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問答 | 30.為什麽要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四、“四個(ge) 全麵”擘宏圖——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戰略布局

  30.為(wei) 什麽(me) 要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

  40多年前,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偉(wei) 大征程。從(cong) 那時起,黨(dang) 的曆屆三中全會(hui) 都研究討論深化改革問題,推出一個(ge) 個(ge) 事關(guan) 全局的重大決(jue) 策,“三中全會(hui) ”也由此成為(wei) 重大改革的代名詞。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全麵深化改革,明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這個(ge) 總目標指引下,我們(men) 著力增強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啃下了不少硬骨頭,闖過了不少急流險灘,全麵深化改革蹄疾步穩,不斷向縱深推進。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是貫徹落實各項改革舉(ju) 措的關(guan) 鍵。

  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是改革進程本身向前拓展的客觀需要。隨著我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零敲碎打調整和碎片化修補不行,某個(ge) 領域、某個(ge) 方麵的單向突進也不行,必須要有一個(ge) 總體(ti) 設計,並據此進行全麵深化改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全麵深化改革,全麵者,就是要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就需要有管總的目標,也要回答推進各領域改革最終是為(wei) 了什麽(me) 、要取得什麽(me) 樣的整體(ti) 結果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黨(dang) 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並在總目標統領下明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體(ti) 製和黨(dang) 的建設製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標,標誌著對改革認識的深化和係統化。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是一個(ge) 內(nei) 涵豐(feng) 富的有機整體(ti)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這一句,規定了根本方向,這個(ge) 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而不是其他什麽(me) 道路。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句,規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鮮明指向。兩(liang) 句話都講,才是完整的、全麵的。

  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必然要求。中國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不斷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hui) 主義(yi) 新的生機活力。1992年初,鄧小平同誌在南方談話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men) 才會(hui) 在各方麵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製度。”可以說,從(cong) 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製度看,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的前半程已經走過了,前半程我們(men) 的主要曆史任務是建立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並在這個(ge) 基礎上進行改革。後半程我們(men) 的主要曆史任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建成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製度體(ti) 係。這項工程極為(wei) 宏大,必須是全麵的係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在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總體(ti) 效應、取得總體(ti) 效果。從(cong)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到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進一步專(zhuan) 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我們(men) 黨(dang) 把製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確了支撐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根本製度、基本製度、重要製度,推動各方麵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wei) 走好“後半程”、續寫(xie)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大文章”提供了基本遵循。

  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y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是我們(men) 始終追求的目標,我們(men) 講過很多現代化,包括農(nong) 業(ye) 現代化、工業(ye) 現代化、科技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等。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明確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並將其作為(wei) 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的重要內(nei) 容,這在黨(dang) 的曆史上還是第一次,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對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是一個(ge) 國家的製度和製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ti) 現,兩(liang) 者相輔相成,單靠哪一個(ge) 治理國家都不行。”我們(men) 國家的治理體(ti) 係,是在黨(dang) 領導下管理國家的製度體(ti) 係,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和黨(dang) 的建設等各領域體(ti) 製機製、法律法規安排,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製度。國家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國家製度管理社會(hui) 各方麵事務的能力。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是一個(ge) 有機整體(ti) ,有了好的國家治理體(ti) 係才能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ti) 係的效能。真正實現社會(hui) 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既要靠製度,也要靠我們(men) 在國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我們(men) 要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必須從(cong) 各個(ge) 領域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是縱觀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曆史發展得出的深刻結論。從(cong) 社會(hui) 主義(yi) 誕生到現在的曆史來看,如何治理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這樣全新的社會(hui) ,在以往的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中沒有解決(jue) 得很好。馬克思恩格斯沒有經曆全麵治理一個(ge) 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的實踐,他們(men) 關(guan) 於(yu) 未來社會(hui) 的設想很多是預測性的。蘇聯在這個(ge) 問題上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但也犯下了嚴(yan) 重錯誤,沒有解決(jue) 好這個(ge) 問題,最後的結局是國亡政息。我們(men) 黨(dang) 早在革命時期就不斷思考未來建立什麽(me) 樣的國家治理體(ti) 係問題。新中國成立後,我們(men) 黨(dang) 深入思考和探索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治理中國的問題,雖然也發生了嚴(yan) 重曲折,但在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上積累了豐(feng) 富經驗、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黨(dang) 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問題,實現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hui) 和諧、民族團結。要看到,我們(men) 的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總體(ti) 上是好的,是適應我國國情和發展要求的。同時,相比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要求,相比人民群眾(zhong) 期待,相比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zheng) ,相比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我們(men) 在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方麵還有許多不足。必須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加快形成係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製度體(ti) 係,把製度優(you) 勢更好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

  “小智治事,大智治製。”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體(ti) 現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宏闊深邃的曆史視野、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堅定自信的使命擔當。要深刻把握我國發展要求和時代潮流,按照全麵深化改革的任務書(shu) 、時間表和路線圖,繼續深化各領域各方麵體(ti) 製機製改革,不斷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邁出新的步伐。

發布時間:2021年08月06日 07:26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