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七一勳章”獲得者丨黨的同齡人瞿獨伊:傳承紅色氣質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點擊觀看視頻

  對黨(dang) 的同齡人、“七一勳章”獲得者瞿獨伊來說,《國際歌》是獨一無二的傳(chuan) 家記憶。

  一個(ge) 世紀前,她的父親(qin)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在求取革命火種的道路上第一次聆聽這首歌,而後翻譯中文歌詞並配曲譜刊登在由他主編的《新青年》複刊號上。

  痛別父親(qin) 的86年間,瞿獨伊曾一次次唱起這首歌——“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百歲老人言語不多,依然能用俄語唱起這一句。

  生死考驗“不用考慮”

  “小小的蓓蕾,含孕著幾多生命。陳舊的死灰,幾乎不淹沒光明。”

  ——節選自瞿秋白1929年給女兒(er) 的小詩

  人可以為(wei) 信仰犧牲到什麽(me) 程度?瞿秋白以36歲的生命寫(xie) 就答案。瞿獨伊在參加革命工作85年、入黨(dang) 75年的歲月中續寫(xie) 著答卷。

  1935年6月18日,福建長汀中山公園涼亭前,瞿秋白神色泰然,留下生命最後的定格。之後,他唱著《國際歌》從(cong) 容不迫走向刑場。那一年,瞿獨伊14歲,偶然從(cong) 《共青團真理報》上得悉噩耗,哭出病來。

  當時,她已與(yu) 父親(qin) 瞿秋白、母親(qin) 楊之華闊別五載。革命伴侶(lv) “秋之白華”回到白色恐怖下的中國開展黨(dang) 的工作,不得不把女兒(er) 留在蘇聯兒(er) 童院,歸國前甚至沒有透露行蹤,行至柏林時給女兒(er) 寄去一張印有鮮花的明信片。

  “儒雅的書(shu) 生和壯烈的革命者,哪一個(ge) 是我的父親(qin) ?”在新華社2016年微電影《紅色氣質》中,老人摩挲著影冊(ce) 說。

  “總想為(wei) 大家開辟一條光明的路”直至甘灑熱血的先烈,何嚐不是喚女兒(er) “親(qin) 獨伊”、為(wei) 女兒(er) 寫(xie) 小詩、因女兒(er) 學會(hui) 寫(xie) 信而欣然的父親(qin) ?

  1941年蘇德戰爭(zheng) 爆發後,根據組織上的決(jue) 定,瞿獨伊與(yu) 母親(qin) 楊之華等在蘇聯工作的同誌啟程經新疆回國。1942年,當地軍(jun) 閥盛世才投向國民黨(dang) ,軟禁、逮捕了包括她們(men) 母女在內(nei) 中共在疆人員及家屬150餘(yu) 人。

  深陷囹圄4年多,瞿獨伊與(yu) 同誌們(men) 一道,沉痛悼念這期間舍生取義(yi) 的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等烈士,與(yu) 敵人開展堅決(jue) 鬥爭(zheng) ,做好長期坐牢準備。艱難時刻,她向黨(dang) 組織表達了堅定的入黨(dang) 決(jue) 心。

  國共重慶談判後,我黨(dang) 積極斡旋營救之際,國民黨(dang) 抓緊審訊,想誘降或逼迫一些人脫黨(dang) 。檔案上記錄了一次審訊瞿獨伊的片段:

  敵人問:“你還是擁護共產(chan) 黨(dang) 、替她辯護嗎?你需要考慮現在是生死兩(liang) 條路。”

  瞿獨伊答:“我始終信仰共產(chan) 主義(yi) ,不用考慮,我已經談過,共產(chan) 黨(dang) 是為(wei) 國家民族利益而奮鬥的,我就是要為(wei) 民族獨立、民權自由、民生幸福而奮鬥,死了也是光榮的。”

  “不用考慮!”這是瞿獨伊的答案,也是她對父輩、對先烈、對戰友的呼應。

  1946年集體(ti) 獲救抵達延安後,瞿獨伊與(yu) 其他3名獲救戰友一起宣誓入黨(dang) 。70年後,當時95歲高齡的瞿獨伊仍能對記者脫口而出兩(liang) 位入黨(dang) 介紹人的名字。

  向世界播報新中國喜訊

  “陰沉沉,黑魆魆的天地間,忽然放出一線微細的光明來了。”

  ——節選自瞿秋白《餓鄉(xiang) 紀程》

  瞿獨伊的職業(ye) 生涯與(yu) 父輩有著驚人契合。

  一個(ge) 世紀前,瞿秋白以特派記者身份首次遠赴莫斯科,記錄時代、探尋真理。兩(liang) 年間,他深入調研並發回了大量係統闡述十月革命後蘇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黨(dang) 的建設等情況的珍貴文字。

  回到延安後,瞿獨伊與(yu) 在新疆期間相知相愛結成伴侶(lv) 的李何一同被分配到新華社工作。1949年10月1日是她“永生難忘”的一天。在父親(qin) 犧牲14年後,她替父親(qin) 見證了他曾為(wei) 著勞苦大眾(zhong) 深切熱盼的“光明”。

  據瞿獨伊1999年撰寫(xie) 的回憶文章,當天她為(wei) 蘇聯文化藝術代表團擔任翻譯,參加了開國大典觀禮,位於(yu) 西觀禮台靠近城樓的一側(ce) ,能清楚地看到毛主席。“最激動人心的是毛主席莊嚴(yan) 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那個(ge) 高興(xing) 勁兒(er) 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典禮還在進行中,廖承誌找到她,急切地說:“獨伊,快到廣播電台去,用俄語廣播毛主席的宣言。”乘車趕到電台後,她用留聲機錄音,錄了一遍不滿意,又錄了第二遍。就這樣,瞿獨伊成為(wei) 第一個(ge) 向世界播報新中國成立喜訊的記者。

  瞿獨伊也是新中國麵向世界的最早親(qin) 曆者和記錄者。

  1950年3月,瞿獨伊與(yu) 李何被任命為(wei) 新中國第一批駐外記者,到莫斯科建立新華社記者站。當時,除了外交官,他們(men) 是最早一批代表新中國走向世界的中國人。

  赴莫斯科途中,他們(men) 就滿腔熱情投入工作。正逢蘇聯舉(ju) 行最高蘇維埃代表選舉(ju) ,列車上也設有投票箱,他們(men) 立即采訪了旅客,發回第一篇報道。

  在莫斯科期間,二人身兼數職,既是記者、通訊員,又是譯電員、抄寫(xie) 員、打字員、翻譯。瞿獨伊精通俄文,愛人李何則是“大筆杆子”,兩(liang) 人一俄一中親(qin) 密搭檔,采寫(xie) 了大量報道。她還為(wei) 使館和國內(nei) 代表團做了大量翻譯工作,包括為(wei) 出訪蘇聯的周恩來總理擔任翻譯。

  艱苦忙碌的駐外工作中,他們(men) 采寫(xie) 的各類報道在國內(nei) 獲得廣泛采用。新華社專(zhuan) 門去信表揚:“稿件詳盡、切實、新鮮生動,說明國外分社記者在掌握語言的條件下,是可以大大發揮工作能力,很好地推進我們(men) 的宣傳(chuan) 報道的。”

  讓老人欣慰的是,71年後的今天,新華社作為(wei) 世界性通訊社,已在全球180多個(ge) 國家及地區設有派駐機構——而這隻是中國在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創造“奇跡式發展”的一個(ge) 縮影。

  瞿獨伊參加新中國成立50周年國慶大典後感慨道,國家經濟建設飛速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對世界和平與(yu) 發展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我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充滿信心。”

  賡續紅色血脈

  “……大眾(zhong) 的事業(ye) 是不死的,他會(hui) 領略到永久的青年。”

  ——節選自瞿秋白《兒(er) 時》

  信仰不是生來鑄就。

  1928年,瞿獨伊隨母親(qin) 冒險掩護代表們(men) 通過邊境,赴莫斯科參加中共六大。會(hui) 間休息,她為(wei) 代表們(men) 邊唱邊跳《暖和的太陽》。不到7歲的她懵懂地知道:“共產(chan) 黨(dang) 是為(wei) 人民做好事的人。”

  她25歲在延安宣誓入黨(dang) 那一刻“更深刻地理解,為(wei) 共產(chan) 主義(yi) 要奮鬥一生”。

  她95歲時,給采訪她的新華社年輕記者上了一堂樸實無華又直抵心靈的“黨(dang) 課”,寄語年輕一代:“要真正對共產(chan) 主義(yi) 事業(ye) 有一個(ge) 深刻的認識:什麽(me) 叫共產(chan)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在中國建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為(wei) 什麽(me) 隻有共產(chan) 黨(dang) 能領導中國?”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100歲了,我也100歲了。”今年“七一”前夕,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老人極緩慢地說著。

  如果她能像以往那樣自如表達,會(hui) 怎樣談及“七一勳章”這份榮譽?瞿獨伊的女兒(er) 李曉雲(yun) 說,相信母親(qin) 會(hui) 強調這不是給她一個(ge) 人的榮譽,而是給所有堅守信仰、共同奮鬥的戰友和同仁的集體(ti) 褒獎。

  李曉雲(yun) 從(cong) 小就從(cong) 長輩口中知曉瞿秋白和很多革命先烈的事跡,“他們(men) 的名字深深地刻在我的心裏”。“瞿秋白為(wei) 了信仰而犧牲,楊之華一輩子為(wei) 黨(dang) 工作,從(cong) 我的母親(qin) 到我,受到的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

  共產(chan) 黨(dang) 是誰?

  三十而立的瞿秋白在給妻子楊之華的信裏稱之為(wei) “娘家的人”。

  期頤之年的瞿獨伊曾說“黨(dang) 就像自己的家一樣”。

  共產(chan) 主義(yi) 是什麽(me) ?

  “共產(chan) 主義(yi) 是人類最偉(wei) 大的理想。”瞿秋白就義(yi) 前的呼聲言猶在耳。

  “是什麽(me) ?我問你,你回答。”瞿獨伊麵帶微笑將這個(ge) 問題提給年輕人。少頃,她給出心中答案:“這是共同的理想。”

【“七一勳章”獲得者風采】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29日 21:40 來源:新華社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