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問答 | 56.為什麽要完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製?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五、“五位一體(ti) ”譜華章——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總體(ti) 布局

  56.為(wei) 什麽(me) 要完善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的新型舉(ju) 國體(ti) 製?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這顆“收官衛星”補上了北鬥衛星導航係統覆蓋全球的最後一塊拚圖。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係統的正式開通啟用,是我國在重大科技領域取得的又一項曆史性突破,充分彰顯了社會(hui) 主義(yi)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you) 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要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健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ju) 國體(ti) 製,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這反映了我們(men) 黨(dang) 對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you) 勢的深刻把握和戰略謀劃,是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重大舉(ju) 措。

  知識鏈接

  新型舉(ju) 國體(ti) 製

  同計劃經濟體(ti) 製下的舉(ju) 國體(ti) 製相比,新型舉(ju) 國體(ti) 製是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通過政府力量和市場力量協同發力,凝聚和集成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社會(hui) 資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難題的組織模式和運行機製,其特征是充分發揮我國製度優(you) 勢,並綜合運用行政的和市場的諸種手段,尊重科學規律、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

  建立健全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的新型舉(ju) 國體(ti) 製,是對我國科技創新曆史經驗的堅持和發展。新中國成立後,麵對帝國主義(yi) 的核威脅、核訛詐,我們(men) 發揮科技攻關(guan) 的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在黨(dang) 中央的統一領導下,調動全國資源,依靠各部門、各地方、各部隊“大協作”,獨立自主成功研製出“兩(liang) 彈一星”,增強了國家實力,維護了國家安全,提升了國際地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繼續發揮舉(ju) 國體(ti) 製的優(you) 勢,一大批重大創新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神舟”飛天、“蛟龍”入海、“嫦娥”奔月、“墨子”傳(chuan) 信、“北鬥”組網、“天眼”巡空、“天問”探火等,令世人為(wei) 之驚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們(men) 成就事業(ye) 的重要法寶。我國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這個(ge) 法寶搞出來的,千萬(wan) 不能丟(diu) 了!

  建立健全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的新型舉(ju) 國體(ti) 製,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把重要領域的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當前,我國在發展核心技術方麵同發達國家總體(ti) 差距在縮小,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在從(cong) 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cong) 點的突破邁向係統能力提升。但是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還很明顯,科技創新鏈條上還存在諸多體(ti) 製機製關(guan) 卡,創新和轉化各個(ge) 環節銜接不夠緊密。還要看到,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xing) 未艾,科技競爭(zheng) 更加激烈,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men) 在全球經濟競爭(zheng) 中就會(hui) 處於(yu) 下風。補齊科技發展短板、把握科技革命先機,必須突破體(ti) 製機製障礙,構建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guan) 機製,讓市場之手和政府之手相互配合、優(you) 勢互補,充分調動各類科技創新主體(ti) 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集中力量攻克關(guan) 鍵核心技術難關(guan) 的強大創新合力。

  建立健全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的新型舉(ju) 國體(ti) 製,是牢牢掌握創新主動權和發展主動權,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現實需要。自主創新是我們(men) 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就不能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領域受製於(yu) 人。目前,在我國科技創新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受製於(yu) 人的局麵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如芯片等關(guan) 鍵元器件、光刻機等核心裝備還依賴進口。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mai) 不來、討不來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告誡我們(men) :“在引進高新技術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術尤其是國防科技技術是花錢買(mai) 不來的。人家把核心技術當‘定海神針’、‘不二法器’,怎麽(me) 可能提供給你呢?”解決(ju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的問題,必須發揮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依靠自力更生和艱苦奮鬥,向自主創新要驅動力,在關(guan) 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更大功夫,努力實現關(guan) 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為(wei) 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完善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的新型舉(ju) 國體(ti) 製,要堅持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you) 勢、超大規模的市場優(you) 勢同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結合起來,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整合優(you) 化科技資源配置,著力解決(jue) 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民生改善、國防建設麵臨(lin) 的現實問題。加強基礎研究,創新人才教育培養(yang) ,注重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努力實現更多“從(cong) 0到1”的突破。充分發揮國家作為(wei) 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以健全國家實驗室體(ti) 係為(wei) 抓手,加快建設跨學科、大協作、高強度的協同創新基礎平台,抓緊實施一批體(ti) 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在前瞻性、戰略性領域打好主動仗。

  今天,我們(men) 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曆史性交匯期,既麵臨(lin) 著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又麵臨(lin) 著差距拉大的嚴(yan) 峻挑戰。必須清醒認識到,有的曆史性交匯期可能產(chan) 生同頻共振,有的曆史性交匯期也可能擦肩而過。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我們(men) 要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麵問題、迎難而上,不斷完善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的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世界科技強國。

發布時間:2021年08月25日 07:26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