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五、“五位一體(ti) ”譜華章——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總體(ti) 布局
58.如何理解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作為(wei) 新時代“三農(nong) ”工作總抓手?
山林交融,天水一色,雄秀與(yu) 蒼茫相映,江水清碧見底,村落集鎮點綴其間,萬(wan) 千氣象沿江揮灑……元代傳(chuan) 世名畫《富春山居圖》,生動描繪了富春江兩(liang) 岸山水田園的秀麗(li) 景象,把千百年來人們(men) 追求美好生活和美麗(li) 家園的夢想表達得淋漓盡致。如今,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這一“神來之筆”,正繪就一幅幅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問題是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要把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作為(wei) 新時代“三農(nong) ”工作總抓手,促進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農(nong) 民富裕富足。
習(xi) 言習(xi) 語
沒有農(nong) 業(ye) 現代化,沒有農(nong) 村繁榮富強,沒有農(nong) 民安居樂(le) 業(ye) ,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麵、不牢固的。
對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有著14億(yi) 人口的大國來說,農(nong) 業(ye) 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建設什麽(me) 樣的鄉(xiang) 村、怎樣建設鄉(xiang) 村,是一個(ge) 曆史性課題。鴉片戰爭(zheng) 後,我國陷入了內(nei) 憂外患的黑暗境地,戰亂(luan) 頻仍、民不聊生,農(nong) 民命運更加悲慘。孫中山先生對此痛心疾首,提出要對農(nong) 業(ye) “振興(xing) 而改良之”。之後,梁漱溟、晏陽初等一些有識之士為(wei) 改變農(nong) 村落後麵貌進行了有益的嚐試,但由於(yu) 舊的社會(hui) 製度的製約,再加上日本帝國主義(yi) 入侵,他們(men) 的探索難以深入下去。我們(men) 黨(dang) 成立以後,充分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是農(nong) 民問題,把為(wei) 廣大農(nong) 民謀幸福作為(wei) 重要使命。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我們(men) 黨(dang) 領導農(nong) 民打土豪、分田地,帶領億(yi) 萬(wan) 農(nong) 民求解放。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men) 黨(dang) 領導農(nong) 民開展互助合作、發展集體(ti) 經濟、大興(xing) 農(nong) 田水利,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改革開放曆史新時期,我們(men) 黨(dang) 領導農(nong) 民率先拉開了改革序幕,實行家庭聯產(chan) 承包,鄉(xiang) 鎮企業(ye) 異軍(jun) 突起,取消農(nong) 業(ye) 稅、牧業(ye) 稅和特產(chan) 稅,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重中之重,全麵深化農(nong) 村改革,深入推進城鄉(xiang) 發展一體(ti) 化,組織推進人類曆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啟動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在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征程上不斷邁出新的步伐。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黨(dang) 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是一篇全麵振興(xing) 的大文章。在這一戰略中,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是總目標,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是總方針,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是製度保障。堅持總目標,就是要堅持農(nong) 業(ye) 現代化和農(nong) 村現代化一體(ti) 設計、一並推進,實現農(nong) 業(ye) 大國向農(nong) 業(ye) 強國跨越。堅持總方針,就是要在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務、幹部配備等方麵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補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短板,不斷縮小城鄉(xiang) 差距。堅持總要求,就是要以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為(wei) 解決(jue) 農(nong) 村一切問題的前提,以生態宜居為(wei) 內(nei) 在要求,以鄉(xiang) 風文明為(wei) 緊迫任務,以治理有效為(wei) 重要保障,以生活富裕為(wei) 主要目的,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由此可見,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包括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人才振興(xing) 、文化振興(xing) 、生態振興(xing) 、組織振興(xing) 的全麵振興(xing) 。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與(yu) 國家同步實現現代化、順應億(yi) 萬(wan) 農(nong) 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沒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ge) 國家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城的比重上升,鄉(xiang) 的比重下降,是客觀規律。在我國擁有14億(yi) 人口的國情下,不管工業(ye) 化、城鎮化進展到哪一步,農(nong) 業(ye) 都要發展,鄉(xiang) 村都不會(hui) 消亡,城鄉(xiang) 將長期共生並存,這也是客觀規律。即便我國城鎮化率達到70%,農(nong) 村仍將有4億(yi) 多人口。如果在現代化進程中把農(nong) 村4億(yi) 多人落下,到頭來“一邊是繁榮的城市、一邊是凋敝的農(nong) 村”,這不符合我們(men) 黨(dang) 的執政宗旨,也不符合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要清醒看到,同快速推進的工業(ye) 化、城鎮化相比,我國農(nong) 業(ye) 基礎薄弱、農(nong) 民收入不高、農(nong) 村發展滯後,“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問題比較突出,並帶有一定普遍性,必須切實加以解決(jue)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nong) 業(ye) 、忘記農(nong) 民、淡漠農(nong) 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是‘三農(nong) ’工作重心的曆史性轉移。”必須堅持把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作為(wei) 新時代“三農(nong) ”工作總抓手,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要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農(nong) 民主體(ti) 地位,把保障好農(nong) 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強化以工補農(nong) 、以城帶鄉(xiang) ,推動形成工農(nong) 互促、城鄉(xiang) 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nong) 城鄉(xiang) 關(guan) 係。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抓好糧食和重要農(nong) 副產(chan) 品生產(chan) 供給,加快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全麵啟動鄉(xiang) 村建設行動,推進縣域內(nei)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
中國要強,農(nong) 業(ye) 必須強;中國要美,農(nong) 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nong) 民必須富。我們(men) 要凝聚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的強大合力,充分調動億(yi) 萬(wan) 農(nong) 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苦幹實幹、久久為(wei) 功,以奮鬥成就鄉(xiang) 村振興(xing) 偉(wei) 業(ye) ,讓農(nong) 業(ye) 成為(wei) 有奔頭的產(chan) 業(ye) ,讓農(nong) 民成為(wei) 有吸引力的職業(ye) ,讓農(nong) 村成為(wei) 安居樂(le) 業(ye) 的美麗(li) 家園。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