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四、“四個(ge) 全麵”擘宏圖——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戰略布局
34.如何理解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hui) 越開越大?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在上海驚豔亮相。全球172個(ge) 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hui) ,3600多家企業(ye) 參展,展覽總麵積達30萬(wan) 平方米,超過40萬(wan) 名境內(nei) 外采購商到會(hui) 洽談采購。作為(wei) 迄今為(wei) 止世界上第一個(ge) 以進口為(wei) 主題的國家級展會(hui) ,進博會(hui) 已成功舉(ju) 辦三屆,展覽麵積逐年擴大,成交額不斷提升,國際影響日益凸顯。舉(ju) 辦進博會(hui) 是中國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決(jue) 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ju) 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這是中國對世界的鄭重承諾,充分彰顯了以實際行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大國形象和責任擔當。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中國擁有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在一段很長的曆史時間裏都處於(yu) 世界前列,然而近代兩(liang) 三百年的封閉曾經造成了我們(men) 的落伍。新中國成立以後,受製於(yu) 特定曆史條件,中國仍然處於(yu) 相對封閉的環境當中。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實現了我國從(cong) 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wei) 大曆史轉折。從(cong) 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到開放大連、青島等14個(ge) 沿海港口城市,再到設立海南經濟特區、開發開放上海浦東(dong) ……我國對外開放不斷向縱深發展,逐步形成從(cong) 沿海到沿江、從(cong) 沿邊到內(nei) 陸,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中國深度參與(yu) 經濟全球化的裏程碑,標誌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曆史新階段。多年來,中國積極踐行自由貿易理念,全麵履行入世承諾,大幅開放市場,實現更廣互利共贏,不僅(jin) 發展了自己,而且造福了世界。曆史充分證明,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
習(xi) 言習(xi) 語
曆史已經證明,隻有堅持開放合作才能獲得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空間,自我封閉隻會(hui) 失去世界,最終也會(hui) 失去自己。
人類社會(hui) 要持續進步,各國就應該堅持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共贏不要獨占。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推動形成全麵開放新格局,對外開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201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備受國際社會(hui) 關(guan) 注,沿線國家廣泛響應。截至2021年初,共有140個(ge) 國家和31個(ge) 國際組織與(yu) 我國簽署了205份合作文件,基本形成了“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wei) 重點,我國推動形成陸海內(nei) 外聯動、東(dong) 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與(yu) 此同時,我國先後設立21個(ge) 自貿試驗區,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累計與(yu) 26個(ge) 國家和地區簽署19個(ge) 自貿協定,特別是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涵蓋全球人口、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約30%,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區。中國在對外開放中展現了大國擔當,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促進了人類和平與(yu) 發展的崇高事業(ye) 。事實有力地說明,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當前,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國際交往受限,一些國家保護主義(yi) 、單邊主義(yi) 盛行,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各國和全球秩序造成前所未有的衝(chong) 擊。人們(men) 不禁產(chan) 生疑問:中國開放的大門是否會(hui) 關(guan) 上,開放之路還能走多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古往今來,人類從(cong) 閉塞走向開放、從(cong) 隔絕走向融合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曆史大勢浩浩蕩蕩,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融入世界經濟是曆史大方向。中國經濟要發展,就必須敢於(yu) 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遊泳,如果永遠不敢到大海中去經風雨、見世麵,總有一天會(hui) 在大海中溺水而亡。過去40多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僅(jin) 要堅持,而且要更好堅持。中國開放的大門不僅(jin) 不會(hui) 關(guan) 閉,而且會(hui) 越開越大。新形勢下,我們(men) 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為(wei) 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
從(cong) 曆史的長鏡頭來看,中國發展是屬於(yu) 全人類進步的偉(wei) 大事業(ye) 。今日之中國,不僅(jin) 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世界之中國,我們(men) 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hui) 停滯,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hui) 停滯。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必將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帶來更加進步繁榮的中國和世界。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