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五、“五位一體(ti) ”譜華章——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總體(ti) 布局
71.為(wei) 什麽(me) 說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
2014年10月15日上午,人民大會(hui) 堂東(dong) 大廳群英薈萃、少長鹹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這裏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會(hui) 上,文藝工作者暢所欲言、坦陳己見。有與(yu) 會(hui) 者直言:“有些作品,觀眾(zhong) 一邊看一邊罵,創作者一邊挨罵一邊還掙著大錢。這樣的作品是有經濟效益了,但是社會(hui) 效益呢?”針對文藝領域存在的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指出:“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wei) 什麽(me) 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字字鏗鏘,擲地有聲,振聾發聵。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ge) 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ge) 時代的風氣。推進偉(wei) 大事業(ye) 、實現偉(wei) 大夢想需要偉(wei) 大精神,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wei)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藝創作迎來了新的春天,廣大文藝工作者緊跟時代、奉獻時代,創作出大量膾炙人口的優(you) 秀作品,為(wei) 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作出重要貢獻。2018年,我國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鋒,其中就有不少知名的作家、藝術家,他們(men) 都是繁榮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優(you) 秀代表。同時,也不能否認,在文藝創作方麵還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chan) 、快餐式消費的問題。有的把作品當作追逐利益的“搖錢樹”,當作感官刺激的“搖頭丸”;有的胡編亂(luan) 寫(xie) 、粗製濫造、牽強附會(hui) ,製造了一些文化“垃圾”;等等。這些現象警示我們(men) ,雖然市場經濟的發展為(wei) 文藝繁榮創造了條件,但是文藝也可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發生偏差。必須堅持文藝發展的正確方向,絕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能沾滿銅臭氣。
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本質上就是人民的文藝。為(wei) 什麽(me) 人的問題,是一個(ge) 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堅持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這個(ge) 根本方向,是黨(dang) 對文藝戰線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決(jue) 定我國文藝事業(ye) 前途命運的關(guan) 鍵。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hui) 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以為(wei) 人民不懂得文藝,以為(wei) 麵向群眾(zhong) 創作不上檔次,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一切優(you) 秀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於(yu) 人民,一切優(you) 秀文藝創作都為(wei) 了人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guan) 鍵、最牢靠的辦法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幾十年來,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烏(wu) 蘭(lan) 牧騎,迎風雪、冒寒暑,以天為(wei) 幕布,以地為(wei) 舞台,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zhong) ,傳(chuan) 遞黨(dang) 的聲音和關(guan) 懷,被人們(men) 親(qin) 切地稱為(wei) “瑪奈(我們(men) 的)烏(wu) 蘭(lan) 牧騎”。烏(wu) 蘭(lan) 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文藝,文藝也需要人民。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始終追隨人民腳步,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讓自己的心永遠隨著人民的心而跳動,把人民的喜怒哀樂(le) 傾(qing) 注在自己的作品中,立誌創作出在人民中傳(chuan) 之久遠的精品力作。
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是堅持社會(hui) 效益為(wei) 先的文藝。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經得起人民評價(jia) 、專(zhuan) 家評價(jia) 、市場檢驗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比如,《平凡的世界》、《記住鄉(xiang) 愁》、《我和我的祖國》、《山海情》等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文化產(chan) 品要通過市場實現價(jia) 值,當然不能完全不考慮經濟效益。然而,同社會(hui) 效益相比,經濟效益是第二位的,當兩(liang) 個(ge) 效益、兩(liang) 種價(jia) 值發生矛盾時,經濟效益要服從(cong) 社會(hui) 效益,市場價(jia) 值要服從(cong) 社會(hui) 價(jia) 值。優(you) 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文藝工作者要堅持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樹立正確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自覺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加強道德品質修養(yang) ,堅決(jue) 抵製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藝作品和做人處事陶冶情操、啟迪心智、引領風尚。
文藝創作是艱苦的創造性勞動,離不開堅毅執著與(yu) 創作定力。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一些人得了“浮躁病”。有人覺得,為(wei) 一部作品反複打磨,不能及時兌(dui) 換成實用價(jia) 值,或者說不能及時兌(dui) 換成人民幣,不值得,也不劃算。這樣的態度,不僅(jin) 會(hui) 誤導創作,而且會(hui) 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浮躁的動機是追名逐利,表現是急功近利,背後就是在權衡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時產(chan) 生了偏差,資本邏輯侵蝕了創作邏輯、市場標準取代了藝術標準。其實,真正叫得響、傳(chuan) 得開、留得住的文藝精品,向來都是遠離浮躁、不求功利得來的,都是嘔心瀝血鑄就的。曹雪芹寫(xie) 《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路遙的墓碑上刻著:“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正是有了這種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藝作品才能打造出來。文藝工作者要明大德、立大德,把崇德尚藝作為(wei) 一生的功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耐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把藝術理想融入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之中,做到胸中有大義(yi) 、心裏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
習(xi) 言習(xi) 語
在人類發展的每一個(ge) 重大曆史關(guan) 頭,文藝都能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hui) 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成為(wei) 時代變遷和社會(hui) 變革的先導。
文藝工作者要誌存高遠,就要有“望盡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即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願,最後達到“眾(zhong) 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領悟。
文藝批評是文藝創作的一麵鏡子、一劑良藥,是引導創作、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力量。文藝批評要的就是批評,不能都是表揚甚至庸俗吹捧、阿諛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更不能用簡單的商業(ye) 標準取代藝術標準,把文藝作品完全等同於(yu) 普通商品。要把好文藝批評的“方向盤”,打磨好批評這把“利器”,褒優(you) 貶劣、激濁揚清,在藝術質量和水平上敢於(yu) 實事求是,對各種不良文藝作品、現象、思潮敢於(yu) 表明態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敢於(yu) 表明立場,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
“等閑識得東(dong) 風麵,萬(wan) 紫千紅總是春。”偉(wei) 大的時代呼喚偉(wei) 大的文學家、藝術家。麵對波瀾壯闊的新時代新實踐,我們(men) 有責任寫(xie) 出中華民族新史詩。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文藝觀,自覺做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社會(hui) 風尚的引領者,進行無愧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偉(wei) 大民族、偉(wei) 大時代的文藝創造,努力築就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時代的文藝高峰。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