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裏氏8.0級特大地震。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jun) 委領導下,我們(men) 開展了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動員範圍最廣、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災鬥爭(zheng) ,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災群眾(zhong) 生命,最大限度地減低了災害造成的損失,奪取了抗震救災鬥爭(zheng) 的重大勝利,形成了萬(wan) 眾(zhong) 一心、眾(zhong) 誌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wei) 本、尊重科學的偉(wei) 大抗震救災精神。2013年5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蘆山地震抗震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大力弘揚偉(wei) 大抗震救災精神,大力發揮各級黨(dang) 組織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廣大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麵對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災害,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眾(zhong) 誌成城,迎難而上,頑強奮戰。從(cong) 中央到地方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堅強領導、科學指揮,始終與(yu) 災區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災區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處變不驚、指揮若定,各級幹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帶領群眾(zhong) 化悲痛為(wei) 力量、從(cong) 廢墟上勇敢站立起來,充分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人民解放軍(jun) 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公安民警衝(chong) 鋒在前、勇挑重擔,發揮了主力軍(jun) 和突擊隊作用;全國人民心係災區、情係災區,形成了齊心協力抗擊災害的磅礴力量。這場特大地震災害,既是人世間的一場重大磨難,也是前進中的一場重大考驗。抗震救災鬥爭(zheng) 重大勝利再一次證明,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具有強大發展活力,人民是推動中國社會(hui) 發展進步的真正動力,人民軍(jun) 隊是保衛人民的鋼鐵長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中華民族的優(you) 秀品質,人民軍(jun) 隊的政治本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是我們(men) 國家和民族的顯著政治優(you) 勢,我們(men) 必須倍加珍惜、永遠堅持。
在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鬥爭(zheng) 中,我們(men) 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鑄就堅強、用真情凝結關(guan) 愛,鑄就了偉(wei) 大抗震救災精神。麵對特大地震災害,我們(men) 萬(wan) 眾(zhong) 一心、眾(zhong) 誌成城,舉(ju) 國上下患難與(yu) 共,前方後方同心協力,海內(nei) 海外風雨同舟,凝結成堅如磐石、牢不可破的生命共同體(ti) ,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和衷共濟、團結奮鬥的民族品格;不畏艱險、百折不撓,重災麵前不低頭,生死較量不戰栗,千難萬(wan) 險不放棄,頑強挑戰體(ti) 力極限、精神極限、生存極限,哪裏災情危急就向哪裏衝(chong) 去,哪裏有生死考驗就向哪裏挺進,哪裏有受災群眾(zhong) 就向哪裏集結,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敢於(yu) 勝利的民族品格;堅持以人為(wei) 本、尊重科學,和時間賽跑、同死神抗爭(zheng) ,對生命高度關(guan) 愛、對科學高度尊崇,既充分發揮人的能動精神,又充分發揮科技的重要作用,展現了中華民族關(guan) 愛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偉(wei) 大抗震救災精神,集中體(ti) 現和進一步發展了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集中體(ti) 現和進一步發展了我們(men) 黨(dang) 和軍(jun) 隊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集中體(ti) 現和進一步發展了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民族精神和當代中國人民的時代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13年過去了,地震災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映秀的新街,遊人如織;漢旺的校園,生機盎然;羌寨的農(nong) 家樂(le) ,生意興(xing) 旺;北川的工業(ye) 園,機聲隆隆……在偉(wei) 大抗震救災精神的砥礪下,我們(men) 取得了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和災後恢複重建的勝利,創造了抗震救災和災後恢複重建的奇跡。從(cong) 汶川到玉樹,從(cong) 舟曲到蘆山,我們(men) 經曆了災難的創痛,更在災難中鑄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了無盡的力量。曆史和實踐充分證明,抗震救災精神是黨(dang) 和人民極為(wei) 寶貴的精神財富。
2018年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遺址,叮囑一定要把地震遺址保護好,使其成為(wei) 重要的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團結就是力量,拚搏才能勝利。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關(guan) 鍵時期,我們(men) 麵臨(lin) 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越是在困難的情況下,越是要增強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同舟共濟的凝聚力,越是要鼓起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氣神。隻要我們(men) 有準備,團結一心,共同應對,就完全能夠從(cong) 容應對征途上的各種複雜局麵,戰勝各種可能出現的艱難險阻。我們(men) 要在全黨(dang) 全社會(hui) 大力弘揚偉(wei) 大抗震救災精神,使之轉化為(wei) 艱苦奮鬥的堅定意誌,轉化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強大力量。
艱難困苦,玉汝於(yu) 成。中華民族曆史上經曆過很多磨難,但從(cong) 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cong) 磨難中奮起。前進道路上,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勠力同心、銳意進取,我們(men) 就一定能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