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減工作群、規範公眾號、優化政務APP,經過一段時間整治,基層幹部——精力更集中 效率在提升

基層減負進行時·讓幹部有更多時間精力抓落實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專(zhuan) 欄:為(wei) 基層減負 

  核心閱讀

  近年來,政務新媒體(ti)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進政務公開、優(you) 化政務服務、創新社會(hui) 治理等作用,但在運行中,一些工作群、公眾(zhong) 號、政務APP過多過雜,占用基層幹部大量時間、耗費大量精力。

  一段時間以來,各地各部門規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清理整合各類政務APP、微信工作群,切實為(wei) 基層幹部卸下指尖上的負擔,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務群眾(zhong) 中去。

  一大早,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望月湖街道榮華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戴輝在微信工作群裏收到了排查社區安全隱患的任務。“收到”,簡單回複完,戴輝便趕忙開始工作。

  “過去,大大小小的群有幾十個(ge) 。”戴輝直言,每天晚上睡前,都必須把所有工作群看一遍,生怕漏了重要消息,心理壓力很大。“現在好了,我隻加了6個(ge) 工作群。”此前,嶽麓區委發布《網絡平台工作群管理規範》,要求各單位精減工作群數量、規範工作群管理。望月湖街道微信、QQ工作群從(cong) 127個(ge) ,減少到16個(ge) 。

  過多過濫的工作群,不用加了

  減群,減到多少合適?嶽麓區一些單位曾經頗有顧慮。對此,嶽麓區明確要求,區直部門中人數少於(yu) 等於(yu) 20人的單位,可建3個(ge) 以下工作群;人數大於(yu) 20人小於(yu) 100人的單位,可建5個(ge) 以下工作群;人數大於(yu) 等於(yu) 100人的單位,可建10個(ge) 以下工作群。各街道(鎮)可建不超過10個(ge) 工作群;各社區、村可建一個(ge) 工作群協助開展日常工作。

  “工作群定位為(wei) 日常工作調度與(yu) 交流,並與(yu) 日常交流群、黨(dang) 員交流群以及便民服務群區分開來。” 嶽麓區委網信辦副主任李波說。在工作群管理上,嶽麓區明確:不得隨意將社區、村等基層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其他基層工作人員拉入工作群,各業(ye) 務線工作群不得隨意將社區、村主要負責人拉入,嚴(yan) 禁強製要求在工作群內(nei) “曬照片”。

  “我們(men) 將保留的工作群細分為(wei) 黨(dang) 建、網格化、政務服務、公共安全等類別,並根據實際情況擴展一些工作群範圍。這樣既不增加基層幹部負擔,又提升工作效率。”望月湖街道黨(dang) 工委委員、宣傳(chuan) 委員黃瓊說。對於(yu) 臨(lin) 時性、階段性工作群,工作結束後即注銷。

  “工作群分門別類,大家各司其職,沒人隨意把我拉到別的工作群。”戴輝說,群裏隻交流工作,從(cong) 沒有發紅包、拉票等情況,手機變“輕”了許多。目前,通過多輪工作群清理整治行動,嶽麓區共合並、解散工作群1170個(ge) ,保留工作群614個(ge) ,全區工作群數量壓縮了59%。

  形同虛設的公眾(zhong) 號,不維護了

  來到辦公室後,在湖北鄂州市鄂城區鳳凰街道負責宣傳(chuan) 工作的張萬(wan) 恬梓匯總篩選各單位、社區的稿件,擇優(you) 編發在街道的公眾(zhong) 號上。“過去,街道開設了不少政務公眾(zhong) 號,每天都要重複編發稿件。”張萬(wan) 恬梓說,有的賬號活躍度低,用戶少,但還要額外維護,占用了幹部不少精力。

  鄂州市委網信辦負責人田明輝介紹,有些單位曾同時開設微信、微博、頭條等多個(ge) 政務賬號,卻無專(zhuan) 業(ye) 團隊運營。“基層幹部要處理本職工作,還要更新、維護眾(zhong) 多政務賬號,很難兼顧。”

  針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政務賬號“僵屍化”“空殼化”,強製推廣使用政務APP等問題,鄂州市出台規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工作方案,督促各級黨(dang) 政機關(guan) 開展清理整治。鄂州市不定期對市直重點單位、重點領域進行網上巡查,檢查所屬政務賬號是否經常更新、是否規範。經過數月整治,鄂州市共清理各類政務賬號74個(ge) 。

  鳳凰街道目前隻保留了“鳳凰街道辦事處”一個(ge) 微信公眾(zhong) 號。“現在街道的重要通知、活動信息,各單位、社區的新聞稿等都統一在微信公眾(zhong) 號上發布。重複性編輯工作減少了,居民查看更方便了,用戶數也比之前增加了許多。”張萬(wan) 恬梓笑著說。

  名目繁多的考核數據,不必填了

  “沒有督促辦事群眾(zhong) 戴口罩;上月低保金領取情況未及時公示;居民反映小區建築垃圾未及時清理……”不久前,雲(yun) 南省昆明市西山區金碧街道紀工委書(shu) 記李繼康對社區重點崗位進行了一次暗訪,隨後將查到的問題填到“一表通”平台上,一鍵報送,督促社區解決(jue) 。

  “以前,涉及疫情防控、民生資金、工作作風等各方麵問題,每一項都需要在對應的政務APP上單獨填報。”李繼康說,“現在隻需一次填報,‘一表通’自動匯總、分類,輕鬆了不少。”

  過去,一些基層幹部常常受考核名目繁多、頻率過高、多頭重複等難題困擾。為(wei) 此,西山區紀委監委開發了“一表通”,將10餘(yu) 項日常監督和不同時期重點工作專(zhuan) 項監督所發現的問題,統一匯總成一張表。“將排查、移交、處置、追責、通報5個(ge) 流程自動化,監督更全麵,流程更清晰,也避免了年終突擊補筆記、造台賬等形式主義(yi) 問題。”西山區某街道幹部說。

  “過去很多政務監督APP存在碎片化建設、同質化開發、重複性使用等問題,給基層幹部帶來不少負擔。”西山區委常委、紀委書(shu) 記土紹芳說,西山區完善督查檢查考核辦法,強調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務APP上傳(chuan) 工作場景截圖或錄製視頻代替對實際工作評價(jia) ,大力推進各類督查、檢查、考核等成果的共享運用,最大限度減少基層重複性報送材料。“‘一表通’的設置就是要努力破除部門間數據壁壘,打通基礎數據匯入渠道,真正讓數據動起來、活起來,切實減輕基層幹部指尖上的負擔。”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23日 07:36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