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奮戰 百折不撓——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成就綜述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ge) 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重要講話中,闡述了我們(men) 黨(dang) 百年奮鬥的鮮明主題。

  回望篳路藍縷的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創造了根本社會(hui) 條件。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yan) 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淩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真理之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始終高舉(ju) 真理旗幟,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在接續奮鬥中實現一個(ge) 又一個(ge) 勝利

  這是一封跨越百年的通信——

  1920年,一封從(cong) 法國寄回國內(nei) 的信寫(xie) 道:“我以為(wei) 先要組織黨(dang) ——共產(chan) 黨(dang) ……”

  回信者說:“你這一封信見地極當,我沒有一個(ge) 字不讚成。”

  寫(xie) 信者,是正在法國勤工儉(jian) 學的蔡和森。回信者,是毛澤東(dong) 。

  打開曆史的卷軸,自晚清以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君主立憲製、議會(hui) 製、總統製……無數誌士仁人為(wei) 救亡圖存、革新圖強而苦苦追尋、上下求索,但最終都失敗了。

  中國向何處去?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yi) 。

  馬克思主義(yi) 改變了中國——

  從(cong) 登上中國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始終不渝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從(cong) 此,中國人民開始從(cong) 精神上由被動轉為(wei) 主動。

  從(cong) 北伐戰爭(zheng) 、土地革命戰爭(zheng) 到抗日戰爭(zheng) 、解放戰爭(zhe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人民推翻帝國主義(yi) 、封建主義(yi) 、官僚資本主義(yi) 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中國豐(feng) 富了馬克思主義(yi) ——

  正是基於(yu) 對馬克思主義(yi) 科學性和真理性的深刻認識,從(cong) 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把馬克思主義(yi) 鮮明地寫(xie) 在自己的旗幟上,在長期實踐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大眾(zhong) 化,帶領人民走出一條邁向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人間正道。

  思想的力量穿越時空,真理的光芒照亮前路。

  “在四圍白色政權的包圍中間,產(chan) 生一小塊或若幹小塊的紅色政權區域,在目前的世界上隻有中國有這種事。”井岡(gang) 山的星星之火,給迷霧中前行的中國革命,帶來了嶄新的希望……

  “工農(nong) 武裝割據、農(nong) 村包圍城市”——“山溝溝裏的馬克思主義(yi) ”解決(jue) 了在一個(ge) 農(nong) 民人口占絕大多數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如何進行革命的一係列問題,開創了一條中國特色新民主主義(yi) 革命道路……

  精神之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始終保持大無畏氣概,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書(shu) 寫(xie) 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江西,於(yu) 都河畔,中央紅軍(jun) 長征出發紀念碑巍然矗立。

  1934年10月,中央機關(guan) 、中央軍(jun) 委和中央紅軍(jun) 主力在此集結出發,開啟了一場開創新局的偉(wei) 大遠征——長征。

  這是一段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jun) 犧牲的征途。湘江戰役、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熱血鋪就二萬(wan) 五千裏,留下了無數感人至深的故事。

  是什麽(me) 讓他們(men) 義(yi) 無反顧?是什麽(me) 讓他們(men) 勇往直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曆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麽(me) 一股革命加拚命的強大精神。”

  盧德銘,秋收起義(yi) 總指揮,犧牲時22歲;

  張子清,紅四軍(jun) 第11師師長,犧牲時28歲;

  王爾琢,紅四軍(jun) 參謀長,犧牲時25歲;

  ……

  井岡(gang) 山革命烈士陵園瞻仰大廳內(nei) ,鐫刻著一排排烈士姓名。兩(liang) 年零四個(ge) 月的井岡(gang) 山鬥爭(zheng) 中犧牲近4.8萬(wan) 英烈,平均每天有近60人失去生命。

  有人說,犧牲、奉獻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特權”。隻要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永存,這種犧牲和奉獻就將永遠流淌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血脈中,使他們(men) 擁有改天換地的精神偉(wei) 力,不斷譜寫(xie) 曆史的輝煌。

  環顧世界,有哪個(ge) 黨(dang) 像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曆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在長期奮鬥中構建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

  南昌城頭的槍聲像劃破夜空的閃電,井岡(gang) 山、鄂豫皖等一個(ge) 個(ge) 革命根據地建立,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麵對窮凶極惡的日本侵略者,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高舉(ju) 愛國主義(yi) 旗幟,堅定地站在抗擊入侵者的最前線,推動形成全民族抗戰,贏得了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解放戰爭(zheng) 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以“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決(jue) 心,三大戰役對蔣家王朝摧枯拉朽,徹底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力量之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帶領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以貫之的思想。

  1946年,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訪問延安。他的隨行記者曾這樣描述共產(chan) 黨(dang) 的政治中樞:“在延安聽到的最多的一個(ge) 詞,就是‘人民’……‘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學習(xi) ’,這些都是口號,但又包含著比口號更深的含義(yi) ,代表著一種極深的感情,一種最終的信念。”

  這種極深的感情、最終的信念,從(cong) 建黨(dang) 之初起就一脈相承並延續至今,成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切行動的指引。

  人民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力量之源——

  西柏坡紀念館,珍藏著一輛木製獨輪小推車,被譽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革命和建設的製勝“法寶”。

  淮海戰役中,就是用這一輛輛小推車以及船隻、牲畜、挑子,數百萬(wan) 支前群眾(zhong) 為(wei) 解放軍(jun) 運送糧食、彈藥,救護傷(shang) 員……每一個(ge) 解放軍(jun) 士兵背後,就有9個(ge) 支援他的鄉(xiang) 親(qin) 。

  一切為(wei) 了人民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執政本色——

  老百姓衷心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是因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各民族謀幸福。

  “革命、建設、改革一路走來,已經一百年了,我們(men) 黨(dang) 依靠人民戰勝了多少艱難險阻,創造了多少奇跡,取得了多少豐(feng) 功偉(wei) 績,不容易啊!我們(men) 要始終牢記黨(dang) 的初心和使命,繼續努力,繼續前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情地說。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百年來路滄桑,初心從(cong) 未改變;百年恰是芳華,立誌千秋偉(wei) 業(ye)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必將帶領中國人民創造新的更大輝煌,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延伸閱讀

  偉(wei) 大成就 恢弘史詩——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奮鬥光輝曆程綜述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專(zhuan) 題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專(zhuan) 題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20日 20:35 來源:新華社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