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zhong) 哪裏有痛點,數字化改革就指向哪裏。近年來,杭州市著眼於(yu) 精準服務群眾(zhong) 需求,推動數字化運用,多維度增強群眾(zhong) 福祉。
近日,家住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的陳梅昌老人到社區服務站就診,社區醫生一鍵就查閱出老人近年來在各個(ge) 醫療機構的所有檢查和結果。
“如果遇到疑難問題,我們(men) 還可以發起遠程會(hui) 診,選擇數字醫共體(ti) 中的上級醫院專(zhuan) 家會(hui) 診。而且,病人在家門口也能享受慢病遠程續方、送藥上門等服務。”醫共體(ti) 醫生魯建鋒說,醫療數據的“一本賬”讓當地老百姓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我們(men) 建設了覆蓋全區域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健康大腦’,該平台包含蕭山區135萬(wan) 建檔人口的健康數據、全區10339名醫衛人員的能力數據和近5年蕭山區居民的疾病圖譜。”蕭山區數據資源管理局總工程師沈小虎說,“健康大腦”的建成運行,不僅(jin) 有助於(yu) 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更為(wei) 群眾(zhong) 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小區停車難曾是杭州市拱墅區東(dong) 新街道居民反映的高頻事項之一。“以前這條馬路兩(liang) 邊都是違停的車輛。”東(dong) 新街道萬(wan) 家星城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章麗(li) 萍指著小區門口的東(dong) 文路說,自街道運用“數字駕駛艙”技術,綜合分析周邊的交通流量、停泊車位等數據後,他們(men) 在一路之隔的新天地街區“找出”600個(ge) 夜間空餘(yu) 車位供小區居民停用,大數據挖掘“共享車位”讓小區居民的路麵違停減少了66%,新天地停車庫的停車數量也相應增長了17%。
拱墅區瓜山未來社區入住了7800餘(yu) 名青年,是杭州市目前最大的租賃型青年社區。麵對居住青年鄰裏社交難、創業(ye) 政策知悉少等問題,社區積極應用數字化場景破解該難題。
“我們(men) 開發上線全省首個(ge) ‘未來社區App’,為(wei) 這些入住青年提供服務入口。該平台實現線上看房、人臉門禁、線上繳費、資訊活動、政策查詢、在線報修、預約保潔等服務功能的全覆蓋。”瓜山未來社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朱潔說,與(yu) 此同時,他們(men) 還為(wei) 廣大青年租友提供了線上社團活動、網絡學習(xi) 、線上黨(dang) 建等服務。
一鍵護理、一鍵點餐、一鍵聽課、一鍵醫療……西湖區今年4月份上線的“一鍵養(yang) 老”數字化平台,讓67歲的夏阿姨切實感受到便利。
“截至2020年底,西湖區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近14萬(wan) ,占全區總人口數量的18.05%,其中90%的老人選擇居家養(yang) 老。如何利用數字化手段解決(jue) 老年人高頻需求和生活問題,是我們(men) 開發‘一鍵養(yang) 老’智慧平台的初衷。”西湖區民政局辦公室主任俞芹說,目前在“一鍵養(yang) 老”平台上,有小至上門理發、大到法律谘詢等老年人高頻服務內(nei) 容30多項,較好地滿足了老年人的居家養(yang) 老服務需求。未來,係統還將根據用戶信息、曆史數據、行為(wei) 習(xi) 慣等,主動、準確推送服務事項,為(wei) 老年人提供更多個(ge) 性化的養(yang) 老服務。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把老百姓的獲得感作為(wei) 檢驗數字化改革成果的最終目的。我們(men) 利用數字化為(wei) 群眾(zhong) 需求‘畫像’,並從(cong) 中提煉形成改革任務,打通堵點、連接斷點、解決(jue) 難點,最終提升民生福祉。”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黨(dang) 組成員傅衛權說。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