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七一勳章”獲得者丨新中國第一代勞模黃寶妹:一輩子為民紡紗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點擊觀看視頻

  黃寶妹至今記得自己人生的三個(ge) 重要時刻:第一個(ge) 是1952年11月,由於(yu) 工作勤奮、業(ye) 績突出,21歲的她成為(wei) 一名光榮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

  第二個(ge) 是1956年2月,她在上海見到了毛主席。“主席和我說,紡織廠好,全國人民穿衣服,要靠你們(men) 了。”從(cong) 此,不做演員、不當幹部,“為(wei) 民紡紗”成了她一生的事業(ye) 。

  第三個(ge) 是2019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楊浦濱江,鼓勵她多向年輕人講一講,堅定他們(men)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

  從(cong) 13歲在日資紗廠當童工,到先後七次被評為(wei) 上海市、紡織工業(ye) 部和全國勞動模範,再到如今在嗶哩嗶哩當主播、為(wei) 年輕人講黨(dang) 課,耄耋之年榮獲“七一勳章”的黃寶妹,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的新中國發展的“見證者、參與(yu) 者、奉獻者”。

  “要為(wei) 人民拚命紡紗”

  【為(wei) 民紡紗要拚命幹】

  在家中接受記者采訪前,90歲的黃寶妹剛剛從(cong) 社區打完第二針劑的新冠疫苗回來。滿頭銀發的她,滿臉笑容,腰杆筆直,說話中氣十足,全無老態。

  “我13歲就到日本人在上海開的紗廠當童工,每天淩晨四點就要起來,一天在工廠要走幾十公裏。”黃寶妹說。

  1931年,黃寶妹出生於(yu) 上海,父母殷殷期待,為(wei) 她取名“寶妹”。可惜的是,內(nei) 憂外患之時,又有哪一個(ge) 人可以當“寶貝”?

  1944年,13歲的她進入日資裕豐(feng) 紗廠當童工。“那時候,每天工作12小時,終日不見陽光,腰酸腿疼不說,手指也常被紗勒出血。紗線斷了不接,還要被‘拿摩溫’(工頭)毆打。晚上要被抄身之後才能回家。”黃寶妹說。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神兵天降,馬路上到處是解放軍(jun) 。”黃寶妹回憶道。在上海國棉十七廠,她迎來了重生,“當時我想,既然共產(chan) 黨(dang) 是為(wei) 人民服務的,紡紗也是為(wei) 人民服務,所以我就拚命幹、拚命幹。”

  【新中國第一代勞模】

  那時物資匱乏,上海紡織業(ye) 又占據全國半壁江山,紡織廠算算帳,“浪費一兩(liang) 皮輥花,等於(yu) 三碗白米飯”。黃寶妹作為(wei) 一名擋車女工,想方設法要減少紡紗過程中皮輥花的浪費。她探索出“單線巡回、雙麵照顧、不走回頭路”的操作法,在全廠推廣,不僅(jin) 能節省三分之一人力,還可以讓機器實現24小時不停運轉。推廣後,工廠實行了8小時工作製。

  當時,在十七廠所有女工裏,就數黃寶妹的皮輥花出得最少、浪費最少,她紡的23支紗隻有0.3%的皮輥花。因為(wei) 工作表現突出,1953年,黃寶妹從(cong) 上海數十萬(wan) 名紡紗工人裏脫穎而出,成為(wei) 中國紡織工業(ye) 部勞動模範。1956年與(yu) 1959年,她又兩(liang) 次被評為(wei) 全國勞動模範。

  “1956年,我在上海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問我是做什麽(me) 工作的。我說,我在紡織廠。毛主席說,紡織廠好,全國人民穿衣服,要靠你們(men) 了。”聯想起自己坐火車去北京參加會(hui) 議的路上,看到農(nong) 民們(men) 隻能赤膊在田裏種莊稼的情形,黃寶妹將這句話做成了畢生的堅守:為(wei) 民紡紗。

  “演員不做,幹部也不要做”

  【在電影中“自己演自己”】

  “這部影片是根據上海國棉十七廠黃寶妹同誌的真實事跡編寫(xie) ,也是由創造這些生活的本人親(qin) 自演出的。”

  1958年,由謝晉導演、現存版本為(wei) 48分鍾的黑白電影《黃寶妹》拍攝完成,放映後引起全國轟動。包括20多歲的黃寶妹在內(nei) ,上海國棉十七廠脫產(chan) 拍戲的10餘(yu) 人,在電影中都是“自己演自己”。

  電影講述了沒有“波瀾起伏”的堅持堅守:和別的女工“對調”機器,黃寶妹紡的紗質量依舊上乘;在競賽中,她帶領團隊4個(ge) 半小時內(nei) 消滅了結頭上的“白點”,減少浪費;一場“對調”機器的戲份,引發了一場“到底是人掌握機器,還是機器掌握人”的大討論——黃寶妹認為(wei) ,人應該掌握機器,而不能由機器掌握人。

  【我的崗位永遠在車間裏】

  1959年,《黃寶妹》和《林則徐》《五朵金花》等影片送往北京,作為(wei) 國慶10周年獻禮。多位領導都說,《黃寶妹》這部電影拍得很成功、評價(jia) 很高,建議黃寶妹當專(zhuan) 業(ye) 演員。

  黃寶妹心裏清楚,她不是專(zhuan) 業(ye) 演員,導演對她要求不高。“要是做專(zhuan) 業(ye) 演員,要求就不一樣了,連跑龍套都輪不到。”

  26歲那年,組織曾任命黃寶妹當幹部。幾天下來,她“渾身不舒服”,鄭重提出回車間。黃寶妹一直相信“專(zhuan) 業(ye) 精神”,“我的崗位,永遠在車間裏”。1986年底1987年初,在車間工作了40多年後,55歲的她從(cong) 這裏退休。

  上世紀八十年代,黃寶妹還曾被“借調”到江蘇啟東(dong) 協助開辦聚南棉紡廠。那時棉紡原料和機器設備異常緊俏,黃寶妹上北京、去青島,沒日沒夜為(wei) 企業(ye) 奔走。當她三年後離開時,這個(ge) 鄉(xiang) 辦小廠已經非常紅火了。退休後,她繼續發光發熱,參與(yu) 多地多個(ge) 棉紡廠建設,“免費”去幫忙。

  “黨(dang) 員永不退休”

  【在嗶哩嗶哩當主播的“90後”】

  如今,黃寶妹和兒(er) 子兒(er) 媳住在一起,四世同堂。在楊浦濱江生活了一輩子的黃寶妹,親(qin) 眼見證了上海翻天覆地的變化,見證了楊浦濱江從(cong) “工業(ye) 鏽帶”變身“生活秀帶”。從(cong) “黃姑娘”“黃媽媽”變成一頭銀發的“黃奶奶”,她又找到了發光發熱的新路子——給後生晚輩講黨(dang) 史。

  她的行程滿滿當當:回歸社區後,她用“繡花”功夫說服社區居民積極參與(yu) “睦鄰家園”建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又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頭號召兒(er) 孫們(men) 和小區居民一起捐款,為(wei) “城市守護者”送去愛心。

  作為(wei) 上海百老德育講師團和楊浦區“金色夕陽”老幹部正能量工作室的一員,她時常到學校、公司等給大家講黨(dang) 課。2020年10月,她的黨(dang) 課在嗶哩嗶哩直播,“要接好前輩的接力棒”“為(wei) 黃奶奶的為(wei) 民情懷點讚”——年輕網友們(men) 在直播時發彈幕說道。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2019年11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上海考察。在楊浦濱江公共空間的“人人屋”黨(dang) 群服務站,黃寶妹向總書(shu) 記講述了她的生活,感悟自己目睹的新中國的發展和繁榮。

  “總書(shu) 記囑咐我,今後要跟年輕人多講講。”黃寶妹說,共產(chan) 黨(dang) 員退而不休,她就是要發動年輕人一起來建設國家,“聽課的人說我講得好,說老奶奶要多講講。現在我就是這樣,隻要精力允許,就一定會(hui) 多講講。”

  聽過黃寶妹講座的不少人說:“黃奶奶的人生故事和道德風采,就是一本鮮活的書(shu) 。在她身上,愛國主義(yi) 不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可觸摸、可感悟的。”

  獲得“七一勳章”以後,黃寶妹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更重了。“‘七一勳章’掛在胸前很沉,它代表著一種精神力量,代表著黨(dang) 員肩負的使命。”黃寶妹說,“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從(cong) 沒想過黨(dang) 和國家會(hui) 給我這麽(me) 高的榮譽。我現在身體(ti) 還可以,要繼續紮根上海基層社區,做到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七一勳章”獲得者風采】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25日 18:25 來源:新華社 編輯:楊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