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問答 | 64.為什麽說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五、“五位一體(ti) ”譜華章——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總體(ti) 布局

  64.為(wei) 什麽(me) 說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2015年,金秋時節,人民大會(hui) 堂。參加第二屆“讀懂中國”國際會(hui) 議的外方代表齊聚一堂,凝神靜聽,期待從(cong) 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權威聲音中探尋“中國奇跡”的密碼,找到“讀懂中國”的鑰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用簡潔平實的語言道出了其中重要奧秘:“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chuan) 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這一精辟論述啟人深思,深刻闡明了文化自信在“四個(ge) 自信”中的重要地位。為(wei) 什麽(me)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如此重視文化自信,反複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

  習(xi) 言習(xi) 語

  一個(ge) 民族的複興(xing) 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feng) 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不可能屹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

  一個(ge) 民族要實現複興(xing) ,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xing) 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近代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強國之一,我們(men) 的人民對自己的文化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鴉片戰爭(zheng) 後,中國陷入內(nei) 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經曆了戰亂(luan) 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由於(yu) 一直受人欺負,很多地方不如人家,許多人民族自信心不足,甚至出現了“全盤西化論”的極端論調。毛澤東(dong) 同誌曾經講過,有些人做奴隸做久了,感覺事事不如人,在外國人麵前伸不直腰,像《法門寺》裏的賈桂一樣,人家讓他坐,他說站慣了,不想坐。新中國的成立,使中國人民真正站立起來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創造了舉(ju) 世矚目的偉(wei) 大成就,中西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人民從(cong) 精神上的被動轉化為(wei) 完全主動,極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

  文化興(xing) 國運興(xing) ,文化強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一個(ge) 民族、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政黨(dang) 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jia) 值的高度信心,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源自於(yu) 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曆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熔鑄於(yu) 黨(dang) 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植根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我們(men) 強調的文化自信,就是對包括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在內(nei) 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這一有機整體(ti) 的自信。在波瀾壯闊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中,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風骨神韻、革命文化的剛健激越、先進文化的繁榮興(xing) 盛,共同鑄就了我們(men) 堅定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這種自信,是我們(men) 民族披荊斬棘、生生不息、意氣風發、高歌猛進的強大精神支撐。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的自信。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蘊含其中的核心價(jia) 值觀的力量。核心價(jia) 值觀是文化最深層的內(nei) 核,決(jue) 定著文化的性質和方向,體(ti) 現著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西方幾百年來形成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核心價(jia) 值觀念,規定了資本主義(yi) 文化的發展方向。我們(men) 的先人提出的以“仁義(yi) 禮智信”等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價(jia) 值觀念,是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精神內(nei) 核,也是維護鞏固傳(chuan) 統社會(hui) 發展的穩定精神力量。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是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的精髓,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ti) 現,凝結著全體(ti) 人民共同的價(jia) 值追求。我們(men) 所要高揚的文化自信,核心是價(jia) 值觀自信,本質上是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自信。文化自信關(guan) 乎道路、理論、製度的前進方向和價(jia) 值取向,關(guan) 乎道路、理論、製度能否在人們(men) 的精神領域獲得信念根基與(yu) 牢固認同。

  文化自信是更廣泛的自信。文化如水,潤物無聲。它具有極強的滲透力,能夠以無形的思想、特定的觀念、豐(feng) 富的形式,滲透到社會(hui) 生活的方方麵麵。比如,中國人用筷子,習(xi) 慣吃油條、喝豆漿,西方人用刀叉,喜歡炸薯條、吃牛排。文化塑造著生活於(yu) 其中的每個(ge) 人,影響著人們(men) 的一切行為(wei) 活動,滋養(yang) 著民族生命力、激發著民族創造力、熔鑄著民族凝聚力。比如,每到春節,遍布世界各地的華人都不約而同舞龍舞獅,以各種方式辭舊歲、迎新春,報平安、送祝福。文化的這種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特質,決(jue) 定了文化自信輻射麵廣、作用麵廣、動員麵廣。文化自信在人們(men) 活動的一切方麵都表現出來,滲透於(yu)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之中,發揮巨大正能量,產(chan) 生廣泛影響力。

  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一個(ge) 民族文化的形成,總是植根於(yu) 民族生息繁衍和不斷發展的曆史之中,需要經過時間的淘洗、實踐的錘煉、長期的孕育,是一個(ge) 不斷積累積澱的過程。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發展至今的文明,綿延不絕、經久不衰。中華文化紮實之根脈、醇厚之積澱,恰如有源之水,滋養(yang) 著中華民族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新創造、新發展,給我們(men) 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最深厚的曆史根基。文化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具有穩定性和長期性。比如,寫(xie) 中國字、說中國話,葆有家國情懷、秉持修齊治平,曆經千年風雨洗禮,已融入血液、深入骨髓,深刻影響著我們(men) 的一言一行。文化自信一旦樹立起來,其影響必然深厚而長遠。

  堅定文化自信,必須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zhong) 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要堅持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要自覺承擔起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守正創新,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中國力量,為(wei) 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發布時間:2021年08月31日 07:36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