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問答
二、人間正道開新篇——關(guan) 於(yu)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12.為(wei) 什麽(me) 說改革開放前後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不能相互否定?
70多年來,新中國這艘巨輪在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民族複興(xing) 的征途上駛過了一程又一程。以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為(wei) 標誌,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這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雖然如同經曆不同的航程,但實現民族複興(xing) 的航向一如既往,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探索從(cong) 未中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掌舵領航始終不變。然而,在如何看待改革開放前後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關(guan) 係問題上,有的人將這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割裂開來、對立起來,甚至相互否定,這是完全錯誤的。
毋庸諱言,改革開放前後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在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區別,但區別不等於(yu) 彼此割裂,更不等於(yu) 根本對立。無論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還是改革開放後的曆史時期,本質上都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實踐探索,二者緊密聯係、一脈相承。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對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要正確評價(jia) ,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曆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曆史時期。”這一重要論斷,集中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對於(yu) 這個(ge) 重大政治問題的根本立場和鮮明態度,為(wei) 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後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的關(guan) 係指明了方向。
一方麵,改革開放前的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探索為(wei) 改革開放後的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在改革開放曆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不是零起點,更不是拋開曆史另起爐灶。麵對舊中國遺留下的“一窮二白”爛攤子,新中國胼手胝足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和國民經濟體(ti) 係,建立起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公有製等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為(wei) 改革開放後的快速發展打下堅實物質基礎,為(wei) 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在蘇聯模式的“鞋子”不合腳的情況下,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毅然開始獨立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探索,在未知中開拓,在曲折中前進,積累了正反兩(liang) 方麵的重要經驗。可以說,如果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積累的重要思想、物質、製度條件和寶貴經驗,改革開放很難順利推進,也不可能取得後來那樣巨大的發展成就。
另一方麵,改革開放後的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探索是對改革開放前的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探索的堅持、改革、發展。馬克思說過:“人們(men) 自己創造自己的曆史,但是他們(men) 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men) 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cong) 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我們(men) 黨(dang) 在改革開放前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實踐中提出了許多正確主張,當時沒有真正落實,改革開放後才得到真正貫徹,並不斷發展和完善。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我們(men) 黨(dang) 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jue) 策,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不但把社會(hui) 主義(yi) 大旗舉(ju) 住了舉(ju) 穩了,更創造出彪炳史冊(ce) 的發展奇跡。從(cong) 糧票、布票到股票、債(zhai) 券,從(cong) 吃大鍋飯到種責任田,從(cong) 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小到衣食住行,大到體(ti) 製機製,改革開放孕育成就了社會(hui) 主義(yi) 從(cong) 理論到實踐的偉(wei) 大創造。如果沒有我們(men) 黨(dang) 果斷實行改革開放,並在牢牢把握正確方向的前提下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麵。
堅持改革開放前後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不能相互否定,是對黨(dang) 的曆史的尊重和珍惜,也是正確認識和處理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關(guan) 係的必然要求。曆史的人辦曆史的事。用後來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苛求前人幹出隻有後人才能幹出的業(ye) 績,是不可取的。評價(jia) 一段曆史,必須基於(yu) 對曆史條件、曆史過程的全麵認識和對曆史規律的科學把握。無論是改革開放前社會(hui) 主義(yi) 探索中出現的失誤和曲折,還是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都不能脫離具體(ti) 的曆史環境和條件機械理解、抽象對待,更不能求全責備、以偏概全。隻有堅持正確的曆史觀,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才能不斷把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推向前進。
正確處理改革開放前後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的關(guan) 係,不隻是一個(ge) 曆史問題,更主要的是一個(ge) 政治問題。這個(ge) 重大政治問題處理不好,就會(hui) 產(chan) 生嚴(yan) 重政治後果。蘇聯為(wei) 什麽(me) 解體(ti) ?蘇共為(wei) 什麽(me) 垮台?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全麵否定蘇聯曆史、蘇共曆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搞曆史虛無主義(yi) ,導致嚴(yan) 重的思想混亂(luan) 、政治混亂(luan) 。最終,蘇共偌大一個(ge) 黨(dang) 就作鳥獸(shou) 散了,蘇聯偌大一個(ge) 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就分崩離析了。古人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一段時期內(nei) ,國內(nei) 外敵對勢力拿中國革命史、新中國曆史來做文章,竭盡攻擊、醜(chou) 化、汙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luan) 人心,煽動推翻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對於(yu) 這些錯誤思想和錯誤觀點,一定要認清其曆史虛無主義(yi) 的本質,認清其險惡的政治用心,堅決(jue) 抵製和反對。
列寧曾把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而鬥爭(zheng) 形象地比作攀登一座未經勘探、人跡未至的高山。今天,我們(men) 已經在這座高山上留下了堅實的足跡。回看走過的路,改革開放前後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都是我國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重要探索,將二者貫通起來,才能回答好“我們(men) 從(cong) 哪兒(er) 來”的問題。遠眺前行的路,必須從(cong) 曆史中汲取智慧,不走老路和邪路,回答好“我們(men) 往哪兒(er) 去”的問題,更加堅定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走下去。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