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9月15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54年9月15日—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十五日,毛澤東(dong) 致開幕詞,指出:這次會(hui) 議是標誌著我國人民從(cong) 一九四九年建國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展的裏程碑,這次會(hui) 議所製定的憲法將大大地促進我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我們(men) 的總任務是:團結全國人民,爭(zheng) 取一切國際朋友的支援,為(wei) 了建設一個(ge) 偉(wei) 大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而奮鬥,為(wei) 了保衛國際和平和發展人類進步事業(ye) 而奮鬥。他強調:領導我們(men) 事業(ye) 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指導我們(men) 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我們(men) 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艱難困苦,將我國建設成為(wei) 一個(ge) 偉(wei) 大的社會(hui) 主義(yi) 共和國。

  劉少奇作《關(guan) 於(yu)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從(cong) 我們(men) 國家的性質、過渡到社會(hui) 主義(yi) 的步驟、人民民主的政治製度和人民的權利與(yu) 義(yi) 務、民族區域自治等方麵,說明了憲法的基本內(nei) 容。報告指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全體(ti) 人民和一切國家機關(guan) 都必須遵守,共產(chan) 黨(dang) 員必須在遵守憲法和一切其他法律中起模範作用,全國各族人民要為(wei) 保證憲法的完全實施而奮鬥,為(wei) 把我國建成一個(ge) 偉(wei) 大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而奮鬥。

  周恩來二十三日在會(hui) 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的唯一目的,就在於(yu) 滿足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而為(wei) 了充分地滿足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又必須不斷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因此,我們(men) 人人都要關(guan) 心提高我們(men) 國家的生產(chan) 力。報告還提出了第一個(ge) 五年計劃的方針: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ye) ,建立國家工業(ye) 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ye) 、輕工業(ye) 、農(nong) 業(ye) 和商業(ye) ;相應地培養(yang) 建設人才;有步驟地促進農(nong) 業(ye) 、手工業(ye) 的合作化;繼續進行對資本主義(yi) 工商業(ye) 的改造;保證國民經濟中社會(hui) 主義(yi) 成分的比重穩步增長,同時正確地發揮個(ge) 體(ti) 農(nong) 業(ye) 、手工業(ye) 和資本主義(yi) 工商業(ye) 的作用;保證在發展生產(chan) 的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1956年9月15日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開幕。毛澤東(dong) 致開幕詞。他總結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指出:我國的革命和建設的勝利,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的勝利,把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密切地聯係起來,這是我們(men) 黨(dang) 的一貫的思想原則。為(wei) 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全麵經濟建設的高潮,他向全黨(dang) 提出了必須善於(yu) 學習(xi) 的任務,指出:要把一個(ge) 落後的農(nong) 業(ye) 的中國改變成為(wei) 一個(ge) 先進的工業(ye) 化的中國,我們(men) 麵前的工作是很艱苦的,我們(men) 的經驗是很不夠的。因此,必須善於(yu) 學習(xi) 。我們(men) 決(jue) 不可有傲慢的大國主義(yi) 的態度,決(jue) 不應當由於(yu) 革命的勝利和在建設上有了一些成績而自高自大。國無論大小,都各有長處和短處。即使我們(men) 的工作得到了極其偉(wei) 大的成績,也沒有任何值得驕傲自大的理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men) 應當永遠記住這個(ge) 真理。這篇開幕詞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七卷。

  同日 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向八大作政治報告。報告以《論十大關(guan) 係》的基本精神為(wei) 指導,在正確地估量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完成後國內(nei) 階級關(guan) 係的變化及由此產(chan) 生的政治形勢的基礎上,作出把黨(dang) 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上來的戰略決(jue) 策。報告指出:現在革命的暴風雨時期已經過去了,新的生產(chan) 關(guan) 係已經建立起來,鬥爭(zheng) 的任務已經變為(wei) 保護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的順利發展。我們(men) 黨(dang) 現實的任務,就是要依靠已經獲得解放和已經組織起來的幾億(yi) 勞動人民,團結國內(nei) 外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對我們(men) 有利的條件,盡可能迅速地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一個(ge) 偉(wei) 大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

  報告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肯定了“既積極又穩妥可靠”的經濟建設總方針,指出:黨(dang) 中央所建議的第二個(ge) 五年計劃的發展速度是積極的,同時又是穩妥可靠的。發展速度必須是積極的,以免喪(sang) 失時機,陷入保守主義(yi) 的錯誤;又必須是穩妥可靠的,以免脫離經濟發展的正確比例,使人民的負擔過重,或者使不同的部門互相脫節,使計劃不能完成,造成浪費,那就是冒險主義(yi) 的錯誤。報告還適應即將開始的大規模經濟建設,提出改進國家工作的任務,包括:(一)進一步擴大民主生活,開展反對官僚主義(yi) 的鬥爭(zheng) ;(二)適當地調整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職權,發揮中央和地方兩(liang) 個(ge) 積極性;(三)正確處理少數民族問題;(四)著手係統地製定比較完備的法律,健全國家的法製。這篇報告是中共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ti) 在探索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道路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收入《劉少奇選集》下卷。

  2005年9月15日 

  胡錦濤在聯合國成立六十周年首腦會(hui) 議上的講話中提出,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他指出: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重要曆史時期,隻有世界所有國家緊密團結起來,共同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才能為(wei) 人類社會(hui) 發展創造光明的未來,才能真正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要堅持多邊主義(yi) ,實現共同安全;堅持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堅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諧世界;堅持積極穩妥方針,推進聯合國改革這篇講話以《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wei) 題,收入《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

黨(dang) 史回眸

  1944年

  9月15日 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國民參政會(hui) 上提出立即結束國民黨(dang) 一黨(dang) 統治、建立各抗日黨(dang) 派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

  1954年

  9月15日-28日 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舉(ju) 行。會(hui) 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選舉(ju) 毛澤東(dong) 為(wei) 國家主席,劉少奇為(wei)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長;決(jue) 定周恩來為(wei) 國務院總理;決(jue) 定設立國防委員會(hui) ,毛澤東(dong) 兼任國防委員會(hui) 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的召開,標誌著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在全國範圍內(nei) 建立起來。

  1956年

  9月15日-27日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舉(ju) 行。毛澤東(dong) 致開幕詞,劉少奇作政治報告,周恩來作關(guan) 於(yu) 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ge) 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鄧小平作關(guan) 於(yu) 修改黨(dang) 章的報告。大會(hui) 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已取得決(jue) 定性勝利,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已基本上建立。國內(nei) 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yu) 建立先進的工業(ye) 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nong) 業(ye) 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yu) 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dang) 和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解決(jue) 這個(ge) 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cong) 落後的農(nong) 業(ye) 國變為(wei) 先進的工業(ye) 國。大會(hui) 著重提出加強執政黨(dang) 建設的問題,通過新修訂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章程》。

  1986年

  9月15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全民所有製工業(ye) 企業(ye) 基層組織工作條例》。 

  2009年

  9月15日-18日 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hui) 召開。全會(hui) 通過《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dang) 的建設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提出不斷提高黨(dang) 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建設馬克思主義(yi) 學習(xi) 型政黨(dang) 等重大任務。

  2010年 

  9月15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基層組織實行黨(dang) 務公開的意見》指出:黨(dang) 的基層組織實行黨(dang) 務公開,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黨(dang) 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dang) 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是擴大黨(dang) 內(nei) 基層民主、保障黨(dang) 員民主權利、增強黨(dang) 的基層組織生機活力的客觀需要,是實踐黨(dang) 的宗旨、密切黨(dang) 群關(guan) 係、促進基層和諧穩定的有效途徑,是加強黨(dang) 內(nei) 監督、規範權力運行、推進基層黨(dang) 風廉政建設的重要舉(ju) 措。

曆史瞬間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ju) 行。圖為(wei) 代表們(men) 步入會(hui) 場。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ju) 行。圖為(wei) 代表們(men) 步入會(hui) 場。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發布時間:2021年09月13日 14:29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