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精神血脈 續寫紅色榮光——江西吉安“百個紅色名村”助力黨史學習教育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井岡(gang) 山市24個(ge) 紅色名村接待紅色研學班次860個(ge) ,培訓學員16.4萬(wan) 餘(yu) 人;青原區東(dong) 固佘族鄉(xiang) 敖上村打造紅色鄉(xiang) 村旅遊品牌,接待遊客8萬(wan) 餘(yu) 人次……這是江西省吉安市建設“百個(ge) 紅色名村”別樣紅的一幕。

  在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中,吉安市持續貫徹落實“推進紅色基因傳(chuan) 承”的重要指示精神,由市委組織部牽頭,大力開展“百個(ge) 紅色名村”創建活動,高標準建設了一批紅色名村,成為(wei) 全市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的熱門“打卡地”。

  據了解,該市目前已有10個(ge) 村入選ky开云官网紅色美麗(li) 村莊試點、12個(ge) 村確定為(wei) 第一批省級紅色名村,引來了許多紅色走讀、紅色研學來客,引起了不少中央級主流新聞媒體(ti) 關(guan) 注采訪,引發了村級集體(ti) 經濟量質提升,讓紅色基因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芒。

  激活紅色資源,提升紅色名村影響力

  如何讓紅色文化曆久彌新?吉安采取保護、挖掘、利用等舉(ju) 措,把紅色名村建設與(yu)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結合起來,不斷激活紅色資源,成為(wei) 吸引基層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的“紅色流量”。

  保護紅色遺存,讓紅色名村“有跡可尋”。吉安加大對遺址遺跡、舊居舊址、曆史文物的修繕保護力度,在全省率先製定紅色文化遺存保護條例,全麵加強紅色文化遺存保護。

  挖掘紅色內(nei) 涵,讓紅色名村“有史可講”。吉安深挖紅色人物和紅色故事,精心提煉故事主題,開發了一批如《八角樓的燈光》《三灣改編鑄軍(jun) 魂》等精品力作,拍攝了《井岡(gang) 山兒(er) 女》《三灣改編》等一批經典影視。

  規劃紅色線路,讓紅色名村“有景可看”。吉安充分發揮紅色名村集群效應,串點成線開發了以“重上井岡(gang) 山”為(wei) 主題的井岡(gang) 山大倉(cang) —茅坪—龍市等20餘(yu) 條精品教學線路,開展紅色研學2300多場,吸引各地學員15萬(wan) 多人次,以紅色培訓“人氣”帶動紅色名村“名氣”。

  建強紅色堡壘,提升紅色名村戰鬥力

  如何讓紅色基因深入人心?吉安堅持把紅色名村建設與(yu) 黨(dang) 建引領結合起來,發揮“信念紅”促“服務優(you) ”的紅色效應,讓紅心向黨(dang) 、一心為(wei) 民成為(wei) 黨(dang) 員幹部最厚重的底色。

  築牢紅色支部。吉安以村“兩(liang) 委”換屆為(wei) 契機,選優(you) 配強村幹部隊伍尤其是黨(dang) 組織書(shu) 記,100個(ge) 紅色名村全部實現書(shu) 記、主任“一肩挑”,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中致富帶頭人占比達100%,大專(zhuan) 以上學曆占比達75%,遠超全省平均水平。

  培養(yang) “紅色工匠”。吉安以“人人能講紅色故事、人人能唱紅色歌謠、人人能現場講解”為(wei) 目標,將1538名鄉(xiang) 村黨(dang) 員幹部培養(yang) 成為(wei) 紅色宣講員,常態化開展紅色宣講活動,教育引導黨(dang) 員群眾(zhong) 堅定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信念信心。

  在永新縣三灣村,72歲老將軍(jun) 何繼明開設“將軍(jun) 講堂”,十四年如一日宣講三灣改編精神和黨(dang) 指揮槍思想;開展小小宣講員培育活動,教孩子們(men) 講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chuan) 。

  開展紅色服務。立足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深化落實“十戶連心”服務製度,選聘“紅色中心戶長”273名,常態化開展“雙聯係雙服務”“連心服務大走訪”等活動,持續收集民情建議,結對幫扶困難群眾(zhong) ,及時解決(jue) 矛盾糾紛。

  據統計,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開展以來,全市百個(ge) 紅色名村共開展紅色宣講4100多場次,收集民情建議856條,解決(jue) 急難愁盼問題225件次。

  推動紅色發展,提升紅色名村凝聚力

  如何讓紅色傳(chuan) 統發揚光大?吉安把紅色名村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與(yu) 觀照現實、推動發展結合起來,助推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從(cong) 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進一步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各項工作,讓紅色傳(chuan) 統在精神文明與(yu) 物質文明“雙輪驅動”中得到傳(chuan) 承與(yu) 弘揚。

  做旺紅色產(chan) 業(ye) 。吉安突出支部引領,探索“黨(dang) 建+紅色旅遊+村級集體(ti) 經濟”的特色發展之路,引進31家紅色研學機構,對紅色名村進行專(zhuan) 業(ye) 化管理和產(chan) 業(ye) 開發,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紅色研學、紅色培訓,使村村都有紅色產(chan) 業(ye) 、戶戶都有致富項目,助推紅色名村村級集體(ti) 經濟年經營性收入平均達到19萬(wan) 元。

  建設紅色景點。吉安大力弘揚井岡(gang) 山精神,走好群眾(zhong) 路線,引導群眾(zhong) 發展精品民宿,做到景村融合、處處是景,實現“山區變景區、農(nong) 村變景點、民房變民宿”。同時,堅持敢闖新路,不斷健全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機製,試點建立“垃圾兌(dui) 換銀行”,改善提升農(nong) 村人居環境,做到標識醒目、幹淨整潔、布局科學、特色突出,村村都呈現出宜居宜業(ye) 宜遊的新氣象。

  推行紅色治理。吉安不斷健全村黨(dang) 組織領導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定期開展“傳(chuan) 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完善並落實村規民約,發揮村民理事會(hui) 、紅白理事會(hui) 等群眾(zhong) 組織作用,引導群眾(zhong) 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有效提升了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吉安這批紅色名村已正成長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標杆”。井岡(gang) 山市茅坪鎮馬源村就是一幅真實的寫(xie) 照,當地黨(dang) 員幹部帶頭弘揚井岡(gang) 山精神、踐行鄉(xiang) 風文明,助推本村入選“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獲評“江西省4A級鄉(xiang) 村旅遊點”,讓紅色傳(chuan) 統得到更好地繼承與(yu) 弘揚。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19日 18:0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