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七一勳章”獲得者|王占山:畢我一生報黨恩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點擊觀看視頻

  在國民黨(dang) 的治安軍(jun) 即將砍下他的腦袋時,八路軍(jun) 前來營救。槍聲大作中,機靈的王占山成功逃脫敵人的魔掌。從(cong) 此,“報黨(dang) 恩”就成了17歲少年王占山一生的執著追求。

  河南省安陽軍(jun) 分區原副司令員王占山先後參加了遼沈、平津、兩(liang) 廣、抗美援朝、邊境作戰等戰役戰鬥,負傷(shang) 38處;他敢於(yu) 同不正之風做鬥爭(zheng) ,匡正家風、嚴(yan) 於(yu) 律己,從(cong) 不向組織伸手,從(cong) 不讓家人搞特殊化;他寧當“窮司令”,過“摳”生活,也要想方設法讓困難群眾(zhong) 過上好日子……在建黨(dang) 百年之際,這位鐵心跟黨(dang) 走了73載的老軍(jun) 人獲得“七一勳章”。

優(you) 異戰績報黨(dang) 恩

  1946年,17歲的民兵隊長王占山與(yu) 兩(liang) 名戰友被國民黨(dang) 的治安軍(jun) 抓獲。就在敵人準備砍下他的頭顱時,八路軍(jun) 前來救援。趁敵人倉(cang) 皇應戰,雙手被反捆的王占山機敏地紮進高粱地裏,躲過身後的槍林彈雨,撿回了一條命。

  王占山,1929年生,河北豐(feng) 南人。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任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第54軍(jun) 135師404團3營7連排長。

  王占山,1929年生,河北豐(feng) 南人。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任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第54軍(jun) 135師404團3營7連排長。

  “沒有黨(dang) 組織的營救,我早就身首異處了。”自此,“報黨(dang) 恩”的信念牢牢植根於(yu) 王占山的心間。翌年,他參軍(jun) 入伍。又一年後,作戰勇敢的王占山宣誓入黨(dang) 。

  “共產(chan) 黨(dang) 讓老百姓當家作主,我要鐵心跟著黨(dang) ,用手中的槍解放更多的窮苦人。”從(cong) 此,革命軍(jun) 人王占山跟隨部隊一路南征北戰,闖遼寧、戰天津、進湖南、打廣東(dong) 、平廣西,在一次次的炮火洗禮中,不斷升華著“報黨(dang) 恩”的樸素感情。

  1949年1月,解放天津的戰鬥打響後,王占山所在連被一個(ge) 大型障礙物擋住了衝(chong) 鋒路。敵人依托明暗交叉火力點,對我實施壓製。

  看著一個(ge) 個(ge) 戰友倒在了衝(chong) 鋒的路上,時任連隊通信員的王占山抱起炸藥包,快速躍進、迂回,向障礙物挺進,成功炸掉障礙物,打通了通向勝利的道路。

金城反擊戰中,王占山帶領戰友堅守陣地4天4夜,被誌願軍(jun) 總部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金城反擊戰中,王占山帶領戰友堅守陣地4天4夜,被誌願軍(jun) 總部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1953年7月,時任排長的王占山參加了抗美援朝金城反擊戰。戰鬥極其慘烈,王占山帶領76名戰士堅守陣地4天4夜,在以野菜等充饑的艱苦情況下,先後38次打退有飛機支援、有大炮坦克的“聯合國軍(jun) ”兩(liang) 個(ge) 營,殲敵400餘(yu) 人。

  那次戰鬥,渾身是傷(shang) 的王占山昏迷4天後,才終於(yu) 闖過了“鬼門關(guan) ”。

  戰後,王占山被誌願軍(jun) 總部記一等功,被授予“二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榮獲朝鮮民主主義(yi) 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

  “我用一個(ge) 個(ge) 優(you) 異的戰績,回報黨(dang) 給我的第二次生命。”戰功赫赫的百戰老兵王占山,先後參加各類重大戰役戰鬥40餘(yu) 次。至今,他的後腦還留有一塊彈片。

一身正氣報黨(dang) 恩

  “國民黨(dang) 政權垮台,自上而下的腐敗是一個(ge) 重要原因。要想保持黨(dang) 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每名黨(dang) 員就要自覺抵製不正之風。”王占山始終以廉潔的品格和清正的家風,積極維護黨(dang) 的好形象,立起了共產(chan) 黨(dang) 人廉潔奉公的好樣子。

  王占山從(cong) 不假公濟私。當團長時,他的妹妹想請他將外甥帶到部隊當兵。王占山婉言拒絕:“孩子的路要靠自己闖。”

  “父親(qin) 是家裏的主心骨,他經常給我們(men) 提醒、拉袖子,讓我們(men) 不越雷池半步。”王占山的兒(er) 子王克林說,退休後,王占山更是嚴(yan) 格約束自己和家人。

  有一年,王占山所在幹休所的一棟樓房要實行老舊小區改造。當時,近20家建築單位來報名參加招標。軍(jun) 分區成立了項目考察組,王占山是成員之一。

  翻看建築單位送來的資料,考察組認為(wei) 鄭州一家建築單位優(you) 勢比較突出,決(jue) 定前往鄭州考察。

  趕到鄭州時,已快到午飯時間。公司要安排一頓午飯,王占山堅決(jue) 不吃。

  “咱吃了人家的,嘴就短了!”在王占山帶領下,考察組在路邊飯館裏,按出差標準吃了午飯。

  良好的家風,是一個(ge) 家庭最好的滋養(yang) 劑。王占山的子孫,就在這樣的家風中成長。一次,王克林有急事卻打不上車,幹休所駕駛員主動提出送他到汽車站。

  “坐公車是違反規定的。”王克林說,公家車堅決(jue) 不能坐。

反哺之情報黨(dang) 恩

  日常生活中,王占山是個(ge) 很“摳門兒(er) ”的老頭兒(er) 。剛從(cong) 領導崗位上退下來那幾年,他在家裏坐立不寧。老伴席蘊蘭(lan) 怕他閑出毛病,就安排他每天上街去買(mai) 菜。

  別人買(mai) 菜都是選新鮮的、水靈的、嫩綠的,可他買(mai) 的全是隔夜的、打蔫的、枯黃的。“擇一擇、切一切都一樣,這比新鮮的便宜多了。”王占山不以為(wei) 然。

  有時,王占山甚至還撿人家掰下來的菜葉子、菜幫子。老伴埋怨他,他卻振振有詞:不偷不搶,撿來的怎麽(me) 了。要在朝鮮戰場上,能救活多少誌願軍(jun) 戰士!

  王占山家裏,陳設樸素簡單,典型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老伴常嗔怪他:“別人喊你王司令,我看你是一個(ge) 窮司令。”

  老伴的話,讓他想到了遼沈戰役。那時,每路過一個(ge) 村莊,老百姓就將玉米餅、菜餑餑,或是冒著熱氣的湯,硬是塞到戰士的手中。

  提及往事,王占山滿眼含淚:“我們(men) 的命,就是老百姓給的。現在,我們(men) 條件好了,就要想方設法反哺群眾(zhong) 。”

  一次,他到安陽市三官廟小學做傳(chuan) 統事跡報告,沒有看到平時總喜歡纏著他提問題的那個(ge) 孩子。得知孩子家裏出現重大變故,他當天就給這個(ge) 孩子送來3000元錢,並再三叮囑孩子父母,千萬(wan) 不能耽誤孩子學業(ye) 。

  從(cong) 1993年起,王占山就力所能及地購買(mai) 教學用具、書(shu) 籍資料等,給附近的學校和學生提供資助。對於(yu) 三官廟小學、建安小學、三十三中學的學生來說,王占山爺爺就是他們(men) 的人生導師。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王占山來到幹休所,將3000元特殊黨(dang) 費交到政委手中說:“以前,在戰場上保家衛國。現在,國家和人民有難,我得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扶貧幫困、抗洪搶險、抗擊非典、汶川抗震……幾十年來,王占山已不記得捐過多少款,交過多少特殊黨(dang) 費。

  “父親(qin) 說黨(dang) 給了我們(men) 幸福生活,他把一生都獻給了黨(dang) 。”女兒(er) 王秀香說,父親(qin) 的上衣左口袋專(zhuan) 門用來裝黨(dang) 費。在她的記憶中,父親(qin) 從(cong) 年輕小夥(huo) 到鮐背老人,親(qin) 手交黨(dang) 費永不遲到。

【“七一勳章”獲得者風采】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03日 16:17 來源:新華社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