉(wei) 業(ye) 強基石——關(guan) 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重要保障

  93.為(wei) 什麽(me) 說共建“一帶一路”是要建設同世界各國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百花園”?

  2000多年前,我們(men) 的先輩篳路藍縷,穿越草原沙漠,開辟出聯通亞(ya) 歐非的陸上絲(si) 綢之路;我們(men) 的先輩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dong) 西方的海上絲(si) 綢之路。萬(wan) 裏絲(si) 路,千年夢縈。2013年秋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建設“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的合作倡議。自那以來,“一帶一路”逐漸從(cong) 理念轉化為(wei) 行動,從(cong) 願景轉變為(wei) 現實,猶如一對騰飛的翅膀,飛向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遠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這向世界宣示了我國參與(yu) 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ti) 係、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中國方案。

  “一帶一路”倡議根植曆史,更麵向未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feng) 富。漢代張騫肩負和平友好使命,向西域傳(chuan) 播了中華文化,也引進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7次遠洋航海,遠涉亞(ya) 非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留下了中國同沿途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話。古絲(si) 綢之路綿亙(gen) 萬(wan) 裏,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wei) 核心的絲(si) 路精神,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chan)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我們(men) 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繼承和發揚絲(si) 路精神,把我國發展同沿線國家和世界其他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國家和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賦予古代絲(si) 綢之路全新的時代內(nei) 涵。這一倡議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曆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願望,是麵向未來的正確抉擇。

  “一帶一路”倡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實踐平台。這一倡議致力於(yu) 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其核心內(nei) 涵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促進協同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這一倡議要實現的最高目標就是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框架內(nei) ,各方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麵臨(lin) 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優(you) 勢互補、互利共贏,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方向邁進。

  百花爭(zheng) 豔,實景為(wei) 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從(cong) 美好願景變為(wei) 實際行動中取得豐(feng) 碩成果,繪就了一幅“大寫(xie) 意”。中國成功舉(ju) 辦兩(liang) 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hui) 議,同170餘(yu) 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文件,“一帶一路”成為(wei) 全球最大國際合作平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推動有關(guan) 國家同“一帶一路”進行戰略對接,如俄羅斯提出的歐亞(ya) 經濟聯盟、東(dong) 盟的互聯互通總體(ti) 規劃、哈薩克斯坦的“光明之路”等,與(yu) “一帶一路”聯接互補、交相輝映。放眼“一帶一路”沿線,一條條公路鐵路、一處處橋梁隧道、一片片工廠園區、一座座醫院學校在共建國紛紛落成,“一帶一路”百花園呈現出勃勃生機。特別是麵對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的守望相助有效緩解了醫療物資緊張問題,“一帶一路”合作在逆風中破浪前行,為(wei) 全球複蘇注入關(guan) 鍵力量,帶來更多新的機遇。

  知識鏈接

  “一帶一路”是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2017年5月1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中指出:我們(men) 要尊重彼此主權、尊嚴(yan) 、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發展道路和社會(hui) 製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guan) 切,把“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聚焦發展這個(ge) 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把“一帶一路”建成繁榮之路;打造開放型合作平台,維護多邊貿易體(ti) 製,解決(jue) 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把“一帶一路”建成開放之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優(you) 化創新環境,集聚創新資源,把“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chong) 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ou) 越,把“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共建“一帶一路”,讓所有參與(yu) 方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認同和歡迎。但國際上也出現了一些雜音,有的妄稱這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也有的將其抹黑為(wei) “新殖民主義(yi) ”。事實不容扭曲,公道自在人心。“一帶一路”倡議雖然源於(yu) 中國,但機會(hui) 和成果屬於(yu) 世界。“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jun) 事同盟,不針對誰也不排除誰;是開放包容進程,不是要關(guan) 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le) 部”;是中國同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陽光大道,不是這樣那樣的所謂“陷阱”,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遊戲。正如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所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yu)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方向高度一致,都是向世界提供的公共產(chan) 品。中國人民為(wei)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作貢獻的真誠願望和實際行動,任何人都不應該誤讀,更不應該曲解。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推動世界繁榮發展,是各國人民共同的願望。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yi) 和單邊主義(yi) 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背景下,進一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體(ti) 現了我們(men) 的大國擔當。麵向未來,我們(men) 要繼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追求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共同繪製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

發布時間:2021年09月23日 06:54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