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最長長江幹線的湖北,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重要支點,也是長江江豚保護的一方沃土。近年來,湖北各地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多方合力共護江豚。一幅“江豚吹浪立,沙鳥得魚閑”的優(you) 美畫卷正在荊楚大地徐徐展開。
喜見江豚歸
“看,有江豚,還是3頭呢!”盛夏時節,位於(yu) 湖北宜昌葛洲壩下遊鎮江閣、三江口水域,不時躍出水麵的長江江豚讓攝影愛好者楊河興(xing) 奮不已。
年過六旬的楊河生長在長江邊,對長江江豚十分熟悉。“長得圓嘟嘟的,當地人都叫它‘江豬’。”楊河說,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成群結隊的長江江豚在江中嬉戲的場景十分常見,但此後幾十年裏,長江江豚出沒的次數越來越少。
直到2019年9月,他在江邊攝影時無意拍到1頭長江江豚在江水中遊動的照片,楊河意識到,長江江豚又回來了。從(cong) 那以後,幾乎每隔幾天他都要去江邊“蹲守”。通過觀察發現,宜昌江段的長江江豚最多時有19頭,長期生活於(yu) 此的至少有9頭。
長江江豚歸來是近年來長江湖北段沿江百姓的共同感受,包括武漢、宜昌、鹹寧、黃石等長江幹流沿線均不時發現長江江豚的身影。
“我們(men) 在武漢白沙洲先後2次監測到2群長江江豚,在天興(xing) 洲也有1次1群江豚路過的記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hui) 秘書(shu) 長王克雄介紹說,2020年10月下旬以來,他們(men) 在長江武漢段開展長江江豚科學考察,結果顯示,武漢白沙洲水域有穩定的長江江豚群體(ti) 棲息於(yu) 此。
王克雄認為(wei) ,頻頻現身的長江江豚,說明一方麵隨著各地持續推進增殖放流、汙染治理以及全麵禁漁,長江江豚的生存環境明顯改善;另一方麵也說明隨著生態環境意識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參與(yu) 到長江江豚保護當中,進一步提升了長江江豚的“存在感”。
“輸出”促保護
作為(wei) 長江旗艦物種,長江江豚種群數量比大熊貓還要稀少。
最近一次針對長江江豚的全麵調查評估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組織實施的“2017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結果顯示,長江江豚數量約為(wei) 1012頭。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於(yu) 2013年將長江江豚列入“極度瀕危”物種,瀕危等級僅(jin) 次於(yu) “野外滅絕”。今年,調整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將長江江豚列為(wei)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當前針對長江江豚保護主要是就地、遷地和人工繁育三大保護策略。這其中,遷地保護是“保種”之舉(ju) ,是挽救長江江豚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位於(yu) 湖北石首的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最早開展長江江豚遷地保護的保護區之一。記者日前在保護區看到,風平浪靜的長江故道邊,不時有一群群長江江豚一躍而出,與(yu) 天邊的晚霞、飛鳥構成一張優(you) 美的風景畫。
保護區管理部門相關(guan) 負責人胡良慧介紹說,1990年,5頭長江江豚被投放到天鵝洲長江故道,曆經30餘(yu) 年繁衍生息,如今這裏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已過百頭,天鵝洲故道已成為(wei) 長江江豚遷地保護的重要基地。
今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長江辦、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區管理部門和有關(guan) 科研單位,通過專(zhuan) 家論證,製定了2021年長江江豚保護和遷地方案。方案明確從(cong) 湖北長江天鵝洲故道向全國7個(ge) 遷入點輸出19頭長江江豚。
胡良慧說,希望這次“輸出”能優(you) 化原有遷地群體(ti) 的遺傳(chuan) 結構、緩解近親(qin) 繁殖、降低遺傳(chuan) 退化風險,進一步豐(feng) 富長江江豚遷地保護網絡。
全民愛江豚
“好可愛的小胖子。”日前,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館,1歲多的長江江豚YYC在媽媽洋洋的陪伴下,時而下潛到水底嬉戲,時而遊到水麵呼吸,歡樂(le) 的場麵讓前來參觀的人們(men) 直呼精彩。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郝玉江向大家介紹,YYC是第一頭人工環境中出生的第二代長江江豚。它的媽媽洋洋今年14歲,是2歲左右從(cong) 鄱陽湖遷入白鱀豚館的野生江豚。它的爸爸淘淘是人工環境中出生的第一頭江豚。
這是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hui) 與(yu) 武漢市有關(guan) 部門及有關(guan) 科研機構聯合舉(ju) 辦的“全民愛豚月”的係列活動之一。
王克雄介紹,每年的六七月是野生長江江豚的繁育高峰期,是它們(men) 最需要人類嗬護的月份,選擇在此時發起和組織係列江豚科普宣傳(chuan) 活動,就是希望引導更多市民了解和愛護長江江豚。
王克雄說,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hui) 作為(wei) 中國第一個(ge) 以水生動物為(wei) 保護對象的基金會(hui) ,自成立以來與(yu) 許多誌願者保持著聯係。他們(men) 當中,有的持續捐款近20年,有的自掏腰包成立保護協會(hui) 。盡管年齡不同、職業(ye) 不同、做法不同,可能互不相識,卻有著共同的牽掛——守護長江江豚。
保護長江江豚就是保護長江生態係統。近年來,湖北各地正積極策劃利用長江江豚的巨大流量進一步深化推進“長江大保護”,包括武漢在內(nei) 的沿江城市紛紛出台方案,提出加大長江江豚出沒監視監測、開展船舶航行限速試點等多項措施,吸引長江江豚種群回歸。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中指出,“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li) ”。
“共護美麗(li) 長江,共愛長江江豚,大家都是參與(yu) 者。”武漢市生態環境局誌願服務隊隊員金憲琦說,隻要在每個(ge) 人心中都種下愛豚、護豚的種子,生態長江一定能成為(wei) 美麗(li) 中國的靚麗(li) 名片。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