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星鬥,點亮無垠蒼穹;多元一體(ti) ,孕育中華民族。
作為(wei) 一個(ge)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關(guan) 係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著眼新時代民族工作麵臨(lin) 的新形勢新特點,深刻把握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對民族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ju) ,創造性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這一重大論斷,引領民族工作在創新發展中邁上新台階,開辟了馬克思主義(yi) 民族理論中國化新境界。
在雲(yun) 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河口鎮窯灣子村,兩(liang) 名兒(er) 童在混凝土硬化路上玩耍(2018年2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
思想之光——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深刻回答新時代我國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擘畫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宏偉(wei) 藍圖
奔騰不息的曆史長河中,這一時刻將被永遠銘記——
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向世界莊嚴(yan) 宣告:“經過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men) 實現了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
置身天安門廣場,聆聽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感受著慶祝活動的熱烈氛圍,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代表、來自雲(yun) 南鎮沅縣的拉祜族幹部王迎斌心潮澎湃。
“隻有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中華民族才能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為(wei) 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而自豪!”王迎斌激動地說。
全麵小康是各族同胞團結奮鬥的成果,民族複興(xing) 是全體(ti) 中華兒(er) 女共享的榮光。
在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曆史長河裏,神州大地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始終是休戚與(yu) 共的命運共同體(ti) 。
行進到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關(guan) 鍵一程,我國民族工作麵臨(lin) 著新的形勢和挑戰。
審視國內(nei)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廣度深度前所未有,民族分布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影響民族關(guan) 係的因素更加複雜。
放眼國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恐怖主義(yi) 、分裂主義(yi) 、極端主義(yi) 揮之不去,民粹主義(yi) 抬頭,民族問題不斷影響全球和平與(yu) 發展。
我國民族工作如何順應新時代、開創新局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這一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有著深刻的思考。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發展,將之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加以謀劃,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千秋偉(wei) 業(ye) 中加以推進。
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hui) 在北京召開。在這次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鮮明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重大論斷。同年9月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強調“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思想基礎”。
此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又在多個(ge) 場合深入闡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深刻內(nei) 涵和重大意義(yi) 。以此為(wei) 指引,新時代民族工作向縱深推進。
2015年國慶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邀請來自內(nei) 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5個(ge) 自治區的13名基層民族團結優(you) 秀代表來京參加國慶活動。
9月30日,在會(hui) 見代表們(men) 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鮮明提出:
“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這是全體(ti) 中華兒(er) 女的共同心願,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
“我國56個(ge) 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ti) 。”
……
曆史的巧合蘊含著曆史的必然。66年前的同一天——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上,36名少數民族代表用滾燙言辭表達著對新中國的衷心認同與(yu) 期待:
“我們(men) 各少數民族人民幾百年來流血奮鬥所爭(zheng) 取的目標,今天終究實現了……眼看著我們(men) 各個(ge) 少數民族和整個(ge) 中國人民的光明幸福前途,我們(men) 有說不出的愉快和興(xing) 奮!”
人心所歸,惟道與(yu) 義(yi) 。在為(wei) 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中,各族兒(er) 女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體(ti) 意識空前增強,中華民族實現了從(cong) 自在到自覺的偉(wei) 大覺醒。
思想的火炬,照亮著嶄新的時代。
2017年10月,黨(dang) 的十九大正式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寫(xie) 入黨(dang) 章。
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通過憲法修正案,“中華民族”一詞首次寫(xie) 入國家的根本法。
2019年9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又開創性提出“四個(ge) 共同”的中華民族曆史觀——
我們(men) 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men) 悠久的曆史是各民族共同書(shu) 寫(xie) 的,我們(men) 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我們(men) 偉(wei) 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2020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特別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重大意義(yi) 。一個(ge) 月後,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強調,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
從(cong) 多元走向一體(ti) 、從(cong) 尊重差異性到增進共同性……56個(ge) 民族在多元中鑄就整體(ti) 、在整體(ti) 中百花齊放,共同凝聚在中華民族旗幟下,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ti) 。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正值黨(dang) 的百年華誕,今年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已經四赴民族地區考察調研,不斷深化拓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理論和實踐的豐(feng) 富內(nei) 涵——
這是2020年8月17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園區拍攝的光伏電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在貴州,強調“中華民族是個(ge) 大家庭,五十六個(ge) 民族五十六朵花”;去廣西,指出“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到青海,要求“全麵貫徹黨(dang) 的民族政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赴西藏,指出“我們(men) 是一個(ge)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要同舟共濟邁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
長安街北側(ce) ,民族文化宮,收藏著一件珍貴展品。當它亮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時,吸引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目光。
這是一件大型銀雕屏風。屏風用傳(chuan) 承千年的雕刻技法,栩栩如生刻畫出56個(ge) 民族112個(ge) 鮮明的人物形象。他們(men) 在天安門前手挽手、肩並肩,四周是巍峨聳立的珠峰昆侖(lun) 、雲(yun) 蒸霞蔚的三山五嶽、綿延起伏的萬(wan) 裏長城、奔流不息的長江黃河,展現出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壯美景象。
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銀雕屏風的主題,正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的殷殷期許。
大道之行——高舉(ju) 偉(wei) 大旗幟,堅定正確方向,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越走越寬廣
在治國理政的大棋局中,民族工作占據著重要位置。為(wei) 開好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2014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展開了密集調研,反複傾(qing) 聽、認真思考來自基層一線的聲音——
赴內(nei) 蒙古、新疆等地同少數民族群眾(zhong) 麵對麵交流,到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考察,參加全國人代會(hui) 貴州代表團審議,看望少數民族界政協委員並參加聯組討論……
舉(ju) 一綱而萬(wan) 目張。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這次重要會(hui) 議上,第一次係統地闡述了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科學內(nei) 涵。
這條正確道路,深刻揭示了做好民族工作的關(guan) 鍵所在——
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條是黨(dang) 的領導是不是堅強有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隻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隻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凝聚各民族、發展各民族、繁榮各民族”“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必須加強黨(dang) 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隻要我們(men) 牢牢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就沒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勢力可以挑撥我們(men) 的民族關(guan) 係,我們(men) 的民族團結統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鏗鏘有力的話語,指引著民族工作沿著正確道路不斷前進。
這條正確道路,標定了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發展方向——
“以前城區非常小,沒走多遠就到了菜地。現在路上很多現代化高樓,越來越有大城市範兒(er) 了。”今年回國探親(qin) 的一名華僑(qiao) ,對家鄉(xiang) 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的變化讚歎不已。
這是中國民族自治地方日新月異變化的一個(ge) 縮影,也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反映出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生命力。
曾經有一段時期,社會(hui) 上對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出現不同聲音。
對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指出:“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符合我國國情,在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在加強民族平等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等方麵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完善。作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進行製度創新的偉(wei) 大成果,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在不斷發展完善中為(wei) 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注入更加蓬勃的動力。
這條正確道路,有力維護了祖國統一、邊疆安寧——
在西藏隆子縣玉麥鄉(xiang) ,卓嘎(右)給女兒(er) 巴桑卓嘎講述她為(wei) 國守邊的故事(7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
來自西藏隆子縣玉麥鄉(xiang) 的卓嘎懷著激動的心情走上授勳台,接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為(wei) 她頒授的“七一勳章”。
33年前,年輕的卓嘎扛起玉麥鄉(xiang) 鄉(xiang) 長的擔子,行走在為(wei) 國巡邊的路上。走累了,卓嘎會(hui) 仰望雪山,想起爸爸捧著親(qin) 手縫製的那麵五星紅旗告訴她:“家是玉麥,國是中國”。
卓嘎和家人守邊的事跡,感動了大江南北。如今,玉麥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已成為(wei) 一鄉(xiang) 兩(liang) 村的小康鄉(xiang) 鎮,居民由3人增加到200多人。他們(men) 在邊境生活勞作、守護國土,繼續書(shu) 寫(xie) 著動人的故事。
我國邊疆地區多為(wei) 民族地區,做好民族工作對於(yu) 邊疆安寧意義(yi) 重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要加強邊境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各族群眾(zhong) 紮根邊陲、守護國土、建設家鄉(xiang) 。”
在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下,近年來,興(xing) 邊富民行動在民族地區廣泛實施,邊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大幅改善,各族群眾(zhong) 凝聚力和向心力顯著增強。一個(ge) 個(ge) 環境優(you) 美的小康村,點亮著祖國漫長的邊境線,守護著每一寸神聖國土。
這條正確道路,凝聚起各族兒(er) 女對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
在新疆烏(wu) 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庫爾班·尼亞(ya) 孜輔導學生拉二胡(資料照片,2018年11月攝)。新華社發
“隻有語言通,才能文化通;隻有文化通,心靈才相通。”這是新疆烏(wu) 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校長庫爾班·尼亞(ya) 孜常對師生說的一句話。
作為(wei) 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中的一員,今年,庫爾班·尼亞(ya) 孜和來自全國各地的500多名各民族同胞一起,參加了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等活動。
多年前,庫爾班·尼亞(ya) 孜拿出全部積蓄,在南疆農(nong) 村創辦了國家通用語言小學,開設國學課堂、傳(chuan) 播中華文化。
“一滴水隻有匯入大海才能獲得永久的生命,一個(ge) 民族隻有融入祖國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續的發展。我要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播者,民族團結進步的踐行者。”庫爾班·尼亞(ya) 孜堅定地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高度重視培育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yang)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wei) 大民族精神,已深深融進中華兒(er) 女血液和靈魂,成為(wei) 推動我國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
道路決(jue) 定方向,方向決(jue) 定命運。
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維護祖國統一,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思想基礎,堅持依法治國……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族兒(er) 女沿著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闊步前行,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加深,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強,承載著56個(ge) 民族的中華巨輪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在四川省昭覺縣三河村的易地扶貧安置點,彝族群眾(zhong) 馬海日聰喜搬新居(2019年2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實踐之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qin) 、守望相助,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2021年2月2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hui) 上莊嚴(yan) 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麵勝利。
千年企盼,一朝夢圓。對於(yu) 脫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的民族地區來說,勝利的喜悅更為(wei) 澎湃。
走上領獎台,四川昭覺縣三河村第一書(shu) 記李凱激動地對總書(shu) 記說:“鄉(xiang) 親(qin) 們(men) 非常想念您,讓我再向您道一聲‘卡沙沙(謝謝)’。”
“卡沙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興(xing) 地回應,並鼓勵說,“三河村很典型,脫貧不容易。”
2018年春節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專(zhuan) 程來到這個(ge) 彝族貧困村看望貧困群眾(zhong) 。今天的三河村,一棟棟具有彝家特色的新房替代了原有簡陋低矮的土坯房,百姓生活大變樣。
沒有民族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全麵小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全麵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ge) 都不能少,一個(ge) 都不能掉隊”。
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幾次深入民族地區調研了解情況,親(qin) 自謀劃部署、親(qin) 自指導脫貧攻堅。
今天,內(nei) 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五個(ge) 自治區和貴州、雲(yun) 南、青海三個(ge) 少數民族人口集中省份現行標準下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8個(ge) 人口較少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書(shu) 寫(xie) 了中華民族彪炳史冊(ce) 的人間奇跡。
民族工作事關(guan) 全局,民族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始終牽動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心。他多次對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多次到民族地區考察調研,同各族群眾(zhong) 廣泛交流,傾(qing) 聽群眾(zhong) 心聲,共話民族地區發展。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民族地區知重負重、奮力攻堅,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各項事業(ye) 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城鄉(xiang) 麵貌日新月異,群眾(zhong) 生活蒸蒸日上。
謀定思路、奮起直追,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
中國西南喀斯特群山間,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時刻“注視”蒼穹,捕捉著宇宙變化的訊息。而它所在的雲(yun) 貴高原,正悄然經曆著滄桑巨變。
作為(wei) 全國首個(ge) 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近年推動大數據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上雲(yun) ”企業(ye) 超過2萬(wan) 家,數字經濟增速已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
發展,是解決(jue) 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近年來,民族地區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交出一份出色的成績單:
——2020年,民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占全國10.2%,比重穩中有升,其中雲(yun) 南、貴州生產(chan) 總值在全國排位上升勢頭明顯;
——“十三五”時期,民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年均增長6.6%,高於(yu) 全國同期0.9個(ge) 百分點;
——“十三五”時期,民族地區實現新增城鎮就業(ye) 1283萬(wan) 人,占全國近五分之一;
……
鋪就民族地區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底色,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更顯成色。
水乳交融、血濃於(yu) 水,民族團結進步呈現新氣象——
在廣西南寧市青秀區鳳嶺北社區民族之家,社區居民在用簡易織機製作壯錦(2020年7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慶剛 攝
走進廣西南寧市青秀區鳳嶺北社區民族之家,10多位居民正在用簡易織機製作壯錦。“社區每月都會(hui) 舉(ju) 辦繡球製作、十字繡、剪紙等活動,我在這裏生活了8年,早已把社區各民族同胞當成家人。”壯族居民譚豔春說。
在這個(ge) 聚居著壯、瑤、彝、苗、侗等20個(ge) 民族的社區,人們(men) 和諧互助、親(qin) 如一家。歡度“壯族三月三”、組織“百家宴”等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讓各族群眾(zhong) 的情感越走越近,一幅多民族共居共樂(le) 的畫麵躍然呈現。
鳳嶺北社區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十三五”期間,全國共命名了960個(ge)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wei) 抓手,不斷擦亮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的靚麗(li) 名片。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麵交流、深度交融,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闊步向前。
兼收並蓄、多元一體(ti) ,民族文化展現新活力——
帶有濃鬱民族風格與(yu) 鮮明地域特色的歌舞劇、少數民族劇種、漢族地方劇種、話劇、歌劇……已成功舉(ju) 辦五屆的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hui) 演佳作頻出、精彩紛呈,生動展現了我國各民族文藝的傳(chuan) 承發展與(yu) 時代風貌,也為(wei) 中華文化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作為(wei) 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目前,我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名冊(ce) )項目中,超過三分之一與(yu) 少數民族相關(guan) 。
加強少數民族古籍搶救、普查、整理、翻譯和研究,主辦一係列民族自治地方主題展覽;舉(ju) 辦全國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搭建各民族展示風貌、交流互鑒、情感交融的舞台……
文化聚友、競技結緣,構築起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也澆灌出更加豔麗(li) 的中華文化之花。
以人為(wei) 本、人民至上,民生福祉迎來新飛躍——
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看病住院、子女上學全都有了保障,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雲(yun) 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班洪鄉(xiang) 班洪村的佤族群眾(zhong) 身穿節日盛裝,敲響佤族木鼓(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近日,雲(yun) 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班洪鄉(xiang) 、班老鄉(xiang) 9個(ge) 邊境村的10位老支書(shu) 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寫(xie) 信,匯報佤族人民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的情況,表達了世世代代跟著共產(chan) 黨(dang) 走、把家鄉(xiang) 建設得更加美麗(li) 富饒的堅定決(jue) 心。
“脫貧是邁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們(men) 要繼續抓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興(xing) 邊富民”。2021年8月1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給老支書(shu) 們(men) 的回信中,勉勵他們(men) 引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唱響新時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大涼山間,堅固的鋼梯鋪就懸崖村的“神奇天路”;彩雲(yun) 之南,民族地區建製村全部通硬化路,具備條件建製村通客車;賀蘭(lan) 山下,百萬(wan) 移民挪出了窮窩、換掉了窮業(ye) ……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親(qin) 切關(guan) 懷下,民族地區著眼民生福祉、致力民生改善,不斷加大投資力度、補齊民生短板,各項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永續發展、和諧共生,生態文明繪就新畫卷——
“總書(shu) 記,您看,這是最近在我們(men) 家鄉(xiang) 拍的。”今年3月7日下午,人民大會(hui) 堂東(dong) 大廳,從(cong) 小生長在祁連山腳下青海省門源縣的孔慶菊代表,拿出照片,請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觀看。
一張照片,是漫步在草叢(cong) 中的荒漠貓;另一張,是行走在樹叢(cong) 中的雪豹。以前很少見的珍稀物種,現在頻頻現身。
“這說明生態保護見效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凝視照片,頻頻點頭,“特別是大家的生態保護意識也增強了,看到了生態本身的經濟價(jia) 值。”
萬(wan) 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ang) 以成。
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liang) 山論”,堅守“生態是資源和財富,是我們(men) 的寶藏”的“財富觀”,近年來,民族地區不斷繪就“生態畫卷”,各族群眾(zhong)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在天藍、山青、水碧、土淨的環境中實現安居樂(le) 業(ye) 。
從(cong) 蒼山洱海到遼闊草原,從(cong) 天山南北到沿海漁村,56個(ge) 民族正共同唱起幸福的歡歌,這歌聲響徹四方。
長遠之治——全麵貫徹黨(dang) 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ti) ,共同繪就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壯美畫卷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鏗鏘有力的莊嚴(yan) 宣告,讓中華兒(er) 女群情振奮。
曆史的時針,指向新的刻度;偉(wei) 大的夢想,開啟新的征程。
從(cong)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到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變化的是壓茬推進的目標和節點,不變的是一往無前的奮鬥和決(jue) 心。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這一主線,著力將“大寫(xie) 意”變為(wei) “工筆畫”,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必將不斷開創新局麵。
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必須抓住機遇、直麵挑戰,加快推動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
青山巍巍,碧水悠悠。在廣西興(xing) 安縣華江瑤族鄉(xiang) 同仁村,坐落著一座曆經風雨依然堅實挺立的橋。
這座昔日由紅軍(jun) 戰士與(yu) 華江瑤胞共同修建的“紅軍(jun) 橋”,如今正成為(wei) 百姓口中的致富橋。每年當地有100餘(yu) 萬(wan) 條毛竹經過這座橋銷往全國各地,為(wei) 瑤胞帶來數千萬(wan) 元收入。
隻有跑出趕超“加速度”,才能駛上發展“快車道”。
必須看到,當前民族地區還存在經濟基礎薄弱、產(chan) 業(ye) 層次較低、人才支撐不足、生態保護任務重等問題,與(yu) 東(dong) 部發達地區相比,麵臨(lin) 解決(jue) “有沒有”“好不好”的雙重任務。
中華民族是一個(ge) 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一個(ge) 民族都不能少。
是挑戰,也是機遇。
赴貴州考察,提出“推動大數據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
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要求“注意揚長避短、培優(you) 增效,全力以赴把結構調過來、功能轉過來、質量提上來”;
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強調要“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建設體(ti) 現本地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ti) 係”;
……
2021年以來,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為(wei) 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擘畫藍圖、明確路徑,為(wei) 民族地區與(yu) 全國其他地方共同邁向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
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必須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引領,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界碑一點兒(er) 不能動,邊境土地一點兒(er) 不能丟(diu) ”。
在新疆烏(wu) 恰縣吉根鄉(xiang) ,布茹瑪汗·毛勒朵遙望邊境線上的雪山(2012年10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在地處我國西部邊陲的新疆烏(wu) 恰縣吉根鄉(xiang) ,護邊員布茹瑪汗·毛勒朵用雙腳丈量祖國的邊境線。數十年來,她親(qin) 手在帕米爾高原刻下10多萬(wan) 塊“中國石”。
如今,布茹瑪汗的三個(ge) 兒(er) 子、兩(liang) 個(ge) 女兒(er) ,都是護邊員。一家人無怨無悔,以畢生奉獻守護祖國山河。
“在各族群眾(zhong) 中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曆史觀,對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至關(guan) 重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
推動民族工作走深走實,最關(guan) 鍵的是維護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凝聚人心。
今年7月下旬,黨(dang) 的百年慶典之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赴地方考察就來到雪域高原,親(qin) 切看望慰問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
麵對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語重心長地說:“要加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增強各族群眾(zhong) 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打牢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
文化是一個(ge) 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以“細流滴灌式”的宣傳(chuan) 教育推進民族政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愛我中華的種子必將紮根中華民族每一位成員的心靈深處,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ti) 。
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必須匯聚激勵各族人民團結一心、並肩奮鬥的強大合力——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ti) 中華民族的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wei) 大祖國的曆史。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民族團結說到底是人與(yu) 人的團結,需要凝聚全社會(hui) 的力量。
“要夯實基層基礎,推動黨(dang) 政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民主黨(dang) 派、人民團體(ti) 一起做好民族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強調。
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麵麵,方方麵麵都有民族工作。
加強黨(dang) 對民族工作的領導,發揮大統戰格局優(you) 勢,凝聚各方力量、匯聚各方智慧,為(wei) 新時代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
1949年9月21日,中南海懷仁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第一屆全體(ti) 會(hui) 議開幕。
“我們(men) 彝族一向受壓迫,受歧視……但是,今天我們(men) 做了人,並且做了國家的主人,來參加這個(ge) 中國曆史上沒有先例的大會(hui) 。”少數民族代表張衝(chong) 不勝感慨。
70多年後的2021年3月,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hui) 議第二次全體(ti) 會(hui) 議在這裏召開。
作為(wei) 全國28個(ge) 人口較少民族之一毛南族的全國政協委員,來自廣西的韋震玲站在協商民主的殿堂,深情講述家鄉(xiang) 脫貧致富的故事。
“我曾經以為(wei) ,家鄉(xiang) 永遠也無法與(yu) 外界相連了,除非奇跡發生。奇跡真的發生了……家裏家外,燈火明亮,果園飄香,桑樹成林,稻香陣陣,平整寬闊的道路修到每一個(ge) 村寨,清潔幹淨的自來水引進每一戶人家……”
韋震玲委員激動地說:“向著明天,向著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我們(men) 充滿信心!”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興(xing) 。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是56個(ge) 民族共同的夢,歸根到底要靠56個(ge) 民族共同團結奮鬥。
我們(men) 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乘勢而上、接續奮鬥,向著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奮勇前進,共圓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