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理論研討會發言摘編(之二)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理論研討會(hui) 7月1日至2日在北京召開。會(hui) 議指出,要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把黨(dang) 史學習(xi) 研究宣傳(chuan) 引向深入,更好激發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為(wei)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而奮鬥的信心和力量。今天摘要刊發部分大會(hui) 發言。

——編 者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求是雜誌社社長 夏偉(wei) 東(do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以史為(wei) 鑒、開創未來,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波瀾壯闊的百年曆史,是一部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逐步深刻認識、不斷成功把握中國革命、建設、改革規律的思想理論探索史。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ti) 實際的“第一次結合”,毛澤東(dong) 思想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yi) 認識總結中國革命客觀規律的思想理論結晶。新中國成立不久,毛澤東(dong) 同誌明確提出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探索在中國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的道路。經過艱辛探索,到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後真正實現了“第二次結合”,成功開創、堅持、捍衛、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馬克思主義(yi) 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非凡理論勇氣、卓越政治智慧、強烈使命擔當,集中全黨(dang) 智慧,全麵係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個(ge) 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的新境界。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從(cong)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的曆史性成就、曆史性變革中得來的,也是從(cong) 中華文明5000多年、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運動500多年、鴉片戰爭(zheng) 以來180多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100年、新中國70多年、改革開放40多年的曆史進程中得來的,是馬克思主義(yi) 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等人類優(you) 秀文明成果在新時代交匯融合升華的思想理論結晶。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以時代問題為(wei) 戰略導向,使理論和實踐、思想和政策、中國和世界相互貫通,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ti) 布局、戰略布局等基本問題,明確提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建設和黨(dang) 的建設等完整具體(ti) 的方針政策和科學思想工作方法,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在新時代邁向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規律。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科學分析我國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作出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判斷,明確了全黨(dang) 工作的戰略重點和主攻方向。

  ——作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科學界定我國發展所處的曆史方位,為(wei) 製定黨(dang) 和國家大政方針和戰略策略提供了根本依據。

  ——彰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最大優(you) 勢,強調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為(wei) 確保黨(dang) 長期執政、順利推進“兩(liang) 個(ge) 偉(wei) 大革命”夯實了牢固基礎。

  ——明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和“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前所未有地深化了我們(men) 黨(dang) 對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的認識。

  ——把握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本質特征,確定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安排,指引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全麵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向著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

  ——提出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一係列新理念新戰略,科學闡明關(guan) 於(yu) 發展的立場、方向、原則、路徑等重大問題,引領我國發展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強化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的重大原則,引領我國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風險挑戰,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無比優(you) 越性。

  ——判明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人類道義(yi) 製高點上,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闡明中國的安全觀、發展觀、義(yi) 利觀、全球化觀等,為(wei) 人類在大變局中把握正確前進方向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貢獻。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極大提高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馬克思主義(yi) 思想理論水平,極大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極大加速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民族複興(xing)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曆史進程,是當之無愧的“全黨(dang) 全國人民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的行動指南”,標誌著我們(men) 黨(dang) 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把握和運用達到新的高度。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偉(wei) 大實踐,是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下取得的。同時,這一偉(wei) 大實踐催生了新思想、檢驗了新思想,深刻揭示了這一重要思想的科學性、真理性。實踐充分證明,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引領中國、貢獻世界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

推進黨(dang) 的建設偉(wei) 大工程的基本經驗

全國黨(dang) 的建設研究會(hui) 會(hui) 長 李景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以史為(wei) 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進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在黨(dang) 的百年華誕之際,回顧黨(dang) 的奮鬥曆程,總結黨(dang) 的建設經驗,對於(yu) 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推進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和黨(dang) 領導的偉(wei) 大事業(ye) ,具有重要現實意義(yi) 和深遠曆史意義(yi) 。

  必須始終不渝堅定共產(chan) 主義(yi) 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信念,始終堅守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家園。在百年曆史中,我們(men) 黨(dang) 經曆了一次次生死存亡的鬥爭(zheng) ,為(wei) 什麽(me) 總能挺得住、走出來,而且越來越強大?就是因為(wei) 全黨(dang) 同誌心中有信仰,能夠咬緊牙關(guan) 堅持到底。保持黨(dang) 的事業(ye) 長盛不衰,全黨(dang) 同誌要不斷增強為(wei) 理想信念奮鬥的自覺性和堅韌性,真正做到信仰之基一時一刻不鬆動、精神之鈣一點一滴不缺失、思想之舵一絲(si) 一毫不偏離。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wei) 戰略性任務,持之以恒加強黨(dang) 史學習(xi) 、黨(dang) 性教育,以“革命理想高於(yu) 天”的英雄氣概,勇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必須始終不渝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用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dang) 。馬克思主義(yi) 是參天大樹之根本、萬(wan) 裏長河之泉源。百年曆史證明,什麽(me) 時候高舉(ju) 馬克思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yi) ,黨(dang) 領導的偉(wei) 大事業(ye) 就勝利前進;什麽(me) 時候主觀主義(yi) 、教條主義(yi) 盛行,偏離馬克思主義(yi) ,黨(dang) 的事業(ye) 就遭受挫折。任何時候老祖宗都不能丟(diu) ,理論創新都不能停。要堅定不移把馬克思主義(yi) 作為(wei) 根本指導思想,不斷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賦予馬克思主義(yi) 新的內(nei) 涵。堅持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全黨(dang) 、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讓黨(dang) 的創新理論銘刻腦海、紮根心田、融入血脈。

  必須始終不渝堅持黨(dang) 的根本宗旨,堅守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的初心和使命。我們(men) 黨(dang) 在披荊斬棘、篤定前行的曆程中,始終以人民為(wei) 中心,與(yu) 人民群眾(zhong) 風雨同舟、生死與(yu) 共,贏得了人民群眾(zhong) 的支持擁護。曆史告訴我們(men)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guan) 係黨(dang) 的生死存亡。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人民至上,把讓人民生活幸福作為(wei) “國之大者”;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ge) 中心,把“蛋糕”做大分好,朝著共同富裕不斷邁出新的步伐;堅持群眾(zhong) 路線這個(ge) 傳(chuan) 家寶,堅決(jue) 反對“四風”和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展現新時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嶄新麵貌。

  必須始終不渝把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作為(wei) 黨(dang) 的建設的根本原則,不斷提高黨(dang) 的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百年曆史證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沒有黨(dang) 的領導,我們(men) 就一事無成;動搖黨(dang) 的領導,就動搖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根基。在這個(ge) 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men) 的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決(jue) 不能有任何含糊。要堅定不移健全黨(dang) 的領導製度,改進黨(dang) 的領導方式,提高黨(dang) 的領導水平;旗幟鮮明反對各種否定黨(dang) 的全麵領導的錯誤言行,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決(jue) 不允許搞變通、打折扣,決(jue) 不允許產(chan) 生“中梗阻”“沙灘流水不到頭”等問題。

  必須始終不渝把黨(dang) 的政治建設作為(wei) 黨(dang) 的根本性建設,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注重從(cong) 政治上建設黨(dang) 是保持黨(dang) 的先鋒隊性質、實現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堅持以政治建設統領黨(dang) 的各方麵建設,黨(dang) 員、幹部政治素質明顯提高,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態煥然一新。特別是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樣的領袖為(wei) 我們(men) 舉(ju) 旗定向、掌舵領航,這是全黨(dang) 的大幸、國家的大幸、民族的大幸、人民的大幸,我們(men) 必須倍加珍惜、堅決(jue) 維護。

  必須始終不渝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製,著力推進製度治黨(dang) 、依規治黨(dang) 。民主集中製是黨(dang) 的根本組織製度和領導製度,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區別於(yu) 其他政黨(dang) 的重要標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不斷改革完善以民主集中製為(wei) 核心的黨(dang) 的領導製度、組織製度,大力推進製度治黨(dang) 、依規治黨(dang) ,為(wei) 黨(dang) 和國家長治久安、行穩致遠提供了堅實保證。堅持民主集中製,走製度治黨(dang) 、依規治黨(dang) 之路是長遠之策、根本之策。必須不斷推進黨(dang) 的製度體(ti) 係建設,使黨(dang) 的所有工作、所有活動都有章可循,真正把黨(dang) 的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工作優(you) 勢。

  必須始終不渝堅持黨(dang) 要管黨(dang) 、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不斷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100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在自我革命中淬煉成長,在從(cong) 嚴(yan) 管黨(dang) 治黨(dang) 中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黨(dang) 中央以刀刃向內(nei) 的勇氣向頑瘴痼疾開刀,以雷霆萬(wan) 鈞之勢“打虎”“拍蠅”“獵狐”,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取得重大成果。同時要清醒看到,越是在取得勝利時,越要保持清醒頭腦,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luan) ,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執著,始終保持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戰略定力和持久韌勁,做到全方位、全過程從(cong) 嚴(yan) ,哪個(ge) 方麵都不能弱,什麽(me) 時候都不能鬆。唯有把自我革命進行到底,黨(dang) 才能永遠立於(yu) 不敗之地。

弘揚延安精神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陝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shu) 記 趙 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在長期奮鬥中構建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延安精神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寶貴精神財富。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繼續弘揚延安精神、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就要深入把握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豐(feng) 富內(nei) 涵。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100年的光輝曆史,就是與(yu) 人民心心相印、與(yu) 人民同甘共苦、與(yu) 人民團結奮鬥的曆史。延安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堅持群眾(zhong) 路線,在黨(dang) 的七大上把“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作為(wei) 根本宗旨寫(xie) 入黨(dang) 章。我們(men) 黨(dang) 積極實踐黨(dang) 內(nei) 民主和人民民主,實行普遍的、公開的、無記名的選舉(ju) 。“投豆法”“燒香燃洞法”等靈活管用的投票方式,確保了人民當家作主。我們(men) 黨(dang) 在邊區實行減租減息,連續三次精兵簡政,大大減輕了群眾(zhong) 負擔。黨(dang) 政機關(guan) 、部隊學校普遍開展大生產(chan) 運動,和群眾(zhong) 一起苦、一起幹,發展了生產(chan) ,提高了群眾(zhong) 生活水平。我們(men) 黨(dang) 十分重視作風建設,建立起一係列促進廉政的法律製度。中央領導同誌以身作則、廉潔奉公,黨(dang) 員幹部普遍樹立親(qin) 民愛民為(wei) 民理念,形成了“隻見公仆不見官”的生動局麵。我們(men) 黨(dang) 堅持把老百姓的小事當作大事來做,修築幸福渠方便周邊群眾(zhong) 澆灌田地,免費開放機關(guan) 醫務所為(wei) 老百姓看病……一係列為(wei) 民舉(ju) 措“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正如毛澤東(dong) 同誌在《為(wei) 人民服務》中所指出的:我們(men) 這個(ge) 隊伍是徹底地為(wei) 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延安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群眾(zhong) 觀點,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建立並保持水乳交融、生死與(yu) 共的血肉聯係,為(wei) 革命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就要深切感悟人民領袖的為(wei) 民情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是在人民中成長起來的人民領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習(xi) 近平在延安工作生活7年,樹立了“要為(wei) 人民做實事”的堅定信念,一心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帶領群眾(zhong) 挖窯洞,建沼氣池,打井取水,打壩造田,辦縫紉社、鐵業(ye) 社,群眾(zhong) 需要什麽(me) 就幹什麽(me) ,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結下了深厚情誼。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堅持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帶領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彪炳史冊(ce) 的人間奇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zheng) 中,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jia) 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每一個(ge) 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生動體(ti) 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人民至上的不變價(jia) 值追求。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就要講好新時代為(wei) 民服務故事。延安黨(dang) 員幹部始終發揚密切聯係群眾(zhong) 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堅持和人民群眾(zhong) 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我們(men) 眾(zhong) 誌成城打贏脫貧攻堅戰,7.62萬(wan) 戶、20.52萬(wan) 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群眾(zhong) 義(yi) 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一任接著一任幹,林草覆蓋率達到81.3%,城區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達到339天,人民群眾(zhong) 對優(you) 美生態環境的需要不斷得到滿足。千方百計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煩心事、揪心事,“十三五”以來,城鎮新增就業(ye) 8.28萬(wan) 人;開工老舊小區改造488個(ge) ,2019年城鎮人均住房麵積達到42.6平方米;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er) 園480所,增加學位9.1萬(wan) 個(ge) ;深化醫療衛生體(ti) 製改革,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群眾(zhong) 看病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持續推進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群眾(zhong) 說事、法官說法、幹部聯村”機製,榮獲全國社會(hui) 治安綜合治理“長安杯”,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2020年全市人均地區生產(chan) 總值突破1萬(wan) 美元,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66萬(wan) 元、1.28萬(wan) 元,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曆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men) 黨(dang)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兩(liang) 次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從(cong) 黨(dang) 的光輝曆史中汲取營養(yang) 和力量,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養(yang) 初心、淬煉靈魂,“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麵”,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開展“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持續改善脫貧人口生活,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繼續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就業(ye) 、教育、醫療、住房等問題,兜牢民生底線,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奮力譜寫(xie) 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

上海市委副書(shu) 記、政法委書(shu) 記 於(yu) 紹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men) 必須堅持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全麵深化改革開放”。上海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誕生地,在黨(dang) 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連續四年考察上海,為(wei) 上海發展把脈指向。上海市委堅持把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上海和在浦東(dong) 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wei) 全部工作的鮮明主題和突出主線,貫穿於(yu) 改革創新實踐的全過程各方麵。去年,上海市生產(chan) 總值達3.87萬(wan) 億(yi) 元,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各項事業(ye) 蓬勃發展。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上海要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為(wei) 全國改革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堅定不移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開放、創新、包容已成為(wei) 上海最鮮明的品格。”多年來,上海以落實國家戰略為(wei) 牽引,在為(wei) 全國大局服務和為(wei) 全國發展探路有機統一中實現更好發展。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更加堅定地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麵向世界、擴大開放之路,打破常規、創新突破之路。在“更高”上做文章,舉(ju) 全市之力打好浦東(dong) 高水平改革開放這張“王牌”,努力拿出更多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開拓性創新成果。在“更深”上求突破,持續深化“三大任務、一大平台”。在自貿試驗區臨(lin) 港新片區實行更大程度壓力測試,加快建設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推動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聯動發展,助力更多高成長性科技企業(ye) 發展壯大。發揮上海龍頭帶動作用,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ti) 化發展,加快示範區製度創新。提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功能,不斷放大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溢出帶動效應。

  更高水平強化“四大功能”、形成“四個(ge) 格局”、實現“三個(ge) 數字化”。上海以強化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chan) 業(ye) 引領、開放樞紐門戶“四大功能”為(wei) 關(guan) 鍵路徑,全麵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zheng) 力。以全麵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為(wei) 主攻方向,實現經濟數字化、生活數字化、治理數字化,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打造國內(nei) 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加快打造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格局,更好發揮壓艙石、動力源、試驗田的作用;加快形成“中心輻射、兩(liang) 翼齊飛、新城發力、南北轉型”的空間新格局,把嘉定、青浦、鬆江、奉賢、南匯“五大新城”打造成獨立綜合性節點城市;加快完善經濟發展格局,做優(you) 做強創新型、服務型、總部型、開放型、流量型“五型經濟”;加快構建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新格局,凸顯鄉(xiang) 村經濟、生態、美學“三個(ge) 價(jia) 值”。係統謀劃、整體(ti) 推進軟硬實力建設。上海市委就“厚植城市精神 彰顯城市品格 全麵提升城市軟實力”作出部署,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煉概括的上海城市精神和“上海最鮮明的品格”以及提升軟實力的要求轉化為(wei) 落地落實的具體(ti) 舉(ju) 措,把提升軟實力和增強硬實力有機統一到形成更強城市核心競爭(zheng) 力之中。

  生動實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建設人民城市,關(guan) 鍵是突出一個(ge) “實”字,讓人民群眾(zhong) 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破解“老、小、舊、遠”民生難題上持續發力,要求“把舊裏群眾(zhong) 當親(qin) 人”,推動機製創新,跑出舊改“加速度”。近3年分別完成舊改任務50萬(wan) 、55萬(wan) 、75萬(wan) 平方米,二級以下成片舊裏改造完成時間由原定2025年提前到2022年。扭住突出民生難題,深入開展“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今年推出16項民心工程,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不斷取得新成效。堅持把最好資源留給人民,黃浦江、蘇州河各40多公裏岸線實現貫通,過去的“工業(ye) 鏽帶”變成“生活秀帶”,打造更多“文化舞台”“美麗(li) 家園”,讓人民城市更好成為(wei) 人民的幸福樂(le) 園。著力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持續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兩(liang) 張網建設,打造善治城市典範,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探索實踐,推動法治成為(wei) 城市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標誌,努力讓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每個(ge) 人都擁有發展舞台、找到歸屬認同、感受城市溫度。

  思想是前進的燈塔,這是我們(men) 黨(dang) 百年曆史昭示的真理。新時代新征程,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上海一定能創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展現出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氣象。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06日 06:5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