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9月2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58年9月2日

  毛澤東(dong) 在北戴河會(hui) 見巴西記者馬羅金和杜特列夫人。他在談話中修正了《新民主主義(yi) 論》中的一個(ge) 觀點,指出:我在《新民主主義(yi) 論》中講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不可能再出現基馬爾式的土耳其那樣的國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資產(chan) 階級,要就是站在帝國主義(yi) 戰線方麵,要就是站在反帝國主義(yi) 戰線方麵,沒有其他的道路。事實上,這種觀點隻適合於(yu) 一部分國家,對於(yu) 印度、印度尼西亞(ya)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等國家卻不適用。它們(men) 不是帝國主義(yi) 國家,也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而是民族主義(yi) 國家。這種民族主義(yi) 的國家,站在中立的立場,不參加雙方的集團,這是適合於(yu) 它們(men) 現時的情況的。民族主義(yi) 國家的這種中立也就是一種獨立自主、不受控製的立場。我們(men) 社會(hui) 主義(yi) 陣營歡迎這些國家的這種中立的立場,因為(wei) 它有利於(yu) 和平事業(ye) ,不利於(yu) 帝國主義(yi) 的侵略計劃和戰爭(zheng) 計劃。拉丁美洲是美國的後方,亞(ya) 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國家,都曾經是或者仍然是帝國主義(yi) 的後方和倉(cang) 庫。現在後方造反了,許多國家已經擺脫帝國主義(yi) 的統治。可以先取得半獨立的狀態,然後完全獨立。這篇談話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七卷。

  2015年9月2日

  習(xi) 近平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勝利70周年紀念章頒發儀(yi) 式上指出,實現我們(men) 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們(men) 要銘記一切為(wei) 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men) ,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xi) 英雄,關(guan) 愛英雄,戮力同心為(wei) 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他指出,在波瀾壯闊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中,千千萬(wan) 萬(wan) 的抗戰英雄拋頭顱、灑熱血,為(wei) 戰爭(zheng) 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為(wei) 鑄就偉(wei) 大的抗戰精神作出了重大貢獻。偉(wei) 大的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抗戰英雄身上,充分展現了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麵對民族生死存亡,全體(ti) 同胞挺身而出,共赴國難,譜寫(xie) 下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yi) 篇章。在抗戰英雄身上,充分展現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麵對侵略者的屠刀,中國人民用血肉之軀築起新的長城,成千上萬(wan) 的英雄們(men) 在侵略者的炮火中奮勇前進,彰顯出中華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在抗戰英雄身上,充分展現了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麵對強敵的一次次入侵,中華民族沒有屈服,而是前仆後繼,頑強抗爭(zheng) ,奏響了無數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在抗戰英雄身上,充分展現了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中國人民抱定了抗戰到底的信念,終於(yu) 打敗了凶惡的侵略者、贏得了戰爭(zheng) 的最後勝利,創造了人類戰爭(zheng) 史上的一個(ge) 奇跡。

  他指出,近代以來,一切為(wei) 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人們(men) ,一切為(wei) 中華民族擺脫外來殖民統治和侵略而英勇鬥爭(zheng) 的人們(men) ,一切為(wei) 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創國家發展新路的人們(men) ,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他們(men) 建立的不朽功勳。

黨(dang) 史回眸

  1945年

  9月2日 日本代表在投降書(shu) 上簽字。侵華日軍(jun) 128萬(wan) 人向中國投降。至此,中國抗日戰爭(zheng) 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zheng) 也勝利結束。9月3日成為(wei)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勝利紀念日。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台灣舉(ju) 行受降儀(yi) 式。被日本占領50年之久的台灣以及澎湖列島,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鬥爭(zheng) ,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zheng)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的勝利,成為(wei) 中華民族走向複興(xing) 的曆史轉折點,也對世界文明進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yi) 。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zheng) 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戰爭(zheng) 期間中國軍(jun) 民傷(shang) 亡3500多萬(wan) 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國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yi) 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yi) 美元。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取得完全勝利的決(jue) 定性因素。八路軍(jun) 、新四軍(jun) 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對敵作戰12.5萬(wan) 餘(yu) 次,鉗製和殲滅日軍(jun) 大量兵力,殲滅大部分偽(wei) 軍(jun) ,敵後戰場逐漸成為(wei)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的主戰場。到抗戰結束時,人民軍(jun) 隊發展到約132萬(wan) 人,民兵發展到260餘(yu) 萬(wan) 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即解放區已有19塊,麵積達到近100萬(wan) 平方公裏,人口近1億(y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全國社會(hui) 政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和抗日戰爭(zheng) 前相比大大增加。這為(wei) 在取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偉(wei) 大勝利基礎上,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yi) 革命勝利,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zheng) 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wei) 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1958年

  9月2日 中國第一座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正式開播。1978年5月1日改稱中央電視台。

  1980年

  9月2日 國務院批轉國家經委《關(guan) 於(yu) 擴大企業(ye) 自主權試點工作情況和今後意見的報告》,要求從(cong) 1981年起把擴大企業(ye) 自主權的工作在國營工業(ye) 企業(ye) 中全麵推開。

  1997年

  9月2日 國務院發出《關(guan) 於(yu) 在全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製度的通知》。

曆史瞬間

1950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裝甲兵領導機構在北京成立。圖為(wei) 坦克部隊陣容。

1950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裝甲兵領導機構在北京成立。圖為(wei) 坦克部隊陣容。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發布時間:2021年08月30日 14:47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