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問答 | 75.為什麽說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五、“五位一體(ti) ”譜華章——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總體(ti) 布局

  75.為(wei) 什麽(me) 說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

  1935年初秋,在中華民族危急存亡之際,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在開學典禮上向全體(ti) 師生問了三個(ge) 問題: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2018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教育大會(hui) 上談到了這個(ge) 故事,並強調“這三個(ge) 問題是曆史之問,更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我們(men) 要一代一代問下去、答下去!”這著名的“愛國三問”,實質是在追問教育要培養(yang) 什麽(me) 人這一首要問題。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我國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這就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了我們(men) 的教育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才培養(yang) 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yu) 立德,這個(ge) 德既有個(ge) 人品德,也有社會(hui) 公德,更有報效祖國和服務人民的大德。德“立”住了,人才能“樹”起來,才能真正成為(wei) 對國家、社會(hui) 有用的人才。古往今來,任何國家、任何社會(hui) ,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培養(yang) 人,從(cong) 而維護政治統治、維係社會(hui) 穩定的。對於(yu) 我們(men) 黨(dang) 和國家來說,教育要培養(yang) 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定語隻能是“社會(hui) 主義(yi) ”。我們(men) 培養(yang) 的人,必須樹立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這就是我們(men) 要立的“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的教育絕不能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破壞者和掘墓人,絕不能培養(yang) 出一些‘長著中國臉,不是中國心,沒有中國情,缺少中國味’的人!”立德樹人,關(guan) 係黨(dang) 的事業(ye) 後繼有人,關(guan) 係國家前途命運,不管什麽(me) 時候,我們(men) 為(wei) 黨(dang) 育人的初心不能忘,為(wei) 國育才的立場不能改。

  我們(men) 黨(dang) 曆來重視以德育人、以德治教,始終把德育擺在突出位置。新中國成立後,我們(men) 黨(dang) 確立了教育方針,強調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ti) 育幾方麵都得到發展,成為(wei) 有社會(hui) 主義(yi) 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改革開放後,我們(men) 黨(dang) 明確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黨(dang) 的十八大把“立德樹人”明確為(wei) 教育的根本任務,黨(dang) 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對完善立德樹人體(ti) 製機製提出新的具體(ti) 要求。黨(dang) 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德育為(wei) 先,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培養(yang) 了一代又一代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紮根人民、奉獻祖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航天報國的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平均年齡是33歲,北鬥團隊平均年齡是35歲,參加抗疫的醫護人員中有近一半是“90後”、“00後”,他們(men) 絢爛的青春之花綻放在黨(dang) 和國家最需要的地方。

  習(xi) 言習(xi) 語

  德是首要、是方向,一個(ge) 人隻有明大德、守公德、嚴(yan) 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同人民一道拚搏、同祖國一道前進,服務人民、奉獻祖國,是當代中國青年的正確方向。好兒(er) 女誌在四方,有誌者奮鬥無悔。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歸根到底需要大批德才兼備的時代新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灌漿期”,這一時期知識體(ti) 係搭建尚未完成、價(jia) 值觀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加之現在的青少年長期生活在和平環境之下,沒有體(ti) 驗過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難,沒有經曆過血與(yu) 火的考驗,人生閱曆相對有限。在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條件下,消費主義(yi) 、拜金主義(yi) 、功利主義(yi) 等負麵因素的影響不可低估。特別是要看到,各種敵對勢力對我發動“顏色革命”的企圖從(cong) 來沒有消停過,他們(men) 下功夫最大的一個(ge) 領域就是爭(zheng) 奪我們(men) 的青少年,這樣的鬥爭(zheng) 是長期的、嚴(yan) 峻的。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和長期教育,青少年就難以樹立正確理想信念,甚至可能走偏。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wei) 根本任務,著力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yi) 信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信念、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信心,更好地肩負起民族複興(xing) 的時代重任。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必須始終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wei) 根本任務,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把師德師風作為(wei) 評價(jia) 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培養(yang)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wei) 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ti) 製機製。堅持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引導青少年把愛國情、強國誌、報國行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奮鬥之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書(shu) 寫(xie) 人生華章。

發布時間:2021年09月08日 06:47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