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部:提升曆史自覺 把握曆史主動——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②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曆史不僅(jin) 蘊藏我們(men) “從(cong) 哪裏來”的密碼,也標定我們(men) “走向何方”的路標

  方此“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時,我們(men) 更要不畏浮雲(yun) 遮望眼,善於(yu) 撥雲(yun) 見日,把握曆史規律,認清世界大勢

  一座紅色的場館,一段濃縮的曆史,一份力量的凝聚。前不久,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展覽館正式麵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開放。從(cong) 一大會(hui) 址複原場景到革命根據地創建展板,從(cong) 遵義(yi) 會(hui) 議複原景觀到黨(dang) 的七大投票箱,從(cong) 開國大典影像到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使用過的武器……人們(men) 在一張張圖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視頻、一個(ge) 個(ge) 場景中,感悟黨(dang) 的百年奮鬥曆史,汲取開拓前行的奮進力量。

  學習(xi) 曆史是為(wei) 了更好走向未來。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要用曆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co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百年奮鬥中看清楚過去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men) 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cong) 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以史為(wei) 鑒,可以知興(xing) 替。要做好今天的工作,承擔起新的使命,我們(men) 必須對黨(dang) 昨天的奮鬥有深切了解,在曆史經驗智慧的學習(xi) 運用中提升曆史自覺、把握曆史主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意味深長地說:“我們(men) 從(cong) 哪裏來?我們(men) 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曆史感。”隻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men) 從(cong) 哪兒(er) 來、往哪兒(er) 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可以說,曆史不僅(jin) 蘊藏我們(men) “從(cong) 哪裏來”的密碼,也標定我們(men) “走向何方”的路標。正因如此,我們(men) 必須把黨(dang) 的曆史學習(xi) 好、總結好,把黨(dang) 的寶貴經驗傳(chuan) 承好、發揚好,銘記奮鬥曆程,擔當曆史使命,從(cong) 黨(dang) 的奮鬥曆史中汲取前進力量。

  曆史之中有啟示和借鑒。從(cong) 滹沱河畔到沂蒙老區,從(cong) 寶塔山上到遵義(yi) 古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對我們(men) 黨(dang) 具有重大曆史意義(yi) 的革命聖地、紅色舊址、革命曆史紀念場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感慨:“每次都是懷著崇敬之心去,帶著許多感悟回。”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shu) ,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yang) 劑。我們(men) 黨(dang) 曆來注重用黨(dang) 的奮鬥曆程和偉(wei) 大成就鼓舞鬥誌、明確方向,用黨(dang) 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dang) 的實踐創造和曆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要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men) 必須從(cong) 曆史中獲得啟迪,從(cong) 曆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製勝的法寶。

  曆史之中也有規律和大勢。“雖有智慧,不如乘勢。”曆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隻要把握住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曆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wei) ,奮發有為(wei) ,我們(men) 就能夠更好前進。在一百年的奮鬥中,我們(men) 黨(dang) 始終以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曆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guan) 係,善於(yu) 抓住和用好各種曆史機遇。當前,我國正處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時期。方此“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時,我們(men) 更要不畏浮雲(yun) 遮望眼,善於(yu) 撥雲(yun) 見日,把握曆史規律,認清世界大勢。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wei) 什麽(me) 說“時與(yu) 勢在我們(men) 一邊”?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yu) 重要戰略機遇期,怎樣理解“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曆史方位,如何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隻有樹立大曆史觀,從(cong) 曆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yun) 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曆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才能增強工作的係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參觀北大紅樓、豐(feng) 澤園毛澤東(dong) 同誌故居,回到中南海懷仁堂圍繞主題進一步開展學習(xi) ……今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ti) 學習(xi) 采取參觀和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帶頭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尋根溯源、收獲啟迪。了解曆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曆史才能走得遠。以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為(wei) 契機,以史為(wei) 鏡、以史明誌,了解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為(wei) 中華民族作出的偉(wei) 大貢獻和根本成就,認清當代中國所處的曆史方位,增強曆史自覺,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我們(men) 就一定能更好地在亂(luan) 雲(yun) 飛渡中把牢正確方向,在風險挑戰麵前砥礪膽識,開創新的曆史偉(wei) 業(ye) 。

  延伸閱讀

  人民日報評論部:矢誌複興(xing) 接續奮鬥——走好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①

發布時間:2021年08月03日 07:30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