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七一勳章”獲得者|渡江英雄馬毛姐:跟著共產黨,老百姓才有好日子過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點擊觀看視頻

  一個(ge) 14歲的漁家小姑娘,冒著槍林彈雨,咬牙忍受著手臂上的槍傷(shang) ,一夜駕船六渡長江,把三批解放軍(jun) 送到南岸……這是什麽(me) 樣的信念在支撐?

  “跟著共產(chan) 黨(dang) ,老百姓才有好日子過!”就是這句樸實而堅定的話語。

  從(cong) “百萬(wan) 雄師過大江”的壯偉(wei) 畫卷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時代巨變,信念一步步變為(wei) 現實,如今86歲的馬毛姐,既是親(qin) 曆者又是建設者、貢獻者。歲月如梭,她初心如磐,信念永遠。

這是馬毛姐肖像(6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年齡最小的“小船工”,渡江戰役立大功

  【小女孩勇護“生命之舟”】

  1949年4月20日夜,百萬(wan) 雄師在千裏江線上分三路強渡長江。20時許,渡江戰役在中線安慶至蕪湖間率先打響。在夜幕掩護下,突擊船像離弦之箭,直駛南岸。船過江心,南岸國民黨(dang) 軍(jun) 隊的輕重機槍猛射過來。

  “照明彈和火光將夜裏的長江照得透亮。”當年僅(jin) 14歲的馬毛姐,是年齡最小的船工。她負責掌舵,眼睛不太好的哥哥劃槳,從(cong) 無為(wei) 縣(今無為(wei) 市)的長江邊出發渡江。“不知道害怕,一心想著送解放軍(jun) 過江。”她說。

  “當時母親(qin) 歲數小,體(ti) 格瘦弱,又是女孩子,最初解放軍(jun) 不同意她上船。”馬毛姐的女兒(er) 劉光林說,是媽媽趁人不注意,偷偷上了船,當解放軍(jun) 在船艙裏發現她時,船已經駛離了江岸。

渡江戰役紀念館裏以馬毛姐為(wei) 原型設計的雕塑。(渡江戰役紀念館供圖)

  茫茫江麵上,機槍子彈拖曳著火光,向渡船迎麵打來,炮彈在江麵上炸起一個(ge) 個(ge) 水柱。與(yu) 馬毛姐同行的四艘船中,有兩(liang) 艘被炮彈炸毀。

  “敵人在南岸不斷地放照明彈,飛機也來回飛,子彈像雨點一樣飛過來,落在船邊上……”72年前的情景,馬毛姐記憶猶新。

  敵人的子彈密集襲來,打爛了船帆,有一顆從(cong) 她右臂穿過。簡單包紮、忍著傷(shang) 痛,馬毛姐和哥哥拚盡全力往江對岸劃去,整晚橫渡長江六趟,把三批解放軍(jun) 送上南岸。

  【“馬毛姐”們(men) 用小船劃出渡江戰役的勝利】

  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jun) 占領南京,宣告國民黨(dang) 反動統治覆滅;6月2日解放崇明島,渡江戰役勝利結束,加速全國解放步伐。

  渡江戰役的勝利,是靠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像馬毛姐一樣的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渡江戰役中,每一名解放軍(jun) 戰士的身後,至少站著10位支前群眾(zhong) 。”安徽省委黨(dang) 史研究院副院長施昌旺說。

  渡江戰役中,僅(jin) 安徽無為(wei) 、宿鬆、懷寧三地就分別有2000多名船工參戰,有的父子、兄弟、兄妹齊上船,運送大軍(jun) 過江。其中僅(jin) 無為(wei) 就湧現出一等功臣296人、二等功臣937人。有的支前船工犧牲了,連姓名都沒有留下。

  2021年6月29日,馬毛姐獲頒授“七一勳章”。“這個(ge) 榮譽不僅(jin) 屬於(yu) 我,更屬於(yu) 渡江戰役全體(ti) 支前船工。相比於(yu) 榮譽,我為(wei) 黨(dang) 和國家做的事情太少。”她說。

6月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西園街道,馬毛姐(右一)和社區居民交談。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

  從(cong) 貧苦童養(yang) 媳到“人民的服務員”

  【貧苦童養(yang) 媳“向陽生長”】

  馬毛姐是個(ge) 苦出身。

  1935年9月,她出生在無為(wei) 縣馬家壩村一個(ge) 貧苦漁民家庭。“家裏以打魚為(wei) 生,打到的大魚漁霸要搶,小的賣不上錢。經常沒飯吃,出去討飯,還被狗追著咬。”馬毛姐說,為(wei) 了減少一口人吃飯,她六七歲就被送給別人家當童養(yang) 媳。

  1949年2月,解放軍(jun) 解放了長江北岸的無為(wei) 地區。“解放軍(jun) 趕走了漁霸,還給我們(men) 分田、送糧食。”馬毛姐說,她也得以回到自己家,心中明白了一個(ge) 樸實的道理:隻有共產(chan) 黨(dang) 心裏裝著老百姓!

  渡江戰役前夕,馬毛姐積極報名參加了渡江突擊隊。“我想把解放軍(jun) 送過江,讓那邊的老百姓也能過上好日子!”

  信念一旦萌發,便會(hui) 向著太陽生長。新中國成立後,馬毛姐進入學校讀書(shu) ,努力學習(xi) 文化知識。年滿18周歲,她就向組織遞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並於(yu) 1954年6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支前模範”永做“人民的服務員”】

  作為(wei) 渡江戰役“一等功臣”“支前模範”,馬毛姐參加工作後卻從(cong) 不以功臣自居,聽從(cong) 組織安排,先後在合肥車站區針織廠、合肥車站區被服廠、合肥五金六廠、合肥帽廠、合肥市服裝鞋帽工業(ye) 公司等單位工作,從(cong) 不挑揀崗位、講求待遇。

  “黨(dang) 叫幹啥就幹啥,目的就是為(wei) 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馬毛姐說,無論是一線當工人,還是做婦聯、工會(hui) 工作,她都牢記自己是一名黨(dang) 員,要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wei) 老百姓服務。

  作為(wei) 功臣、勞模,馬毛姐曾多次受到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但她從(cong) 不向組織提個(ge) 人利益上的要求。

  退休以後,她也沒有閑下來,經常到機關(guan) 、學校、工廠等地作報告,義(yi) 務開展革命傳(chuan) 統教育300多場次。

  幾十年來,馬毛姐的崗位多次改變,不變的是對黨(dang) 的忠誠。她經常說是黨(dang) 給了她一切,“我要把一生奉獻給黨(dang) 的事業(ye) ,全心全意做好人民的服務員”。

3月28日,馬毛姐回到家鄉(xiang) 安徽省無為(wei) 市劉渡鎮馬壩村,與(yu) 當年的姐妹們(men) 話家常。新華社發(鄭遠 攝)

  永遠跟黨(dang) 走,未來更美好

  【景美民富,家鄉(xiang) 展新顏】

  前不久,馬毛姐回到了家鄉(xiang) 無為(wei) 市劉渡鎮馬壩村。

  進入村莊,一幢幢兩(liang) 層、三層的漂亮新房依水、沿路而建,花草樹木成行,生活設施完善。新居、稻田、荷塘、蟹池、花木……這個(ge) 昔日長江邊的偏僻漁村,如今已成為(wei) 景美民富的美麗(li) 鄉(xiang) 村。

  而整個(ge) 劉渡鎮,2020年實現了最後一批27戶78人成功脫貧,全年新建12.6公裏的水泥路麵村級道路,實施93個(ge) 農(nong) 田水利“最後一公裏”項目,進一步改善交通條件和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

  “變化太大了!以前我們(men) 隻能以船為(wei) 家,哪有現在這麽(me) 好的房子。以前的臭水窪,現在變成了荷花塘、螃蟹田……”對比今昔,馬毛姐滿懷喜悅,更充滿欣慰,“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窮人就過不上好日子”。

  她現場給家鄉(xiang) 的學生們(men) 上了一堂黨(dang) 史教育課,叮囑他們(men) “要義(yi) 無反顧地跟共產(chan) 黨(dang) 走”“隻有好好學習(xi) 才能更有本事為(wei) 人民服務”。

  3月28日,馬毛姐回到家鄉(xiang) 安徽省無為(wei) 市劉渡鎮馬壩村,給家鄉(xiang) 的學生們(men) 講述當年的戰鬥經曆。新華社發(鄭遠 攝)

  【未來更美好】

  “馬毛姐是人民的功臣,更是我們(men) 學習(xi) 的榜樣!”無為(wei) 市劉渡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劉俊說,作為(wei) 基層幹部,要學習(xi) 馬毛姐忠誠於(yu) 黨(dang) 、愛黨(dang) 護黨(dang) 的品格,踐行初心、一心為(wei) 民的追求,無怨無悔、砥礪前行的忠貞,知重負重、銳意進取的堅韌,從(cong) 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奮鬥的力量,在新征程上再創佳績、再立新功。

  馬毛姐說,新舊社會(hui) 對比,感受更深。醫療保險、義(yi) 務教育、脫貧攻堅……這些關(guan) 係民生的黨(dang) 的好政策,她特別擁護。“跟著共產(chan) 黨(dang) ,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這既是真理,也是現實。我們(men) 的國家越來越強盛,我們(men) 永遠跟黨(dang) 走,未來一定更美好!”

【“七一勳章”獲得者風采】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03日 09:33 來源:新華社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