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五、“五位一體(ti) ”譜華章——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總體(ti) 布局
63.如何理解協商民主是我們(men) 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
1949年6月,新政治協商會(hui) 議籌備會(hui) 第一次全體(ti) 會(hui) 議在和平解放不久的北平舉(ju) 行。籌備會(hui) 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擬定新中國的國旗設計方案,為(wei) 此公開征集國旗圖案。來自海內(nei) 外的一幅幅國旗設計圖案稿件源源不斷地湧來,總計收到2992幅設計圖。同年9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第一屆全體(ti) 會(hui) 議上,全體(ti) 代表經過熱烈討論,最終表決(jue) 采納“紅地五星旗”的方案,並更名為(wei) “五星紅旗”,新中國的國旗就這樣在充分發揚民主、共同協商的過程中產(chan) 生了。協商民主,就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人民內(nei) 部各方麵圍繞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在決(jue) 策之前和決(jue) 策實施之中開展廣泛協商,努力形成共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和中國人民的偉(wei) 大創造。
協商民主在我國有根、有源、有生命力。它源自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天下為(wei) 公、兼容並蓄、求同存異等優(you) 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後中國政治發展的現實進程,源自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源自新中國成立後各黨(dang) 派、各團體(ti) 、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政治製度上共同實現的偉(wei) 大創造,源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政治體(ti) 製上的不斷創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製度基礎。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我們(men) 黨(dang) 科學分析中國社會(hui) 的性質、主要矛盾和特點,明確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依靠力量和革命對象,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大膽運用協商等形式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第一屆全體(ti) 會(hui) 議召開,完成協商建國大業(ye) ,標誌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正式確立。1956年12月,毛澤東(dong) 同誌在同工商界人士談話中形象地說,“我們(men) 政府的性格,你們(men) 也都摸熟了,是跟人民商量辦事的”,“可以叫它是個(ge) 商量政府”。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協商民主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顯示出旺盛生命力。進入新時代,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全麵展開、充滿活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下,有事好商量、眾(zhong) 人的事情由眾(zhong) 人商量,找到全社會(hui) 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習(xi) 言習(xi) 語
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you) 勢,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ti) 現。
“名非天造,必從(cong) 其實。”實現民主的形式是豐(feng) 富多樣的。長期以來,一些人把民主簡單等同於(yu) 選舉(ju) 民主,甚至膜拜西式選舉(ju) 民主。事實上,在西方所謂的民主國家裏,人民往往隻有投票的權利而沒有廣泛參與(yu) 的權利,這樣的民主是形式主義(yi) 的。在我國,人民通過選舉(ju) 、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nei) 部各方麵在重大決(jue) 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是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的兩(liang) 種重要形式。協商民主是黨(dang) 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製度設計,同選舉(ju) 民主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從(cong) 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五年規劃等國家大政方針的製定,到個(ge) 人所得稅法等關(guan) 係人民切身利益的具體(ti) 法律法規的出台,都離不開協商民主。實踐證明,協商民主能夠有效克服黨(dang) 派和利益集團為(wei) 自己的利益相互競爭(zheng) 甚至相互傾(qing) 軋的弊端,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為(wei) 了維護和爭(zheng) 取自己的利益固執己見、排斥異己的弊端,有效克服決(jue) 策中情況不明、自以為(wei) 是的弊端,有效克服人民群眾(zhong) 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hui) 治理中無法表達、難以參與(yu) 的弊端,有效克服各項政策和工作共識不高、無以落實的弊端。這就是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的獨特優(you) 勢所在。
協商民主是適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製度安排。協商民主要求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通過商量出辦法、出共識、出感情、出團結,充滿了中國智慧。我們(men) 黨(dang) 作為(wei) 執政黨(dang) ,正是在和其他社會(hui) 主體(ti) 的廣泛協商、平等交流中,共同創造了協商民主;進而又在一次次的協商民主實踐中,共同創造了協商民主和選舉(ju) 民主相統一的獨到的製度設計。當前,我國已經形成了政黨(dang) 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ti) 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hui) 組織協商等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ti) 係。協商民主深深嵌入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全過程,它既堅持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又發揮了各方麵的積極作用;既堅持了人民主體(ti) 地位,又貫徹了民主集中製的領導製度和組織原則;既堅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則,又貫徹了團結和諧的要求。這是最符合我國國情的民主形式。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發展人民民主,必須發揮我國協商民主的獨特優(you) 勢,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製度化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做樣子的,應該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個(ge) 方麵的,應該是全國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級的。”大家一起來想,一起來幹,廣開言路,博采眾(zhong) 謀,才能發展好黨(dang) 和國家的各項事業(ye) 。要深入開展政治協商、立法協商、行政協商、民主協商、社會(hui) 協商、基層協商等多種協商,不斷提高協商民主的科學性和實效性。發揮人民政協作為(wei) 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zhuan) 門協商機構作用,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提升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識。加強協商民主製度建設,完善協商於(yu) 決(jue) 策之前和決(jue) 策實施之中的落實機製,豐(feng) 富有事好商量、眾(zhong) 人的事情由眾(zhong) 人商量的製度化實踐。
“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作為(wei) 我們(men) 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深化了民主的內(nei) 涵、拓展了民主的渠道、豐(feng) 富了民主的實踐,畫出了最大同心圓。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繼續深入推進協商民主,不斷譜寫(xie) 新時代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的華彩樂(le) 章,匯聚起全體(ti) 中華兒(er) 女的磅礴力量。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