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ge) 傳(chuan) 奇,屢破驚天大案,檢驗痕跡物證7000餘(yu) 件,無一差錯;他是一個(ge) 標杆,把對黨(dang) 的忠誠,浸潤到每一起案件的偵(zhen) 破,從(cong) 不計名利得失。
他是“七一勳章”獲得者崔道植。從(cong) 舊中國衣食無著的農(nong) 家子弟成長為(wei) 新中國首席痕跡檢驗專(zhuan) 家,87歲高齡的崔道植對黨(dang) 和人民深懷感恩之心:“隻要我的眼能看、腿能動,我就要為(wei) 黨(dang) 的刑偵(zhen) 事業(ye) 工作到最後一刻!”
重大案件的“定海神針”
【一枚彈殼,偵(zhen) 破震驚全國“白寶山案”】
“我這60多年辦理槍彈案子,在辦案中,隨時收集各種槍彈痕跡特征。這些經驗會(hui) 派上大用場。”崔道植說。
憑借超群的技術、多年的實戰經驗和嚴(yan) 謹的作風,崔道植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被公認為(wei) 中國警界重大疑難刑事案件痕跡鑒定的“定海神針”。
襲擊軍(jun) 警、持槍搶劫殺人……“白寶山案”曾經震驚全國。1996年和1997年,北京、新疆兩(liang) 地相繼發生槍案,除了現場殘留的幾枚彈頭和彈殼,別無線索。案件迷霧重重,社會(hui) 上惶恐不安。
公安部急調崔道植趕赴烏(wu) 魯木齊。
作為(wei) 中國最早研究槍彈痕跡的專(zhuan) 家之一,崔道植在彈殼與(yu) 彈頭中辨別纖如發絲(si) 的彈道痕跡,練就了獨門“絕招”。
對著案發現場遺留的彈殼和彈頭,崔道植反複調試燈光角度,研究了一天一夜,終於(yu) ,他在彈殼拋殼挺右下角發現了細小的橫線。這是“八一式”步槍發射子彈留下的痕跡。
這個(ge) 發現讓案件的偵(zhen) 破峰回路轉。
崔道植和同事最終得出結論:北京、新疆的彈殼為(wei) 同一支步槍發射,可將兩(liang) 地案件並案偵(zhen) 查。疑犯很可能是曾在北京犯罪後被送往新疆的服刑人員。
犯罪嫌疑人白寶山的情況與(yu) 刑偵(zhen) 專(zhuan) 家的判斷完全相符,案件最終告破。
【“崔道植”三個(ge) 字,成為(wei) 一線刑警“定心丸”】
“他能讓疑難物證撥雲(yun) 見日,讓懸案、積案起死回生!”崔道植的同事們(men) 這樣評價(jia) 他。
有大案或棘手問題難突破時,一句“請崔道植來”,成為(wei) 一線刑警的“定心丸”。
2002年,黑龍江省一縣城母子兩(liang) 人在家中遇害,現場隻遺留下半枚帶血的指紋,多家權威鑒定機關(guan) 均得出“指印特征少,不具備認定條件”的結論,當地警方無奈向崔道植求助。
對這半枚血指紋,崔道植用自己研究的痕跡圖像處理係統進行了修複處理。經反複觀察檢驗,認定當時的嫌疑對象作案證據不足。
經排查,當地警方又向他提供了幾十名嫌疑人的指紋。崔道植最終在一個(ge) 嫌疑人的左拇指印中,發現數處特征點與(yu) 現場物證符合。在證據麵前,犯罪嫌疑人隻能招供。
張君特大係列搶劫殺人案、甘肅白銀連環殺人案、沈陽運鈔車搶劫案……在崔道植的參與(yu) 下,一個(ge) 個(ge) 驚天大案的謎團被解開,一張張罪惡的“畫皮”被撕下。
忘我工作的“神探”
【將“精致”做到“極致”】
1951年,崔道植參加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指導員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推薦給他。書(shu) 中以保爾·柯察金為(wei) 代表的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影響了他的一生。
1955年,崔道植被從(cong) 部隊選調到黑龍江省公安廳。憑借忘我的工作精神,他從(cong) 普通的刑事技術人員,逐步成長為(wei) 刑事技術處處長,公安部首批特邀刑偵(zhen) 專(zhuan) 家。
“刑事科學技術工作,來不得半點疏忽和草率。對待每個(ge) 案件、每個(ge) 痕跡、每個(ge) 線索,我一定做到一絲(si) 不苟、小心謹慎、求真務實。”
崔道植看過的子彈、指紋數以萬(wan) 計,出過的現場不計其數,“看痕知槍”“觀彈知人”的眼力和經驗的背後,是超出常人多少倍的付出。
1991年發生的“賈文革特大殺人案”是黑龍江迄今最大的殺人案,41人遇害。
崔道植帶領同事,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下連續工作20多天。他們(men) 將犯罪現場屋裏的炕灰、院內(nei) 的垃圾堆都仔細篩了個(ge) 遍,不漏掉任何一個(ge) 罪證,為(wei) 搞清楚案發經過、查明受害者的數量和身份提供了重要依據。
【退而不休,老刑警身上的忘我奉獻精神】
退休後,崔道植被返聘到省公安廳刑偵(zhen) 總隊。
2017年初,哈爾濱市公安局刑事技術支隊副支隊長李新明帶著一份刑事案件的指紋樣本登門求助。
崔道植那時剛剛做過白內(nei) 障手術,他沒有任何遲疑便接過任務。由於(yu) 術後眼睛還沒恢複,他一手拿著紙巾擦眼淚,一手扶著顯微鏡,花費大半天時間才看完所有指紋。
事後得知實情,李新明非常過意不去。崔道植安慰他:“沒關(guan) 係,不要多想……”
有一年,崔道植接到公安部任務,去鑒定深圳發生的一起疑難案件。接受任務當天,崔道植筆記本電腦背包帶子斷裂,金屬配件彈射到左眼,將白眼球打出一道傷(shang) 口。
但時間緊迫,崔道植沒有停止工作。兒(er) 子崔英濱來看望父親(qin) 時,崔道植已工作了三天,左眼嚴(yan) 重充血。崔英濱強行帶他去醫院縫了四針。
“他是中國的刑警之魂”,多位公安人員在談到崔道植時這樣說,他們(men) 從(cong) 這位老刑警身上看到了忘我奉獻的精神。
憑著這種精神,在五大連池銀行搶劫案中,他拿著放大鏡貼著牆麵一寸一寸地尋找蛛絲(si) 馬跡,幾個(ge) 鍾頭後,從(cong) 三根麻纖維中尋到線索,為(wei) 案件成功偵(zhen) 破提供了重要證據。
憑著這種精神,70多歲時,他三天跑了三個(ge) 現場,行程超過2000公裏,現場勘查結束,他因血壓升高被直接送進醫院……
淡泊名利的老黨(dang) 員
【對黨(dang) 一輩子的告白】
“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我的今天。我始終心懷感恩、不忘初心,對黨(dang) 隻有無盡的忠誠。”這是崔道植一輩子的告白。
1934年,崔道植出生在吉林省海龍縣一個(ge) 貧苦的朝鮮族人家。
他4歲沒了爸爸,6歲沒了媽媽,爺爺辛苦把他拉扯大。祖孫倆(lia) 經常食不果腹。提起相依為(wei) 命的爺爺,眼淚在崔道植眼圈裏打轉。
東(dong) 北解放後,這個(ge) 苦孩子的命運發生了改變。1951年,17歲的崔道植加入了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兩(liang) 年後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我是有著近70年黨(dang) 齡的老黨(dang) 員了。我加入黨(dang) 組織,就是要為(wei) 黨(dang) 和人民奉獻一切,這麽(me) 多年從(cong) 來沒有改變。”
崔道植曾榮獲全國公安科技突出貢獻獎,得到40萬(wan) 元獎金。這筆錢他自己沒留一分錢,給黑龍江省公安廳、哈爾濱市公安局添置了設備,還購買(mai) 鑒定器材捐助兄弟省市公安機關(guan) 。
然而,他對自己的生活要求卻極低。一瓶礦泉水加上幾塊麵包,就可以在實驗室裏工作一天。除了一身褪色的作訓服,便裝永遠就是那麽(me) 幾件。
“在他看來,能吃飽穿暖就夠了,剩下的就是回報國家。”兒(er) 子崔英濱說。
【英雄暮年,壯心不已】
退休以來,崔道植始終工作在刑偵(zhen) 一線。每年公安部、黑龍江省公安廳都多次抽調他參與(yu) 疑難案件偵(zhen) 破工作。
退休後,崔道植和同事研究出的“彈頭膛線痕跡自動識別係統”通過了部級專(zhuan) 家鑒定。該係統中的“製模片”和“彈痕展平裝置”已被全國近40家單位采用,破獲了一批涉槍案件。
他對刑事技術領域的新進展充滿好奇,總是第一時間學習(xi) 了解;現在,他的電腦操作水平不輸年輕人,甚至能製作簡單的動畫。今天的他每天都在整理資料,將多年案例做成PPT,留給年輕一代參考;還全力以赴推進非製式槍支建檔課題攻關(guan) 。
“我從(cong) 來沒有退休的概念,工作是我的樂(le) 趣,我覺得每破一個(ge) 案子,就年輕了一次,每攻下一個(ge) 難題就年輕了一回。”崔道植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