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來晚了,剛把最後一批水蜜桃訂單發走。”“85後”“新農(nong) 人”陳慧春風風火火地從(cong) 外麵走進來。
記者在浙江省嘉興(xing) 市南湖區鳳橋鎮見到陳慧春時,很難相信這位長發披肩、穿著時尚的年輕女孩,經營著一家300多畝(mu) 的家庭農(nong) 場。
看到大家吃驚的樣子,陳慧春“見怪不怪”地解釋道:“爸爸管技術,哥哥管生產(chan) ,媽媽負責後勤,我負責銷售,我們(men) 家分工很明確。”
鳳橋鎮種植水蜜桃曆史悠久,遠近聞名。說起桃子,陳慧春打開了話匣子:“我在桃園長大,父親(qin) 是種桃能手,從(cong) 小跟著父母摘桃、選桃、賣桃,對家鄉(xiang) 的水蜜桃有很深厚的感情……”
大學接觸國際經濟與(yu) 貿易專(zhuan) 業(ye) 後,陳慧春發現,鳳橋水蜜桃產(chan) 量高、品質好,但銷路卻一直打不開,“市場波動很大,桃農(nong) 隻能聽天由命”。
大學畢業(ye) 後,同學們(men) 留在了大城市,陳慧春卻選擇回到家鄉(xiang) 創業(ye) ,成立了桃花源農(nong) 場,並注冊(ce) 了商標“兩(liang) 爿橋”,取名來自鳳橋鎮當地有著千年曆史的三步兩(liang) 爿橋。
“隨著人們(men) 生活品質的提高,舌尖上的消費也越來越追求品質和品牌。”陳慧春決(jue) 心走品牌化的高端水果路子。
網絡銷售興(xing) 起後,她又建起線上團隊,通過招募代理、網絡直銷等模式,把桃子賣到了全國各地。
為(wei) 打造“鳳橋水蜜桃”精品品牌,陳慧春被授權使用“鳳橋水蜜桃”地理標誌,還用上了鎮政府統一印製的禮盒。“盒上都印有我們(men) 的微信二維碼、姓名和聯係方式,方便回頭客能買(mai) 到我家的桃子。”陳慧春說。
如今,陳慧春的水蜜桃事業(ye) 做得風生水起,靠著線上直播帶來的流量和線下積累的口碑,實現了水蜜桃從(cong) “論斤賣”到“論個(ge) 賣”的轉變。
今年蜜桃上市季,陳慧春嚐試在抖音平台上直播賣桃,“第一天就賣了差不多8000元,第二天賣了2萬(wan) 多元,後麵基本上每天都有兩(liang) 三萬(wan) 元的銷售額。”
不但自己果園的桃子賣得好,陳慧春還幫助困難戶解決(jue) 銷售難題。今年,她給農(nong) 戶的收購價(jia) 達到了5元多一斤,比市場收購價(jia) 高出1元。“大家辛苦了一整年,好的桃子就該賣出好的價(jia) 格,讓農(nong) 戶有得賺。”陳慧春笑著說。
除了帶動周圍的鄉(xiang) 親(qin) 致富,陳慧春還積極參與(yu) “山海協作”扶貧結對項目,捐助麗(li) 水市遂昌縣金竹鎮3000多棵桃樹苗,幫助他們(men) 打造產(chan) 業(ye) 。“每個(ge) 月,我和爸爸都要去那邊一趟,指導當地群眾(zhong) 修剪桃樹。那邊的桃子快熟了,過兩(liang) 天,我還要去那邊幫他們(men) 搞一場直播。”
據了解,嘉興(xing) 南湖區已形成以鳳橋鎮為(wei) 中心的水蜜桃種植產(chan) 業(ye) ,種植麵積7500畝(mu) ,實現產(chan) 值近1億(yi) 元,輻射帶動2000多人致富,水蜜桃成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甜蜜果”。
如今的鳳橋鎮,也因桃而興(xing) 。以“桃文化”為(wei) 牽引,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煥發出勃勃生機。在江南水鄉(xiang) 間,正在建設的“煙雨江南 桃源新城”已經初具規模,舉(ju) 辦近二十年的鳳橋桃花節升級為(wei) 嘉興(xing) 市生態文化旅遊節,融入桃文化的設計大賽、漢服文化活動、主題演出等活動精彩紛呈……
鳳橋鎮的變遷,是嘉興(xing) 市南湖區發展農(no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的一個(ge) 縮影。南湖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和水利局副局長張誌芳說:“聆聽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七一’重要講話,更加堅定了我們(men) 走亦農(nong) 亦景、民富安康的農(no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之路的決(jue) 心,讓群眾(zhong) 過上更好的日子。”
“蜜桃季已進入尾聲,感謝所有小夥(huo) 伴的支持和喜歡,桃花源農(nong) 場將一如既往用心種桃。”陳慧春的朋友圈又更新了。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