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往往“藏著”一座城市的靈動與(yu) 浪漫,而在重慶這座山水之城裏,公園也醞釀著城市的藍圖和夢想。
濱江文化區、嘉陵故事區、工業(ye) 記憶花園區、濱水活動體(ti) 驗區……在重慶兩(liang) 江新區嘉陵江“幾字形”岸線上,原生態的河穀石灘與(yu) 生態修複的花草樹木、精心設計的工業(ye) 遺跡相得益彰,共同組成了長約17公裏、規劃麵積達4200畝(mu) 的金海灣公園,周邊居民稱其為(wei) 重慶“最美江灣”。
“為(wei) 保留嘉陵江原始生態,我們(men) 將城市開發建設沿岸線往後退,雖然增加了建設成本,但是將生態空間還給了群眾(zhong) 。”重慶兩(liang) 江新區市政園林水利管護中心高級工程師餘(yu) 誌勇說。
金海灣公園是兩(liang) 江新區構建生態宜居環境的縮影。作為(wei) 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兩(liang) 江新區既瞄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也聚焦群眾(zhong) 高品質生活,近年來以建設“百園之城”為(wei) 引領,結合重慶山水相融的地理地貌,把自然引入城市,讓城市建在公園中,打造“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高品質生活示範區。
淺丘、濕地、樹林、田園、草地相映成趣,人文丘、水影丘、童趣丘等十大丘陵各有風姿,一到周末占地約650畝(mu) 的兩(liang) 江新區金州公園就熱鬧起來,前來遊玩的市民絡繹不絕。而幾年前,這裏還是一片建築渣場。
“我們(men)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ti) 理念,恢複原有地形地貌,通過原生植被保護、多樣性植物群落補充,融入運動休閑、園林景觀等元素,打造‘全年齡段、全時間段、全季節段’的生態生活空間。” 兩(liang) 江新區城市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目前,兩(liang) 江新區已建成各類公園121個(ge) 、綠化覆蓋率45.14%、人均公園綠地麵積27.52平方米。行走在兩(liang) 江新區,這些主題鮮明、各具特色的公園引人流連——九曲河濕地公園,不僅(jin) 有峽穀溪流,也有靜謐湖泊;重慶園博園匯集了國內(nei) 外不同風格的園林景觀精品;禮嘉智慧公園以特色花園為(wei) 載體(ti) ,融入5G、VR、自動駕駛等智慧體(ti) 驗元素……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到‘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沒有良好的城市生態,群眾(zhong) 就沒有獲得感、幸福感,也難以聚集高新產(chan) 業(ye) 、高層次人才。兩(liang) 江新區將進一步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突出新區開放、智慧、人文特色,加快實施城市品質提升工程,推動公園城市和海綿城市建設,提升改善人居環境,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兩(liang) 江新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張黎說。
城市建設用地稀缺,如何解決(jue) 公園用地問題?兩(liang) 江新區根據重慶山城的特征,盤活不具備開發價(jia) 值的小、散、碎“邊角地”和坡坎崖,因地製宜在老百姓家門口建設社區體(ti) 育文化公園。如兩(liang) 江新區山地運動公園原先是一座陡坡,當地利用其70米的落差,建設了攀岩、滑草、親(qin) 子樂(le) 園等設施,讓這個(ge) 昔日荒坡變成了周邊上萬(wan) 名群眾(zhong) 的“網紅打卡地”。
2021年,兩(liang) 江新區還有12座公園將建成。通過建設“百園之城”優(you) 化城市功能,兩(liang) 江新區正進一步完善教育、醫療、文化、商業(ye) 等城市公共服務能力,圍繞產(chan) 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現代城市。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