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經濟抓項目他是“急先鋒”,大膽放權,革除審批頑疾;在民生建設上他肯下“慢功夫”,深入基層問計於(yu) 民、問需於(yu) 民。
“為(wei) 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思考能給老百姓留下什麽(me) ?”廣東(dong) 省惠州市惠城區委書(shu) 記劉光濱以他的務實擔當,交出了一份讓群眾(zhong) 滿意的答卷。
老百姓:換位思考的對象
去年12月,58歲的王錦英在惠城區金沙俊園小區散步,迎麵走來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向她詢問對小區改造的意見。
“我以為(wei) 他是設計公司的,一口氣和我交流了好多想法,比如廣場舞場地的地磚防滑問題,是不是要有兒(er) 童樂(le) 園……”王錦英沒想到,此人就是區委書(shu) 記,更沒想到,短短數月,她提的要求全部兌(dui) 現,這個(ge) 建成20多年、住著5000多人的小區煥然一新:道路平整了,樹木修剪整齊了,有了跳廣場舞的地方,開設了長者飯堂和兒(er) 童樂(le) 園。
惠城區是惠州市的中心城區,常住人口近160萬(wan) ,不少老舊小區設施陳舊、管理不善。為(wei) 解決(jue) 這個(ge) 老百姓意見最大的問題,惠城區推出“雙百工程”,計劃打造100個(ge) 惠民空間和100個(ge) 智慧停車場,把錢花在民生上。
作為(wei) 這一工程的“設計師”,劉光濱首先做的,就是直接下基層,傾(qing) 聽群眾(zhong) 意見。
“他常讓我晚上帶他去老舊小區走走,幾乎每個(ge) 老舊小區都去過,和小區居民一起聊天散步,從(cong) 來不說自己是區委書(shu) 記。回來後和大家討論細節,認為(wei) 哪些地方好看不實用,應該怎樣根據居民的需求修改等等。”惠城區河南岸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張春浪說。
惠州西湖是當地的文化地標。惠城區以西湖為(wei) 中心,對附近的水東(dong) 街、金帶街、祝屋巷進行微改造。如今,“蜘蛛網”般的電線不見了,老街巷流光溢彩,重煥新顏。
“我喜歡換位思考,換位的對象是老百姓。”劉光濱說。
“對老百姓有利的事就要放手幹”
要富一方百姓,當興(xing) 一方經濟。
“務實、高效,讓我們(men) 對惠城刮目相看。”惠州天安數碼城副總經理向陽說,“我們(men) 在惠城的項目落地速度之快出乎意料,大大增強了投資的信心。”
高效源自惠城區去年推動的“改革增效”係列措施。惠城區率先推出的規劃許可合理誤差機製、商事登記“秒批”係統、建設工程項目“信用快審”承諾製等,減少了繁瑣的審批流程;探索“清單式賦能”機製,由基層提出個(ge) 性化清單需求,將區級事權下放到鎮街等,極大提升了辦事效率。
一係列改革舉(ju) 措有效助力當地經濟發展。據統計,今年1至5月,惠城區規模以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252億(yi) 元,同比增長42%;工業(ye) 投資同比增長70%。2019年以來,惠城區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營商環境百強區。
“在政策法規允許的前提下,對老百姓有利的事就要放手幹。”劉光濱說。
以“鐵軍(jun) ”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
“惠城區取得的成績不是我一個(ge) 人的,屬於(yu) 160萬(wan) 惠城人民和全區黨(dang) 員幹部團隊。”劉光濱說。
生活中的劉光濱喜歡打籃球,繁忙工作之餘(yu) ,他會(hui) 在單位組織籃球比賽,有時也會(hui) 參加鄉(xiang) 村籃球賽。他強調集體(ti) 榮譽,看重團隊協作。
廣東(dong) 惠州是鍛造“鐵軍(jun) 精神”的葉挺的故鄉(xiang) ,劉光濱崇尚“鐵軍(jun) 精神”。他表示,要以“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推動惠城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惠城區實施了“瘦區強鎮”行動,從(cong) 區裏抽調276名幹部成立10個(ge) 重點工作專(zhuan) 班,安排175名幹部全脫產(chan) 兩(liang) 年參與(yu) 鎮街基層一線工作,讓幹部在“實戰”中破解難題、積累經驗、鍛煉才幹。
“這些做法提升了基層黨(dang) 員幹部的精氣神,形成了務實擔當、創新進取的氛圍。”橋東(dong) 街道東(dong) 河社區黨(dang) 總支部書(shu) 記楊東(dong) 升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