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在基層|上海:五個初心故事,描繪人民眼中的“人民城市”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上海是黨(dang) 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紅色基因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脈。近日,新華社記者采訪了在這裏生活和工作的五個(ge) 普通人,解讀這座人民城市建設發展的“密碼”。

楊宇:人人可感知,“千秋偉(wei) 業(ye)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

  5月31日,楊宇在上海市中共一大會(hui) 址準備線上直播。新華社發(王蔚 攝)

5月31日,楊宇在上海市中共一大會(hui) 址準備線上直播。新華社發(王蔚 攝)

  【Ta的自述】我叫楊宇,是中共一大紀念館宣傳(chuan) 教育部兼周公館管理部主任。在黨(dang) 的誕生地工作,我生而有幸。

  中共一大紀念館6月3日全新開館以來,迎接了一批批熱情的參觀者。“偉(wei) 大的開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創建曆史陳列”展出612件文物,主題內(nei) 容、文物運用和空間展示有了跨越式提升。我們(men) 特別想通過講解告訴觀眾(zho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如何在上海孕育和誕生,我們(men) 黨(dang) 又是如何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辦成了過去想辦成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展陳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千秋偉(wei) 業(ye)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我們(men) 黨(dang) 100歲了,但正值青春,也有更多的青春力量加入隊伍中,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一定能實現。7月1日,我和同事們(men) 在展廳收看了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的直播。當聽到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時,我一字一句記錄,反複體(ti) 會(hui) 。無限驕傲、倍感自豪、充滿幹勁,這是我當時的感受,也將貫穿在我傳(chuan) 播黨(dang) 史的每一天。

  【記者點評】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對黨(dang) 忠誠、不負人民。在這座初心之城,600多處紅色資源星羅棋布,紅色血脈代代相傳(chuan) 。從(cong) 加強製度供給到創新傳(chuan) 播方式,上海全麵係統挖掘“紅色寶藏”,讓紅色資源閃耀全城,百年風華直抵人心。

徐麗(li) 華:人人知“暖”,舊改路上“一個(ge) 不能少”

  【Ta的自述】我叫徐麗(li) 華,是上海的一名居委會(hui) 幹部,從(cong) 事居委會(hui) 工作15年,現在是黃浦區外灘街道寶興(xing) 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日常就是為(wei) 社區居民做好服務。

  寶興(xing) 裏是上海有著100多年曆史的街區,新中國上海第一個(ge) 居委會(hui) 在這裏誕生。隨著人口增多,居住環境越來越擁擠,有的一棟房子裏竟然擠了18戶人家。做飯難、洗澡難、晾曬難困擾著大家。

  居民心中有個(ge) 夢,希望能夠擁有一套舒適的公寓,有單獨使用的廚房和衛生間。2020年,舊區改造工程的陽光照進寶興(xing) 裏。居委會(hui) 前後召開了51場座談會(hui) 和聽證會(hui) ,白天開,晚上開,連續開;安置方案、補償(chang) 標準、補償(chang) 情況全部公開。僅(jin) 用半年,實現1200多戶居民100%自主簽約、100%自主搬遷,他們(men) 開心地笑,我也就開心地笑了。

  【記者點評】著力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拆遷成本高企、矛盾多元,特大城市舊改“難上加難”。率先開展“四史”教育的上海,在深入推進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中,學“實”學“活”、傾(qing) 智傾(qing) 力,各級黨(dang) 組織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正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民服務的初心、宗旨落地落實。

黃寶妹:一切“為(wei) 了人”,我想給更多人講黨(dang) 史

  6月10日,黃寶妹在家中接受采訪。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6月10日,黃寶妹在家中接受采訪。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Ta的自述】我叫黃寶妹,今年90歲,是“七一勳章”獲得者。做了一輩子普通的紡織工人,從(cong) 沒想過黨(dang) 和國家會(hui) 給我這麽(me) 高的榮譽。

  我13歲就到日本人開的紗廠當童工,每天淩晨四點就要起來,一天在工廠要走幾十公裏。後來我到國棉十七廠當工人,在楊浦濱江生活了一輩子,見證了楊樹浦路沿江工業(ye) 帶的曆史變遷,看到了上海翻天覆地的變化。

  6月10日,黃寶妹在家中翻看自己做紡織女工時的老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6月10日,黃寶妹在家中翻看自己做紡織女工時的老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從(cong) 沒想過,在黃浦江邊工作了一輩子,老了還能在這麽(me) 美的地方散步。更沒想到,老廠房會(hui) 成為(wei) 景點,時尚又有生活氣息。現在,作為(wei) 上海百老德育講師團的一員,我還時常給大家講黨(dang) 課。總書(shu) 記曾囑咐我,今後要跟年輕人多講講。現在我就是這樣,隻要精力允許,就一定會(hui) 多講講。

  【記者點評】堅持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國棉十七廠所在的上海市楊浦區,曾誕生了中國第一家自來水廠、發電廠等中國民族工業(ye) 的10餘(yu) 個(ge) 第一;如今,這裏有跑友們(men) 的健身場,有網紅打卡地“綠之丘”,最古老的區域還迎來最年輕的在線新經濟……昔日“工業(ye) 鏽帶”轉型“生活秀帶”。

夏雲(yun) 龍:人人能“參與(yu) ”,我的建議寫(xie) 進了國歌法

  7月24日,夏雲(yun) 龍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介紹社區刊物。新華社記者 耿馨寧 攝

7月24日,夏雲(yun) 龍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介紹社區刊物。新華社記者 耿馨寧 攝

  【Ta的自述】我叫夏雲(yun) 龍,今年81歲。當初對國歌法征求意見時,我在討論會(hui) 上提議,公民在參加重大會(hui) 議時,不僅(jin) 要升國旗、奏國歌,而且還要唱國歌,更好表達對祖國的熱愛。真沒想到,這一建議最終被采納了。

  我是最早一批基層立法聯係點信息員。現在,我還認真閱讀了關(guan) 於(yu) 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改稿的文本,準備了立法征求意見座談會(hui) 的發言意見。希望通過法律修改,進一步維護婦女權益,讓我國女同胞的智慧、才幹更加充分地發揮,尤其是在農(nong) 村。

  基層立法聯係點,主要就是為(wei) 了能收集我們(men) 這些老百姓原汁原味的意見,人人都可以參與(yu) 。

  【記者點評】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截至2021年6月底,上海25家基層立法聯係點,參與(yu) 了20件國家法律和64件地方性法規征求意見工作,獲得采納的建議達533條。古北市民中心的一幅漫畫就是這一“彩虹橋”的生動寫(xie) 照:絢麗(li) 彩虹一端連著人民大會(hui) 堂,另一端連著街道,白色信鴿帶著書(shu) 信,從(cong) 街道飛往人民大會(hui) 堂。

付斌:人人可追夢,我們(men) 在創新沃土等你

  【Ta的自述】我叫付斌,是上海查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我們(men) 研發的機器人產(chan) 品及服務,主要應用於(yu) 水下工程、水下搜救、水下科考等。

  這兩(liang) 天,我剛從(cong) 鄭州回來,送了一批水下機器人去,用於(yu) 應急救援隊伍的防汛救災。這個(ge) 名為(wei) “海峽號”的便攜式水下機器人,可以精準定位水下的堵點漏點,大大提高了危險水下環境中的作業(ye) 效率。

  中國從(cong) 海洋大國成為(wei) 海洋強國,高端智能海洋裝備是重要支撐。我們(men) 要開發自己的水下機器人,推動關(guan) 鍵核心技術國產(chan) 化。如今,越來越多的創新企業(ye) 為(wei) 張江科學城建設、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記者點評】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目前的張江,已成為(wei) 全國創新濃度最高的區域之一。除了推動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化,張江科學城肩負的重要使命就是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搶占科技創新製高點,讓更多的科技成果服務於(yu) 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

  延伸閱讀

  “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在基層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30日 10:40 來源:新華社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