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四、“四個(ge) 全麵”擘宏圖——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戰略布局
29.為(wei) 什麽(me) 說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是劃時代的,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也是劃時代的?
1978年10月,鄧小平同誌訪問日本,乘坐從(cong) 東(dong) 京到京都的新幹線列車,觸動很大:感覺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這一年12月,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拉開改革開放大幕,邁出追趕時代的曆史步伐。2013年11月,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吹響全麵深化改革的號角,開創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麵。也正是在這一年,我國“複興(xing) 號”動車組研發項目啟動。如今,“中國血統”的“複興(xing) 號”以高達350公裏的時速在中華大地上疾馳穿梭,“中國速度”讓全世界為(wei) 之驚歎。從(cong) 追趕時代到引領時代,從(cong) 實行改革開放到全麵深化改革,曆史見證滄桑巨變,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是劃時代的,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也是劃時代的。
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曆史新時期。當時,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我國由於(yu) “文化大革命”十年內(nei) 亂(luan) ,經濟瀕臨(lin) 崩潰的邊緣,人民溫飽都成問題,國家建設百業(ye) 待興(xing) 。在黨(dang) 和國家麵臨(lin) 何去何從(cong) 的重大曆史關(guan) 頭,鄧小平同誌振聾發聵地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men) 的現代化事業(ye) 和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就會(hui) 被葬送。”在鄧小平同誌領導下和老一輩革命家支持下,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衝(chong) 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yan) 重束縛,果斷結束“以階級鬥爭(zheng) 為(wei) 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yi) 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dang) 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jue) 策,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dang) 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yi) 的偉(wei) 大轉折。
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的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像浩蕩的春潮,湧動神州大地。從(cong) 農(nong) 村到城市,從(cong) 沿海到內(nei) 地,從(cong) 傳(chuan) 統的計劃經濟體(ti) 製到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從(cong) “打開國門”到“全方位開放”,改革開放成為(wei) 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li) 的氣象。1979年至2012年,我國經濟年平均增長率達到9.9%,比同期世界經濟年平均增長率高7.0個(ge) 百分點。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世界排名從(cong) 1978年的第11位躍升到2010年的第2位,並成為(wei) 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和世界最大貨物出口國。中華民族以嶄新姿態屹立於(yu) 世界的東(dong) 方。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麵深化改革、係統整體(ti) 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當時,我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35個(ge) 年頭,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國內(nei) 外環境也發生了極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變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曾形象地說過,中國已經走出改革初期的淺灘階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選擇彼岸的到岸位置。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麵對的暗礁、潛流、漩渦也越來越多。改革涵蓋的領域愈加廣泛、觸及利益格局的調整愈加深刻、涉及的矛盾和問題愈加尖銳、突破體(ti) 製機製的障礙愈加艱巨,繼續推進改革的複雜性、敏感性、聯動性前所未有。曆史告訴我們(men) ,改革開放中的矛盾隻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jue) 。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麵深化改革。除了全麵深化改革,別無他途。
習(xi) 言習(xi) 語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離開改革開放,也沒有中國的明天。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我們(men) 黨(dang) 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必由之路。
正是在改革開放新的重要關(guan) 頭,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對全麵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改革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再出發。全會(hui) 首次提出了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並且圍繞這個(ge) 總目標,合理布局了全麵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優(you) 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製、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形成了改革理論和政策的一係列新的重大突破。全會(hui) 還決(jue) 定成立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構建全麵深化改革領導機製。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就改革作出了自改革開放以來最為(wei) 係統全麵的頂層設計,是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重要裏程碑,標誌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ye) 進入一個(ge) 新的曆史階段。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譜寫(xie) 了全麵深化改革的新篇章,改革開放踏上了新征程。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黨(dang) 中央舉(ju) 旗定向、謀篇布局,對全麵深化改革作出一係列重大戰略決(jue) 策和部署。截至2020年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主持召開40次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hui) 議和17次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會(hui) 議,審議通過500多個(ge) 重要改革文件,推出2000多項改革方案。全麵深化改革大刀闊斧、攻堅克難,呈現出全麵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局麵,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體(ti) 製和黨(dang) 的建設製度改革全麵發力,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行政管理體(ti) 製改革、依法治國體(ti) 製改革、司法體(ti) 製改革、外事體(ti) 製改革、社會(hui) 治理體(ti) 製改革、生態環境督察體(ti) 製改革、國家安全體(ti) 製改革、國防和軍(jun) 隊改革、黨(dang) 的領導和黨(dang) 的建設製度改革、紀檢監察製度改革等一係列重大改革紮實推進,夯基壘台、立柱架梁的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ti) 框架基本確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全社會(hui) 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明顯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改革開放是決(jue) 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guan) 鍵一招,也是決(jue) 定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招。從(cong) 開啟改革開放到部署全麵深化改革,兩(liang) 個(ge) 劃時代的三中全會(hui) 一脈相承,體(ti) 現了時代的進階、實踐的遞進,也是曆史的必然。堅定不移沿著兩(liang) 次三中全會(hui) 開辟的正確道路,繼續高舉(ju) 改革開放旗幟,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中國就一定能夠在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跡,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