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完60歲生日,羅顯平就遇到一件喜事。村裏要申報4A級景區了。
記者見到他時,這個(ge) 愛聽商洛花鼓戲的陝南漢子臉上滿是興(xing) 奮。在群山環抱中,剛卸任蔣家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的羅顯平舉(ju) 著自帶音箱的大麥克風,飽含激情地為(wei) 遊客解說蔣家坪村茶園的發展變化。
位於(yu) 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的女媧鳳凰茶業(ye) 現代示範園區(7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位於(yu) 陝西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的女媧鳳凰茶業(ye) 現代示範園區,屬於(yu) 蘇陝扶貧協作項目。2020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來到這裏,拾級而上,步入茶園,沿途察看春茶長勢,同茶農(nong) 們(men) 親(qin) 切交談,仔細詢問茶葉收成、價(jia) 格和村民土地流轉、參加分紅、務工收入等情況。他指出,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希望鄉(xiang) 親(qin) 們(men)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興(xing) 業(ye) ,脫貧奔小康。
“經過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men) 實現了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麵建成了小康社會(hui) ,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
一年多後的7月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莊嚴(yan) 宣告。
“今年以來,穩定脫貧的蔣家坪村又有新的變化。”聆聽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七一”重要講話的羅顯平自豪地介紹。蔣家坪村新增種植“陝茶一號”350畝(mu) ,改造茶田300畝(mu) ,已經擁有2700畝(mu) 茶田。戶均2畝(mu) 茶,人均年收入近萬(wan) 元,是2019年脫貧時的2倍。
霧籠青山、遍野翠色的生態茶園,加之附近風光旖旎的黃洋河,吸引著周邊遊客紛至遝來。羅顯平說,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蔣家坪村人將牢記初心使命,爭(zheng) 取更大光榮。小山村正謀劃“茶旅融合”,建農(nong) 家樂(le) 、鄉(xiang) 風民宿,申報4A級景區。
一條綠色振興(xing) 之路,又鋪到了蔣家坪村人的家門口。
蔣家坪村的發展也是陝西省安康市綠色轉型中的一幕。
遊客在位於(yu) 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的女媧鳳凰茶業(ye) 現代示範園區拍照遊玩(7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安康地處秦巴山區腹地,曾是我國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之一。開山采石,毀林伐木,為(wei) 了發展,也曾引進過不少破壞生態的高汙染產(chan) 業(ye) ,可群眾(zhong) 的口袋並沒有因此鼓起來。
為(wei) 踐行新發展理念,當地轉變發展方式,開始探索“以綠生金”。由於(yu) 地處我國優(you) 質富硒土壤區域,安康的山貨、蔬菜、糧食、飲用水都天然富含硒。為(wei) 了盤活硒資源,安康在當地先後建立起富硒食品開發工程實驗室、富硒產(chan) 業(ye) 研究院和國家級富硒產(chan) 品科技創新孵化器。
“過去很多藏在深山無人知的富硒產(chan) 品,現在通過專(zhuan) 業(ye) 人士指導、認證、包裝、宣傳(chuan) ,正在為(wei) 安康群眾(zhong) 創造著財富。”安康市富硒產(chan) 品研發中心主任李珺說。
紫陽縣的富硒茶、平利縣的絞股藍、漢陰縣的油豆皮等富硒食品,帶動“青山經濟”跨越式發展。有著千年貢茶曆史的紫陽縣煥古鎮,通過推行高山茶種植標準化流程,引進先進管理企業(ye) ,打造知名品牌,使富硒茶的產(chan) 值實現倍數增長。
要青山,也要綠水。
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啟動,為(wei) 保證漢江水質,安康關(guan) 停高汙染、高能耗企業(ye) 300餘(yu) 家,管理部門在瀛湖區域取締了3.1萬(wan) 口養(yang) 魚網箱,重點打擊河道采砂……
經過生態恢複,安康市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比例達到100%,17個(ge) 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漢江出陝入庫斷麵水質穩定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遊客在陝西省安康市瀛湖風景區乘船遊玩(7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水清岸美,當地趁勢推出包裝飲用水產(chan) 業(ye) 。一江碧水,變成帶動當地發展的“硒望”之水。
據統計,目前安康已有包裝飲用水企業(ye) 29家,設計總產(chan) 能288萬(wan) 噸,15家規上企業(ye) 產(chan) 值年均增速達到28%。而包括富硒水在內(nei) 的整個(ge) 富硒產(chan) 業(ye) 也已成為(wei) 安康的主導產(chan) 業(ye) 之一。
“找回”綠水青山的安康,如同打通了發展的“任督二脈”。截至2020年底,安康富硒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已超過800億(yi) 元。
當地“以綠生金”的發展思路由生態產(chan) 業(ye) 向外延伸,無汙染、高技術的科技產(chan) 業(ye) 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逐步湧現,涉及裝備製造、新型材料、清潔能源、生物醫藥多個(ge) 領域,並帶動醫養(yang) 產(chan) 業(ye) 、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綠色金融產(chan) 業(ye) 走向規模化發展。
“踐行‘兩(liang) 山’理念,讓安康的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也讓我們(men) 真正明白了發展生態經濟的無窮魅力和無窮潛力。”安康市委書(shu) 記趙俊民說,“下一步安康還將繼續堅定走好綠色發展之路,讓越來越多與(yu) 生態保護相融合、可共生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在此落戶,為(wei) 秦巴山區的‘以綠生金’探索出更多樣本。”
位於(yu) 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的女媧鳳凰茶業(ye) 現代示範園區(7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接下來的日子,羅顯平在打著新的“綠色”主意,除了兼職導遊,他還想帶著大家搞生態種植、養(yang) 殖。“將來村裏有了4A級景區,把土雞、土豬還有我們(men) 特產(chan) 的辣椒都做成原生態綠色產(chan) 品,肯定受歡迎嘛!”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