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優秀縣委書記風采|敢闖敢幹“鐵娘子” ——記江西省遂川縣委書記張智萍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巍巍井岡(gang) 山,正南是遂川。歲月崢嶸,血鑄豐(feng) 碑,紅六軍(jun) 團在這裏先期踏上了萬(wan) 裏長征征途,遂川有紅色的基因。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多年前的遂川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窮。而今日遂川,當地老百姓隨口都能說上幾件期盼多年的大事喜事:以亮眼成績脫貧摘帽;五年新建10餘(yu) 所學校,增加了4萬(wan) 多個(ge) 學位;長贛鐵路即將開工建設;狗牯腦茶成了致富金名片……

  一個(ge) 革命老區,一個(ge) 國家級貧困縣,何以成功逆襲?這要從(cong) 2016年8月,張智萍異地交流到遂川任縣委書(shu) 記講起。

  謀發展——

  “帽子不是說摘就摘,說了就要算,定了就得幹”

  初到遂川,張智萍發現,這個(ge) 吉安市麵積最大的縣問題棘手:90個(ge) 貧困村,其中有8個(ge) 深度貧困村,貧困人口最多;離中心城區最遠,隻有一條高速公路;傳(chuan) 統農(nong) 區、革命老區,工業(ye) 非常薄弱。

  下鄉(xiang) 村、進廠礦、訪社區,張智萍上任不久就跑遍了全縣所有貧困村,在基層幹部群眾(zhong) 中尋計問策、集思廣益。調研兩(liang) 個(ge) 多月後,一幅“扶貧興(xing) 縣、生態立縣、工業(ye) 強縣、農(nong) 業(ye) 富縣、旅遊旺縣”的跨越發展路線圖在張智萍腦中漸漸清晰——

  扶貧從(cong) 產(chan) 業(ye) 、就業(ye) 、教育、健康、安居、基礎設施入手,摘窮帽、換窮業(ye) 、斷窮根、治窮病、挪窮窩、改窮貌;工業(ye) 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矽晶材料等“2+X”產(chan) 業(ye) 體(ti) 係,實現“一個(ge) 翻番、三個(ge) 突破、四個(ge) 跨越”目標;農(nong) 業(ye) 抓住狗牯腦茶首位產(chan) 業(ye) ,依托龍頭企業(ye) ,擴大茶園規模、拓展銷售渠道、宣傳(chuan) 茶葉品牌。

  “說了就要算,定了就得幹。”立足貧困這個(ge) 最大實際,張智萍將23個(ge) 鄉(xiang) 鎮根據貧困人口、自然條件等進行綜合排名,主動掛點幫扶脫貧任務最重的左安鎮、貧困程度最深的安全村以及9戶貧困戶。

  來到掛點貧困戶王顯桂的家,張智萍一進門便驚呆了:夫妻倆(lia) 和一兒(er) 一女住在危舊土坯房裏,除了鍋碗瓢盆就是一張床,連個(ge) 下腳的地方都沒有,被子像油條一樣。女兒(er) 考上師範“三定向”後,每年幾千元的費用讓本就性格內(nei) 向的王顯桂更不愛說話了。張智萍鼻子一酸,當即決(jue) 定自掏腰包5000元幫助這個(ge) 窮家。

  那段時間,張智萍經常徹夜難眠,“土坯房容易倒塌,住在有安全隱患的房子裏,如何談脫貧?”

  這樣的土坯房全縣有800多萬(wan) 平方米。很多幹部認為(wei) 全部消滅不可能,“好好修一修就行了”,有的老百姓也想保留祖屋。

  幹部畏難、群眾(zhong) 不理解,張智萍立即開會(hui) 統一思想。“她對我們(men) 說,群眾(zhong) 要脫貧,幹部要脫皮。”左安鎮黨(dang) 委原書(shu) 記王小斌記憶深刻,“有一天從(cong) 淩晨到晚上,張書(shu) 記一共給我打了47通電話,都在討論土坯房怎麽(me) 拆、怎麽(me) 改,她身上有股韌勁。”

  一年多時間,通過拆舊建新、愛心公寓等安置方式,危舊土坯房紛紛拆除,最困難的百姓實現了居者有其屋,住進了嶄新小樓,大家豎起大拇指:“這個(ge) 書(shu) 記‘恒壯’(當地方言‘厲害’的意思)!”

  “張書(shu) 記工作有思路、有方法,而且事不過夜、立馬就幹。”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局長古小亮記得,一次入村走訪,張智萍發現幹部對脫貧標準吃不準、摸不透,“連夜給我打電話,要求將扶貧政策通俗化。”

  “安居建房有獎補,兩(liang) 萬(wan) 二千到每戶。特殊群體(ti) 交鑰匙,建好房子直接住”……《貧困戶獎補歌》等一首首宣傳(chuan) 歌,朗朗上口,廣為(wei) 流傳(chuan) ,讓幫扶幹部和群眾(zhong) 對扶貧政策了然於(yu) 胸。

  興(xing) 辦產(chan) 業(ye) ,最難是招商。2016年,在深圳創業(ye) 多年的奧海科技董事長劉昊回到家鄉(xiang) 遂川,看見修路,滿是塵土,心涼半截。此時,有經濟開發區承諾免費提供廠房,讓他更是猶豫。張智萍得知後,給他作了一番分析:“這裏人口多,好招工。企業(ye) 有什麽(me) 難題,政府立馬給解決(jue) 。”劉昊提出:“時間就是金錢,3個(ge) 月內(nei) ,能給土地建廠房,我們(men) 就落戶。”

  “隻有引來大項目,遂川的腰杆子才會(hui) 硬。”張智萍二話不說開始征地拆遷,每個(ge) 局分包一片,壓實責任。在她的指揮調度下,300多畝(mu) 土地征收、平整如期完成。

  “從(cong) 沒見過這麽(me) 拚命的書(shu) 記。”感動於(yu) 張書(shu) 記的一諾千金,劉昊徹底打消了顧慮,落戶遂川。隨後,張智萍幫助公司招工1000多人。同時,推行“110式”快速服務企業(ye) 響應機製,建立“紅黃榜”服務企業(ye) 評價(jia) 製度,優(you) 化營商環境。企業(ye) 有問題,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打來電話,她都會(hui) 第一時間協調解決(jue) 。

  如今,奧海科技成為(wei) 遂川第一家在本地培育下成功上市的企業(ye) ,去年產(chan) 值10億(yi) 元。2016年以來,遂川引進工業(ye) 項目120多個(ge) ,實現納稅過5000萬(wan) 企業(ye) 1家、過1000萬(wan) 企業(ye) 6家的曆史性突破,工業(ye) 園區綜合實力從(cong) 全省68位躍升至38位。

  利民生——

  “老百姓找我是對我的信任,不能辜負他們(men) ”

  “張書(shu) 記的手機號碼是公開的,老百姓有什麽(me) 難事解決(jue) 不了都可以打。”此話不假。

  張智萍的辦公桌上放著厚厚的筆記本,上麵記錄的都是老百姓反映的一件件煩心事。一接到群眾(zhong) 來電,她都會(hui) 請對方把情況編成信息,便於(yu) 轉發給有關(guan) 人員,並記錄下來、定下時限、督促調查核實並進行回複。

  水溝髒了、噪音擾民了、亂(luan) 擺亂(luan) 賣影響交通了……“隻要群眾(zhong) 發了信息,大事小事都有回音。”在張智萍的帶動下,縣級領導、部門和鄉(xiang) 鎮黨(dang) 政“一把手”陸續公開了手機號碼。

  張智萍處理信訪有個(ge) 特點:不一接了之,合理的要求要解決(jue) ,不合理的要解釋到位。她說:“老百姓找我是對我的信任,不能辜負他們(men) 。解決(jue) 了一件,就增加了一分百姓對黨(dang) 和政府的信任。”

  “龍泉一號開發樓盤的地下車位,歸屬於(yu) 業(ye) 主還是開發商,雙方爭(zheng) 執不下。”縣城建局局長彭家斌收到張智萍轉來的群眾(zhong) 來信後,對政策規定進行了答複。“張書(shu) 記說我工作做得不細,簡單回複不能解決(jue) 問題,要將全省的情況都了解清楚。”

  彭家斌立馬成立調研組,前往南昌等市進行調研,並谘詢省廳有關(guan) 處室意見後,統一召開龍泉業(ye) 主大會(hui) 和開發商聯席會(hui) 議,對地下車位歸屬問題進行了詳細說明。

  務實細致的作風,深得人心。張智萍常說:“老百姓有意見,是因為(wei) 我們(men) 的工作沒做到位,工作做到位,老百姓都是通情達理的。”

  有一次,備用水源城南二水廠工地施工遇到老百姓阻工,有村民認為(wei) “挖了他們(men) 的砂”。張智萍囑咐說,“不要簡單地讓公安局處理”,而是由鄉(xiang) 鎮幹部、片警、砂管辦幹部組成6個(ge) 工作組,分頭給6個(ge) 村民小組挨家挨戶做工作。白天老百姓下地勞動,晚上連續3天開屋場大會(hui) ,向大家講解法律:“砂石資源是國家資源,開發用於(yu) 國家工程是合理的,不是用於(yu) 買(mai) 賣。”老百姓都說:“你們(men) 工作這麽(me) 細致,我們(men) 絕對支持。”

  張智萍一心撲在工作上,平時經常不打招呼,一個(ge) 人到處轉轉看看,許多群眾(zhong) 都認得她。她說:“縣委書(shu) 記是‘一線總指揮’,要直接麵對群眾(zhong) ,摸到真實情況。”

  一天早上7點半,正是農(nong) 貿市場早高峰,張智萍特意到市場體(ti) 察民情,發現百姓都一身水一身泥。她立馬打電話給市場建設服務中心主任,語重心長地說:“撇開縣委書(shu) 記的身份,我也是一名普通老百姓。我最關(guan) 心三件事:一是我住的小區幹淨衛生,沒有小偷;二是出門方便,不用擠車、等車;三是去農(nong) 貿市場買(mai) 菜,感到很舒服。”

  在她的帶領下,全縣對農(nong) 貿市場進行標準化改造,農(nong) 貿市場有了驚人的大變樣。此外,對老舊小區改造升級,打造一批“清淨整潔、精細秀美”的和諧文明小區;推進城鄉(xiang) 環境綜合整治,解決(jue) 城市道路和市容環境堵、髒、亂(luan) 的問題。

  “這裏的孩子讀高中比讀大學還難,一個(ge) 教室,坐了80多名學生。”張智萍聽聞後一驚,馬上向縣教體(ti) 局局長林文平了解情況。原來,遂川是人口大縣,縣城中小學學位緊張,“大班額”是個(ge) 老大難問題。

  張智萍下決(jue) 心整治,迅速組織教育、城建、規劃等部門,在縣城新建了4所、搬遷5所中小學校。同時,帶頭在四套班子會(hui) 議上提出“不開口子、不批條子、規範招生”。

  有人說:規範招生很好,但你們(men) 領導幹部肯定執行不了。“隻要你舉(ju) 報一例,你就把小孩送進來。”林文平說,“有張書(shu) 記帶頭,我才敢說話硬氣,老百姓也心服口服。”

  “絕不讓百姓心裏留有一個(ge) ‘疙瘩’。”張智萍將大量資金投入民生工程,讓老百姓得實惠,就學難、看病難、用電難、吃水難、出行難等問題逐步得到了解決(jue) 。

  帶隊伍——

  “在崗一分鍾、幹好60秒”

  在群眾(zhong) 心裏,她是知心“張大姐”;在企業(ye) 眼裏,她是有求必應的“百寶箱”;在幹部麵前,她是讓人又敬又愛的“好班長”。

  “獨木不成林,獨梁不成屋。”從(cong) 20多年基層經曆摸爬滾打過來的張智萍堅信,要想為(wei) 官一方造福於(yu) 民,必須打造一支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隊伍。

  嚴(yan) 己律人是抓班子帶隊伍的關(guan) 鍵。張智萍到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立規矩,她在大會(hui) 上說:“我的親(qin) 戚朋友不會(hui) 在當地做生意、做工程,如果有,你們(men) 小心是招搖撞騙。”

  “工程建設領域極易滋生腐敗,須以製度管人、管事、管錢。”張智萍說,經充分調研後,遂川專(zhuan) 門出台了《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實施細則》,明確了項目投資審批程序,對項目建設管理進行規範,從(cong) 源頭上杜絕隨意增減工程量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

  有的幹部存在“散慢拖”現象,做事總想“緩一緩”。她的口頭禪是:“在崗一分鍾、幹好60秒”“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

  “這個(ge) 局長不好當!”縣城管局局長梁曉明連連感慨,“今年有個(ge) 季度城鄉(xiang) 環境考評在市裏排名後移,張書(shu) 記劈裏啪啦批評了我。但她也愛護幹部,事後又打電話跟你談心,幫你想辦法,手把手教你該怎麽(me) 做。”

  “幹部有緊迫感,群眾(zhong) 才能有更多獲得感。”張智萍說。她從(cong) 抓作風入手,建立常態化約談機製,對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排名後3名的鄉(xiang) 鎮或縣直單位,第一次進行通報批評,第二次約談提醒,第三次由主要領導向縣委、縣政府作出書(shu) 麵檢查,直至作出組織處理。

  “以前有的工作領導不推,我們(men) 不動,現在工作一布置下來,我們(men) 就提前謀劃、按期完成。”縣文旅局局長張祖華說,“她有股鑽勁兒(er) ,局長、股長的業(ye) 務,她都懂,糊弄不了她!”

  “雷厲風行、拚命三郎、女漢子。”這是很多幹部提到張智萍時愛用的詞。

  去年11月,張智萍得了重感冒,連續幾天低燒,仍堅持工作。當時,宜遂高速還有十幾戶沒拆,她邊打著吊針邊調度工作,醫師、家人全都勸不住,“要抓緊時間完成,這條高速能打通遂川北部對外大交通。”

  “她常說,為(wei) 了遂川發展,可以犧牲一切。”政協副主席廖小平說。在張智萍的帶動下,遂川全縣幹部埋頭苦幹實幹,連續2年獲評全省高質量發展考評先進縣、連續5年獲評全市高質量發展考評先進縣、連續4年被吉安市委評為(wei) “五好”班子。

  從(cong) 北京回來後,張智萍馬不停蹄召開黨(dang) 委擴大會(hui) ,傳(chuan) 達中央精神,她說:“總書(shu) 記勉勵我們(men) 可以大有作為(wei) ,要求我們(men) 再接再厲,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遂川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深受鼓舞,這份榮譽是大家齊心協力、努力奮鬥的結果,不僅(jin) 屬於(yu) 個(ge) 人,也屬於(yu) 遂川、屬於(yu) 老區。

  張智萍想起兒(er) 時,“十送紅軍(jun) ”“上門板捆鋪草”等紅色故事,就像紅色種子在她心中生根發芽。30年前在黨(dang) 旗下許下最神聖的誓言,30年後老區人民的日子正紅紅火火。這不是一陣子,而是一輩子。

【新時代優(you) 秀縣委書(shu) 記風采】

【新時代優(you) 秀縣委書(shu) 記風采】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12日 14:10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