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關愛“一老一小” “我為群眾辦實事”見行見效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內(nei) 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聚焦“一老一小”群體(ti) 最關(guan) 心、最迫切的需求,堅持黨(dang) 建引領,建機製、廣應用、解難題,多措並舉(ju) 助推“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見行見效。

  “勤動手”,用心辦事煦人心

  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體(ti) 識字少、思維慢、行動難等實際問題,完善寧城縣黨(dang) 群服務中心服務設施,進一步梳理工作流程,優(you) 化服務方式,推行“7+1+N”服務體(ti) 係:建立7個(ge) “誌願者服務點”,配備一個(ge) “動手”服務引導員,打造具備N種能力的“店小二”,指導、引領特殊群體(ti) 辦理業(ye) 務。設置老年人等候專(zhuan) 區、愛心專(zhuan) 座,印製適合老年人閱讀的專(zhuan) 用辦事指南,張貼醒目引導標識,配備老花鏡、助聽器等便民服務設施。增設母嬰室1處,配備尿布台、嬰兒(er) 床、溫奶器、哺乳用座椅等基本設施,讓母嬰群體(ti) 享有優(you) 先權。通過綠色通道、愛心窗口,提供全程幫辦服務,提供從(cong) 接待、受理到辦結的“一站式”服務,共服務特殊群體(ti) 300餘(yu) 人次,把幸福“寫(xie) ”入“一老一小”的心坎上。

  “勤動腳”,用情辦事送溫情

  3000餘(yu) 名在職黨(dang) 員和網格員開展常態化入戶走訪,聽民聲,解難題、辦實事,通過開展“溫情盡撒夕陽 愛心播種未來”主題活動,使貧困兒(er) 童和老人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組織200餘(yu) 名黨(dang) 員誌願者分成8支服務隊走進基層,為(wei) 80餘(yu) 名“留守兒(er) 童”送去書(shu) 包、文具等物品,以“送學送禮遞關(guan) 愛 安心安全度假期”青少年自護活動為(wei) 契機,詳細講解關(guan) 於(yu) 暑期預防青少年兒(er) 童溺水以及安全用電、正確救護等方麵的知識和示範操作,增強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開展“溫情相伴 暖意送夕陽”主題活動,為(wei) 10餘(yu) 名百歲老人和數名離退休幹部提供生活慰問品,現場與(yu) 老人麵對麵、心貼心親(qin) 切交流,詳細了解老人生活、身體(ti) 狀況及當前存在的困難,並將電話號碼輸入到老人手機的緊急聯係人中,確保遇到問題和困難時能夠“一鍵撥通”,第一時間獲得幫扶救助,累計解決(jue) “急難愁盼”問題30餘(yu) 件。

  “勤動腦”,用力辦事惠民生

  按“1+1+X”標準為(wei) 兒(er) 童成長保駕護航,即每個(ge) 鎮鄉(xiang) 街黨(dang) (工)委選派1名兒(er) 童督導員,每個(ge) 村(社區)配備1名村兒(er) 童主任,為(wei) 兒(er) 童辦好X件實事。切實“動腦”創新載體(ti) ,保障兒(er) 童得到更多實惠,通過日常組織開展信息排查,及時掌握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困境兒(er) 童和散居孤兒(er) 等服務對象的生活保障、家庭監護、就學情況等基本信息,一人一檔案,科學管理。繼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製度,對脫貧人口中完全喪(sang) 失勞動能力和部分喪(sang) 失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及兒(er) 童、無法通過產(chan) 業(ye) 就業(ye) 獲得穩定收入的人口,按規定及時納入農(nong) 村低保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ang) 範圍。重點為(wei) 貧困老年人、未成年人和重病重殘人員等脫貧上“保險”,保障脫貧不返貧,做到一項一項抓,一件一件辦,確保抓到位、見實效。

發布時間:2021年08月15日 16:10 來源:北疆先鋒網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