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指出:“以史為(wei) 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wei) 美好生活而奮鬥。”這既是我們(men) 黨(dang) 對百年曆史的深刻總結,更是對邁向新目標途中恒守初心的莊嚴(yan) 承諾。百年黨(dang) 史不僅(jin) 是一部理論創新史、道路探索史、製度建構史、文化發展史,更是一部為(wei) 了人民打江山、依靠人民守江山、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救國強國史、興(xing) 家立業(ye) 史。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men) 不能有絲(si) 毫懈怠,仍須風雨兼程、夙夜在公,繼續堅守為(wei) 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不斷回應追求美好生活的民心,促進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麵發展,為(wei) 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夯實民生之基。
始終為(wei) 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矢誌不渝的初心所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經誕生,就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確立為(wei) 自己的初心使命。”為(wei) 踐行初心,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拋頭顱、灑熱血,翻雪山、過草地,從(cong) 北伐到抗日、從(cong) 土地革命到解放戰爭(zheng) ,浴血奮戰28年,英勇犧牲並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達370萬(wan) 人。共產(chan) 黨(dang) 人在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上帶領人民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自主研製成功“兩(liang) 彈一星”,築起完整的國民經濟體(ti) 係。為(wei) 踐行初心,共產(chan) 黨(dang) 人敢於(yu) 承認和糾正“文化大革命”錯誤,依靠人民撥亂(luan) 反正、實行改革開放、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的奇跡。共產(chan) 黨(dang) 人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政治勇氣,史無前例地推進自我革命,帶領人民推動曆史性變革、取得曆史性成就;從(cong) 祖國北疆到西南邊陲,290多萬(wan) 名駐村幹部、第一書(shu) 記在最艱苦的地方紮根,把脫貧責任扛在肩上、攻堅任務抓在手裏,甚至將生命定格在扶貧一線,最終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人類社會(hui) 發展史上,沒有任何一種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這樣為(wei) 人民幸福作出如此巨大的犧牲並取得如此偉(wei) 大的成就。
追求並實現美好生活是世世代代中國人民的民心所向。近代以來,中國淪為(wei)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hui) ,百姓在三座大山殘酷剝削壓迫下陷入水深火熱。但堅忍的中國人民始終不放棄對過好日子的向往。他們(men) 在悲慘屈辱中漸漸懂得,有國方有家、國安家才寧。在曆史的大浪淘沙中,人民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作為(wei) 爭(zheng) 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主心骨和領路人,在黨(dang) 的領導下擰成一股繩,書(shu) 寫(xie) 了一部戰天鬥地、可歌可泣的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的美好生活創造史。經過幾十年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和改革,人民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與(yu) 日俱增,同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產(chan) 生了更高更多元的需求。人民期待更高水平的學有所教、勞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希望工作更稱心、環境更優(you) 美、社會(hui) 更公正。在生存性需要逐步得到滿足後產(chan) 生了發展性、實現性需要,不僅(jin) 對物質生活,更對精神和情感生活有了更高更個(ge) 性化的需要。美好生活的內(nei) 涵因時代在變,但追求美好生活的民心一直未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就要將不變的初心與(yu) 民心相連,精準識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勤為(wei) 民排憂、多為(wei) 民紓困,在不斷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企盼中做到與(yu) 人民肝膽相照、心心相印、生死相依。
團結帶領人民不斷為(wei) 美好生活而奮鬥,順應了人民期待和時代趨勢。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的社會(hui) 主要矛盾是在新時代處於(yu) 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的社會(hui) 矛盾,是推動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hui) 前進的內(nei) 在根據和動力。所以,聚焦新時代的社會(hui) 主要矛盾,在解決(jue) 新矛盾中促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不斷上台階、展新貌,既是順應新時代曆史趨勢的必然之舉(ju) ,更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實現人民美好生活新願景的責任擔當。為(wei) 此,黨(dang) 要在新時代繼續踐行初心使命,通過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增進公平正義(yi) 等戰略安排,破解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推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麵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人民共同富裕和自由全麵發展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和優(you) 越性所在。全麵小康社會(hui) 的建成為(wei) 實現兩(liang) 者提供了比過去更堅實的物質基礎和精神支撐,人民也更希望它們(men) 能有更實質性的進展,這既是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向上進階的客觀要求。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dang) 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黨(dang) 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因此,要取得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麵發展更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就仍須緊緊依靠人民。堅持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牢記情為(wei) 民所係、權為(wei) 民所用、利為(wei) 民所謀、責為(wei) 民所擔;貫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尊重人民首創,在偉(wei) 大實踐中將我們(men) 的製度優(you) 勢、道路優(you) 勢、領導優(you) 勢、戰略優(you) 勢充分釋放出來。
美好生活,是民心所向、黨(dang) 心所係。從(cong) 血雨腥風的革命戰爭(zheng) 年代到篳路藍縷的建設改革時期,黨(dang) 始終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裝在心中、落到實處。如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衝(chong) 鋒號已經吹響,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奮力拚搏,繼續為(wei)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奮鬥,努力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爭(zheng) 取更大光榮。
(作者係山東(dong) 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山東(dong) 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