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四、“四個(ge) 全麵”擘宏圖——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戰略布局
33.如何理解要積極爭(zheng) 當改革促進派、實幹家?
魏晉時期,戰亂(luan) 不斷,社會(hui) 上卻盛行“清談”之風,士族名流不問國事,不言民生,空論玄理,虛談廢務。後人批評兩(liang) 晉亡於(yu) 清談,遂有清談誤國之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談到這個(ge) 典故,反複強調“空談誤國,實幹興(xing) 邦”,要求黨(dang) 員幹部吸取曆史教訓,在推進改革中大力弘揚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精神,“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幹家”。
何為(wei) 改革促進派?何為(wei) 改革實幹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指出:“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敢於(yu) 擔當的就是促進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實處、幹出成效的就是實幹家。”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chan) 生,又在不斷解決(jue) 問題中得以深化。舊的問題解決(jue) 了,新的問題又會(hui) 產(chan) 生,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改革開放初期,我們(men) 成功“殺出一條血路”,離不開廣大黨(dang) 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對改革的支持擁護和貫徹落實。今天,隨著全麵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不可避免觸及深層次利益格局和社會(hui) 關(guan) 係,遇到的阻力越來越大,麵對的暗礁、潛流、漩渦越來越多,更需要敢於(yu) 啃硬骨頭、敢於(yu) 涉險灘的勇氣與(yu) 擔當,需要求真務實的改革促進派、實幹家。
當前,絕大多數黨(dang) 員幹部擁護改革、敢於(yu) 擔當、勇於(yu) 創新。比如,全國優(you) 秀縣委書(shu) 記、“時代楷模”廖俊波以“背石頭上山”的勁頭帶領幹部群眾(zhong) 銳意改革、苦幹實幹,用有限的生命刷新了一個(ge) 個(ge) 又好又快的“俊波速度”,使政和縣從(cong) 一個(ge) 貧困縣連續三年躋身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實現了以改革促脫貧的華麗(li) 轉身。但也要看到,在全麵深化改革的進程中,一些黨(dang) 員幹部嘴上改革叫得響,實際行動慢半拍,存在不作為(wei) 、亂(luan) 作為(wei) 等現象。有的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態度,隻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有的搞“選擇性”改革,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有利的幹勁十足,不利的則雷聲大雨點小;有的在關(guan) 鍵時刻和大是大非麵前當“騎牆派”,甚至成為(wei) “梗阻派”。出現此類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yu) 這些黨(dang) 員幹部思想上“貧血”、精神上“缺鈣”、行動上“乏力”,貫徹落實全麵深化改革的決(jue) 策部署不到位。各級黨(dang) 員幹部要切實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練就敢於(yu) 擔當的鐵肩膀,下足真抓實幹的硬功夫,推動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將改革進行到底,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jue) 心,比方法更關(guan) 鍵的是擔當。“為(wei) 官避事平生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經講過這樣一個(ge) 故事:清代守錢塘大堤的塘官,當時是四品官,與(yu) 知府享受一樣的待遇,待遇很高;但是有一條,就是不能決(jue) 堤,如果決(jue) 了堤,不等皇帝來找他算賬,他就跳塘自盡了。當年的封建官吏尚且如此,現在我們(men) 作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幹部,不更應該敢於(yu) 負責,敢於(yu) 擔當?各級領導幹部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曆史擔當,敢闖敢試敢為(wei) 人先,不斷推動改革。黨(dang) 委主要負責同誌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來抓,既要掛帥、又要出征,勇於(yu) 挑最重的擔子,善於(yu) 接最燙的山芋,做到重要改革親(qin) 自部署、重大方案親(qin) 自把關(guan) 、關(guan) 鍵環節親(qin) 自協調、落實情況親(qin) 自督察。
大道至簡,實幹為(wei) 要。做改革的促進派、實幹家,必須堅持知行合一,真抓實幹,埋頭苦幹。山西右玉曆屆領導班子帶領群眾(zhong) 治沙育林70多年,書(shu) 寫(xie) 了一部防沙治沙終不悔、誓將荒漠變綠洲的壯麗(li) 詩篇。右玉精神的可貴之處,就在於(yu) 始終發揚實幹作風,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廣大黨(dang) 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來,持之以恒抓改革落實,扭住關(guan) 鍵,精準發力,以實打實、硬碰硬的工作實效推進各項改革部署從(cong) “最先一公裏”快速起步,在“最後一公裏”落地生根。
黨(dang) 員幹部爭(zheng) 當改革促進派、實幹家,離不開營造鼓勵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環境。有了良好環境,廣大黨(dang) 員幹部才能夠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安心、安身、安業(ye) 。要尊重和發揮地方、基層、群眾(zhong) 首創精神,鼓勵創新、表揚先進,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著力強化敢於(yu) 擔當、攻堅克難的用人導向,充分發揮幹部考核評價(jia) 的激勵鞭策作用,在改革第一線考察幹部,讓有為(wei) 者有位、讓無為(wei) 者失位,激勵幹部勇挑重擔。建立容錯糾錯機製,準確把握“三個(ge) 區分開來”,嚴(yan) 格劃分“失誤、錯誤”與(yu) “違紀、違法”的界線,為(wei) 擔當者擔當,為(wei) 幹事者撐腰。加強改革宣傳(chuan) 和輿論引導,推動全社會(hui) 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風尚。
知識鏈接
“三個(ge) 區分開來”
把幹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wei) 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製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wei) 區分開來;把為(wei) 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wei) 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wei) 區分開來。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