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五、“五位一體(ti) ”譜華章——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總體(ti) 布局
70.為(wei) 什麽(me) 說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不能丟(diu) ,丟(diu) 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2020年4月,一部由西方媒體(ti) 推出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wei) 大的詩人》,用59分鍾的時長,講述了“詩聖”杜甫跌宕起伏的59歲人生,將他與(yu) 但丁、莎士比亞(ya) 比肩。該片推出後,很快引起廣泛關(guan) 注。1000多年過去了,杜甫和他的詩歌在世界上仍然圈粉無數。在經濟全球化、社會(hui) 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什麽(me) 具有如此跨越時空的非凡魅力,為(wei) 什麽(me) 仍然需要繼續傳(chuan) 承和大力弘揚呢?
泱泱中華,曆史悠久,文明博大。在漫漫曆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不僅(jin) 有杜甫這樣的偉(wei) 大詩人,還湧現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墨子、孫子、韓非子等聞名於(yu) 世的偉(wei) 大思想巨匠,產(chan) 生了儒、道、墨、名、法、陰陽、農(nong) 、雜、兵等各家學說,創作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偉(wei) 大文藝作品,傳(chuan) 承了格薩爾王、瑪納斯、江格爾等震撼人心的偉(wei) 大史詩,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chan) 。這是我們(men) 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在幾千年的曆史流變中,中華民族雖遇到過無數艱難困苦,但我們(men) 都挺過來了、走過來了,其中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er) 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wei) 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文化滲透到中國人的骨髓裏,是文化的DNA。”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產(chan) 生的各種思想文化,記載了中華民族在長期奮鬥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內(nei) 容已經成為(wei) 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ye) 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於(yu) 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chuan) 承中華文化基因,我們(men) 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蕩中厚植根基、站穩腳跟。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涵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重要源泉。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jia) 值體(ti) 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生而為(wei) 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men) 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jia) 值觀。”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理念、價(jia) 值觀念,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jia) 值。今天我們(men) 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必須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價(jia) 值觀,否則就不會(hui) 有生命力和影響力。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我們(men) 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國的獨特優(you) 勢。古往今來,一個(ge) 大國的發展進程,往往既是經濟總量、軍(jun) 事力量等硬實力提高的進程,也是價(jia) 值觀念、思想文化等軟實力提高的進程。中華民族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比如,盛世大唐國富民強,中華文化魅力遠播,那時候通使交好的國家有70多個(ge) ,都城長安裏來自各國的使臣、商人、留學生雲(yun) 集成群。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體(ti) 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蘊藏著解決(jue) 當代人類麵臨(lin) 的難題的重要啟示。在新時代,隻有用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jia) 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才能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yu) 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對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我們(men) 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敬畏,多一份珍惜,多一份思考。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絕不能簡單複古,也不能盲目排外,而是要本著科學的態度,堅持古為(wei) 今用、洋為(wei) 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使之與(yu) 現實文化相融相通。要做好創造性轉化,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jia) 值的內(nei) 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nei) 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要推動創新性發展,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進展,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內(nei) 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要通過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an) 、書(shu) 寫(xie) 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知識鏈接
關(guan) 於(yu) 實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實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zhuan) 題闡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作。《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體(ti) 係基本形成,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chuan) 承、創新發展、傳(chuan) 播交流等方麵協同推進並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產(chan) 品更加豐(feng) 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顯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更為(wei) 堅實,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曆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ge) 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曆史文化的民族,不僅(jin) 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曆史悲劇。”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men) 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這個(ge) 魂不能丟(diu) ,這個(ge) 命脈絕不能割斷。我們(men) 要以時代精神賡續優(you) 秀傳(chuan) 統,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中國力量,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wei) 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