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建設紅色“打卡地”深化黨史學習教育 盤活紅色資源 賡續奮進力量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一粒火種”劃亮夜空。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台城村,全國第一個(ge) 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紀念館前,高大的紅色石柱上,一團熊熊火焰燃燒不息。紀念館旁邊停滿了大巴車,來自全國各地遊客在弓仲韜故居、平民夜校、黨(dang) 史館前合影留念。紀念館館長介紹,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開展以來,來紀念館參觀的遊客平均每天都在1500多人次。

  衡水是革命老區,有豐(feng) 富的紅色資源。近年來,該市集中打造一批紅色紀念地,深化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讓人們(men) 走進紅色故地,重溫革命曆史,到曆史場景中感受紅色文化。目前,該市以“暢遊紅色故土、體(ti) 味紅色人生”為(wei) 主題,將全市多個(ge) 紅色景點串聯成線,形成傳(chuan) 播和弘揚紅色文化的強大合力,推動衡水紅色旅遊發展更具活力。

  深挖資源,建設紅色紀念地

  在阜城縣城東(dong) 南郊千頃窪森林公園內(nei) ,本齋紀念園平靜肅穆。在這裏,阜城革命曆史紀念館、高紀莊突圍戰紀念館、回民支隊烈士墓等依次而立。本齋紀念園的館藏史料豐(feng) 富,采用圖片、實物、沙盤、文字等相結合的形式,再現了馬本齋憂國憂民、英勇奮鬥的一生,以及英勇善戰的回民支隊風采。這裏是省級烈士紀念設施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省、市、縣三級的“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紅色廉政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

  衡水是一片具有光榮革命傳(chuan) 統的紅色土地。98年以前,在衡水市安平縣誕生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一個(ge) 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安平縣台城特別黨(dang) 支部。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上的重大標誌性事件,第一次將革命的火種播撒在了中國農(nong) 村這片廣闊的土地上。1924年,這裏還誕生了河北省第一個(ge) 中共縣委——中共安平縣委。隨之,饒陽、深州、景縣等縣委相繼成立,燃起了衡水革命的燎原之火。

  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you) 勢,深入開展新形勢下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革命傳(chuan) 統教育,與(yu) 時俱進發展紅色旅遊,衡水先後打造了安平台城全國第一個(ge) 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紀念館、五億(yi) 農(nong) 民的方向紀念館、孫犁故居、饒陽耿長鎖紀念館、冀中導報展覽館、棗強平原槍聲展覽館、阜城本齋紀念園、冀州區冀魯豫邊區省委黨(dang) 校展覽館等一批高質量的精品紅色旅遊景區。

  耿長鎖紀念館坐落於(yu) 饒陽縣五公鎮五公村,建築麵積3200平方米。紀念館由主體(ti) 展館、耿長鎖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合作社社部、耿長鎖故居、黨(dang) 風廉政展廳、碑林等區域組成。在廣場中軸線的北側(ce) 屹立著耿長鎖漢白玉雕像,雕刻有呂正操將軍(jun) 的題詞——全國農(nong) 業(ye) 勞動模範耿長鎖。耿長鎖紀念館已經成為(wei) 該縣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省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國家3A級旅遊景區、衡水市黨(dang) 員幹部培訓基地。

  冀州區以冀魯豫邊區省委黨(dang) 校創辦發展曆程為(wei) 主線,籌建了冀魯豫邊區省委黨(dang) 校展覽館。整個(ge) 展館分為(wei) 主展廳、人物廳、臨(lin) 展廳、播放廳、會(hui) 議室等功能空間,全麵呈現了該校艱苦卓絕的辦學曆程,以及為(wei) 冀南抗日根據地輸送大批軍(jun) 政幹部人才,為(wei) 抗戰的最終勝利奠定良好基礎的壯麗(li) 畫卷。其中主展廳約650平方米,由忍辱·風雨如晦、覺醒·革命風雲(yun) 、奮起·黨(dang) 校創辦、功勳·投身報國、傳(chuan) 承·發展變遷5部分組成,收藏抗日戰爭(zheng) 時期圖片600餘(yu) 幅。冀魯豫邊區省委黨(dang) 校展覽館的落成,進一步豐(feng) 富了河北紅色文化資源和內(nei) 涵。

  串點成線,融合紅色旅遊資源

  “既遊覽了全國第一個(ge) 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紀念館,又受到了深刻的革命傳(chuan) 統教育,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先輩用生命換來的,所以要更努力學習(xi) ,報效祖國。”近日,衡水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學生楊佳倩參觀後說。

  “暢遊紅色故土、體(ti) 味紅色人生”,衡水市以此為(wei) 主題將全市多個(ge) 紅色景點串聯成線,推出兩(liang) 條紅色旅遊線路:一是安平台城全國第一個(ge) 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紀念館——饒陽耿長鎖紀念館——阜城本齋紀念園;二是冀州區冀魯豫邊區省委黨(dang) 校展覽館——棗強平原槍聲展覽館——故城縣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同時充分依托革命文物和舊址遺跡,讓文物史料成為(wei) 鮮活的黨(dang) 史“教材”,讓英烈模範成為(wei) 黨(dang) 史“教師”,規劃設計6條主題學習(xi) 參觀路線,開展“清明祭英烈”“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體(ti) 悟革命精神”等主題活動2000餘(yu) 場次,30餘(yu) 萬(wan) 幹部群眾(zhong) 參與(yu) 其中。

  饒陽縣整合縣內(nei) 優(you) 質紅色文化資源,依托烈士陵園、耿長鎖紀念館、冀中導報展覽館、老電影博物館“一園三館”,傾(qing) 力打造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紅色“打卡地”。他們(men) 連點成線,規劃了縣域經典紅色旅遊路線:大廣高速饒陽出口——老電影博物館——冀中導報展覽館——饒陽縣烈士陵園——耿長鎖紀念館,讓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與(yu) 文化旅遊相互融合、有效促進,使基地成為(wei) 展示紅色文化的新窗口,讓遊客汲取榜樣力量,感受老區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底蘊。

  安平縣整合“五億(yi) 農(nong) 民的方向”展覽館、孫犁故居等紅色教育資源,打造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精品線;依托紀念館網站、網上展館開展紅色黨(dang) 課直播活動,瀏覽量達30多萬(wan) 次;整合紀念館講解員、“五老”人員、“小小講解員”,開展在紀念館講、在黨(dang) 支部大講堂講、在學生課堂講、在文化廣場講、在田間地頭講的“五講”活動,讓黨(dang) 史成為(wei) 大家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身邊的曆史”。

  圍繞黨(dang) 史教育紀念地,衡水打造黨(dang) 史沉浸式學習(xi) 體(ti) 驗課堂。結合主題黨(dang) 日、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等,開展紅色實踐教育活動。在傳(chuan) 承紅色典型事跡的基礎上,結合館內(nei) 現有條件和設備,因地製宜組織黨(dang) 員群眾(zhong) 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現場教學,實現教育功能和參與(yu) 互動的完美融合。

  創新形式,推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

  如今,一處處紅色曆史資源、紅色教育基地成為(wei) 衡水市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得天獨厚的鮮活教材和生動課堂,推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不斷走深走實,營造了學黨(dang) 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濃厚氛圍。

  自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開展以來,“兩(liang) 個(ge) 第一”誕生地安平縣迎來參觀學習(xi) 熱潮,這裏成為(wei) 不容錯過的紅色“打卡地”。在冀州區,“學黨(dang) 史、知黨(dang) 情、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紅色巡學活動在青少年群體(ti) 中廣泛開展,他們(men) 組織中小學生分期、分批到冀魯豫黨(dang) 校紀念館、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巡學,讓青少年厚植愛國主義(yi) 情懷。在饒陽縣,耿長鎖紀念館組織專(zhuan) 題宣講31場,受眾(zhong) 近5000人。冀中導報展覽館推出“曆史見證人講述”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普及黨(dang) 史知識,講述饒陽紅色故事。

  阜城縣組織全體(ti) 黨(dang) 員到紅色教育基地馬本齋紀念園開展重溫入黨(dang) 誓詞活動,並精心製作黨(dang) 性教育PPT和微視頻,通過多種形式播放。故城縣依托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開展學習(xi) 教育,把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同“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結合起來,把學習(xi) 教育轉化為(wei) 踐行初心使命的不竭動力。棗強縣邀請全國道德模範林秀貞、王文忠和老黨(dang) 員、老幹部開展主題宣講,通過講紅色故事、追紅色記憶、悟紅色精神,激勵引導廣大黨(dang) 員幹部銘記黨(dang) 史、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為(wei) 紮實推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走心走實走深,衡水市組織開展紅色書(shu) 籍讀黨(dang) 史、紅色展館憶黨(dang) 史、紅色宣講學黨(dang) 史活動,掀起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熱潮。衡水市委理論學習(xi) 中心組(擴大)在安平縣全國第一個(ge) 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紀念館召開專(zhuan) 題學習(xi) 會(hui) ,追憶弓仲韜等革命先輩的奮鬥曆程,傳(chuan) 承紅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對全市黨(dang) 員幹部發出了要在對黨(dang) 絕對忠誠、強化理論武裝、踐行初心使命、擔當盡責實幹、履行政治責任5個(ge) 方麵當好標杆的響亮號召。今年以來,該市組織黨(dang) 員幹部到紅色紀念地開展學習(xi) 教育900餘(yu) 場,汲取紅色力量,感受人文之美,讓紅色曆史“活起來”。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26日 17:52 來源:河北日報 編輯:楊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