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8月23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44年8月23日  

  毛澤東(dong) 同謝偉(wei) 思談國共關(guan) 係問題。談話指出:國共兩(liang) 黨(dang) 關(guan) 係的狀況是解決(jue) 中國問題的關(guan) 鍵。國民黨(dang) 已在忙於(yu) 為(wei) 發動內(nei) 戰製造借口。我們(men) 可以說,內(nei) 戰是不可避免的,但不是十分確定的。中國防止內(nei) 戰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yu) 外國的影響。在這些外國中,尤其最重要的是美國,國民黨(dang) 在今天的處境下必須看美國的臉色行事。國民政府應該立即召開一次臨(lin) 時(或過渡的)國民大會(hui) ,應邀請一切團體(ti) 派代表參加。在人數分配方麵切實可行的妥協可以是,國民黨(dang) 大概占代表數的一半,所有其他代表占另一半,蔣介石將被確認為(wei) 臨(lin) 時總統。這次臨(lin) 時國民大會(hui) 必須有全權改組政府並製定新的法令——保持有效到憲法通過之時為(wei) 止。它將監督選舉(ju) ,然後召開國民大會(hui) 。我們(men) 現在隻是要求美國政策要努力引導國民黨(dang) 改革自己。

  1945年8月23日  

  毛澤東(dong) 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hui) 議,討論同國民黨(dang) 進行談判的問題。毛澤東(dong) 在講話中係統地分析當前形勢及國共各自的地位,提出我黨(dang) 的對策,指出:我們(men) 現在的口號是:和平、民主、團結(過去是抗戰、團結、進步)。和平是可能取得的,因為(wei) 中國人民需要和平,蘇美英也需要和平,不讚成中國打內(nei) 戰。國民黨(dang) 也不能下決(jue) 心打內(nei) 戰,因為(wei) 它的攤子沒有擺好,兵力分散,內(nei) 部矛盾很多,再加上解放區的存在,共產(chan) 黨(dang) 不易被消滅,人民與(yu) 國際反對內(nei) 戰,因此內(nei) 戰是可以避免和必須避免的。我們(men) 黨(dang) 提出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是有現實基礎的,能得到國內(nei) 外的廣大同情。但要懂得,蔣介石消滅共產(chan) 黨(dang) 的方針不會(hui) 改變,他所以可能采取暫時的和平是由於(yu) 上述各種條件的存在,他還需要醫好自己的創傷(shang) ,壯大自己的力量,以便將來消滅我們(men) 。關(guan) 於(yu) 國民黨(dang) 提出的談判,中央準備發表一個(ge) 宣言,以和平、民主、團結的新姿態出現。恩來馬上去重慶談判,談兩(liang) 天就回來,我和赫爾利接著就去。這回不能拖,而且估計也不會(hui) 有什麽(me) 大的危險。關(guan) 於(yu) 各解放區的安排,要作持久之計。打仗一定要有利,無把握的仗不打,隻要把軍(jun) 隊拿在手裏就有辦法。不要增加人民負擔,今冬要大搞減租,明春要大搞生產(chan) 。隻要我們(men) 站穩腳跟,保持清醒的頭腦,就不怕一切大風大浪。

  在會(hui) 議結束前,毛澤東(dong) 作結論。他判斷“今年不會(hui) 有大內(nei) 戰”。結論指出:我們(men) 要準備有所讓步以取得合法地位,利用國會(hui) 講壇去進攻。我們(men) 很需要利用這樣一個(ge) 時期來教育全國人民,來鍛煉我們(men) 自己。我出去談判的時機由政治局、書(shu) 記處決(jue) 定。在我去重慶期間,提議由少奇同誌代理我的職務,書(shu) 記處另推陳雲(yun) 、彭真同誌為(wei) 候補書(shu) 記,以便我和恩來同誌出去後,書(shu) 記處還有五個(ge) 人可以開會(hui) 。會(hui) 議通過了毛澤東(dong) 的提議,還決(jue) 定毛澤東(dong) 任中共中央軍(jun) 委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任副主席。毛澤東(dong) 的講話和結論合編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四卷。

  2015年8月23日 

  習(xi) 近平致信祝賀第二十二屆國際曆史科學大會(hui) 開幕,他在賀信中說,曆史研究是一切社會(hui) 科學的基礎,承擔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使命。重視曆史、研究曆史、借鑒曆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他指出,中國人自古重視曆史研究,曆來強調以史為(wei) 鑒,我們(men) 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曆史典籍。每個(ge) 國家、每個(ge) 民族都有自己的發展曆程,應該尊重彼此的選擇,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於(yu) 共同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希望這次大會(hui) 能夠推動各國的曆史研究,幫助人們(men) 從(cong) 曆史的啟迪中更好探尋前進方向。他強調,中國有著5000多年連續發展的文明史,觀察曆史的中國是觀察當代的中國的一個(ge) 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國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來的中國曆史和文化,就很難全麵把握當代中國的社會(hui) 狀況,很難全麵把握當代中國人民的抱負和夢想,很難全麵把握中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中國人民正在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奮鬥,需要從(cong) 曆史中汲取智慧,需要博采各國文明之長。歡迎各位專(zhuan) 家從(cong) 對曆史的感悟中為(wei) 我們(men) 提供真知灼見。

黨(dang) 史回眸

  1930年

  8月23日 紅軍(jun) 第一方麵軍(jun) 成立,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dong) 任總前委書(shu) 記兼總政治委員。

  1945年

  8月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舉(ju) 行擴大會(hui) 議,根據對國際國內(nei) 形勢的分析,決(jue) 定同國民黨(dang) 進行談判的方針。會(hui) 議認為(wei) ,應當力爭(zheng) 一個(ge) 有利於(yu) 人民的和平建設時期;即使是暫時的和平,也應當積極爭(zheng) 取。會(hui) 議決(jue) 定,先派周恩來前往重慶,隨後毛澤東(dong) 再去。在毛澤東(dong) 去重慶談判期間,由劉少奇代理黨(dang) 中央主席職務,並增補陳雲(yun) 、彭真為(wei) 中央書(shu) 記處候補書(shu) 記。

  1994年

  8月23日 中共中央印發《愛國主義(yi) 教育實施綱要》,提出要把愛國主義(yi) 教育作為(wei) 提高全民族整體(ti) 素質和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

曆史瞬間

1930年8月23日,紅一軍(jun) 團和紅三軍(jun) 團在湖南瀏陽永和市會(hui) 師,組成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第一方麵軍(jun) ,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dong) 任總前委書(shu) 記兼總政治委員。圖為(wei) 瀏陽永和市。

  1930年8月23日,紅一軍(jun) 團和紅三軍(jun) 團在湖南瀏陽永和市會(hui) 師,組成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第一方麵軍(jun) ,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dong) 任總前委書(shu) 記兼總政治委員。圖為(wei) 瀏陽永和市。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發布時間:2021年08月19日 17:40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