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論】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關鍵一步

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內(nei) 容提要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對於(yu) 小康的美好夢想,兌(dui) 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對人民、對曆史的莊嚴(yan) 承諾;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凝聚起強大力量;有力證明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走得對、走得通,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莊嚴(yan) 宣告:“經過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men) 實現了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麵建成了小康社會(hui) ,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迎來百年華誕之際,占世界人口近1/5的中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這是我們(men) 邁向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步,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奮鬥史、新中國發展史、中華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裏程碑意義(yi) 。

  兌(dui) 現對人民、對曆史的莊嚴(yan) 承諾

  小康社會(hui) ,承載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孜孜以求的美好夢想。《詩經》中就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之說。用“小康”這一概念來確立我國發展階段性目標,具有深厚曆史底蘊,深得廣大人民群眾(zhong) 認同。改革開放之初,我們(men) 黨(dang) 明確提出到20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ge) 小康社會(hui) ”的奮鬥目標。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根據時代要求不斷豐(feng) 富發展小康社會(hui) 的具體(ti) 內(nei) 涵。

  黨(dang) 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紀末,使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達到小康水平。黨(dang) 的十三大提出經濟建設“三步走”戰略。黨(dang) 的十四大把人民生活由溫飽進入小康作為(wei) 上世紀90年代改革和建設的一項主要任務。黨(dang) 的十六大在人民生活總體(ti) 上達到小康水平的基礎上,提出本世紀頭20年全麵建設惠及十幾億(yi) 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黨(dang) 的十八大提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奮鬥目標。黨(dang) 的十九大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基礎上,發出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動員令。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莊嚴(yan) 宣告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回顧過去40多年,我們(men) 黨(dang) 一茬接著一茬幹,一棒接著一棒跑,推動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奮鬥目標一步步變為(wei) 現實,兌(dui) 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對人民、對曆史的莊嚴(yan) 承諾。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彰顯了百年大黨(dang) 踐行初心使命的曆史擔當。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從(cong) 成立之日起就與(yu) 廣大人民同甘共苦、患難與(yu) 共,最懂得人民的內(nei) 心期盼,最懂得人民的熱切向往。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使命。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詮釋了我們(men) 黨(dang) 踐行初心使命的曆史擔當。全麵小康是為(wei) 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人民立場,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jia) 值追求。全麵小康是實實在在的目標,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使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曆史檢驗”。這明確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檢驗標準,深刻回答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為(wei) 了誰”“依靠誰”的重大問題。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而接續奮鬥,正是我們(men) 黨(dang) 堅持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矢誌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的生動寫(xie) 照。

  邁向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步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放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謀劃推進。2014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指出:“中國已經進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決(jue) 定性階段。實現這個(ge) 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關(guan) 鍵一步。”這就將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這一階段性任務與(yu)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宏偉(wei) 目標緊密聯係在一起,全麵小康目標的實現成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重要裏程碑。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戰略布局。今天,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奮鬥目標如期實現,為(wei) 我們(men) 在新征程上保持戰略定力、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提供了強大支撐和保障。我們(men) 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危機中育先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奠定了雄厚物質基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接續奮鬥,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了新的大台階。我國已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第一大工業(ye) 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chu) 備國。2020年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過100萬(wan) 億(yi) 元,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過1萬(wan) 美元。中等收入群體(ti) 超過4億(yi) 人,形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ti) 。現行標準下9899萬(wan)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曆史性地畫上句號。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210元。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yi) 人,基本養(yang) 老保險覆蓋超過10億(yi) 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城鎮成為(wei) 承載人口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載體(t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使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最大優(you) 勢。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關(guan) 鍵在於(yu) 堅持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在於(yu) 堅持發揮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you) 勢。在推進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進程中,我們(men) 強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製,構建五級書(shu) 記抓扶貧、全黨(dang) 動員促攻堅的局麵,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麵勝利。事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堅持黨(dang) 的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是抵禦風險挑戰、聚力攻堅克難的根本保證。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信心和力量。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理論和實踐,深化了我們(men) 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規律性認識,增強了我們(men) 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信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強調的不僅(jin) 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麵’。‘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麵’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全麵小康”內(nei) 涵更深刻、更豐(feng) 富,覆蓋麵更廣,確保不讓任何一個(ge) 人、任何一個(ge) 區域在實現小康的路上掉隊。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科學指引下,今天的中國,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hui) 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偉(wei) 大成就,是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光榮、中國人民的偉(wei) 大光榮、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偉(wei) 大光榮,極大增強了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中華大地持續激蕩起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繼續奮鬥的壯誌豪情。

  為(wei) 人類進步事業(ye) 作出中國貢獻

  在擁有14億(yi) 多人口的中華大地上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證明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走得對、走得通。中國式現代化要實現的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是獨具特色、有別於(yu) 西方模式的現代化。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成功實踐表明,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人民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為(wei) 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我們(men) 堅持實事求是,從(cong) 中國實際出發,走自己的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我們(men) 緊緊扭住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這個(ge) 戰略目標不動搖,緊緊扭住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不放鬆,抓住戰略重點,實現關(guan) 鍵突破。在持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著力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方麵日益增長的需要,推動人的全麵發展、社會(hui) 全麵進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成功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符合中國國情,得到人民普遍擁護。

  許多發展中國家與(yu) 中國有著相似的曆史遭遇,有著同樣迫切的發展願望,麵臨(lin) 著同樣繁重的發展任務。中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成功實踐表明,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不隻有西方現代化一條路,而是可以獨立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新路。每個(ge) 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都應該受到尊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已成為(wei) 越來越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研究樣本,為(wei) 解決(jue) 人類問題、推動人類進步事業(ye) 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成功實踐,為(wei) 發展中國家推進現代化提供了中國智慧,鼓舞了發展中國家謀求自身發展的信心。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新的征程上,我們(men) 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奮力拚搏,在新時代鑄就新的曆史偉(wei) 業(ye) 。

發布時間:2021年09月10日 07:12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