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由於(yu) 區域麵積小、人口規模小、耕地麵積小、產(chan) 業(ye) 規模小、經濟總量小,在全省各項考核評比中常居後位。如今,在黑龍江省最新的縣域經濟綜合排名中,樺川已進入中上遊行列。
“小縣城也能有大作為(wei) ”,作為(wei) 樺川縣委書(shu) 記,過去6年間,郭廣福和縣委一班人帶領全縣幹部群眾(zhong) 圍繞脫貧攻堅狠抓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改變了樺川的貧困落後麵貌。
發展產(chan) 業(ye) 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5年初,郭廣福到樺川任職。肩負著組織的重托和群眾(zhong) 的期盼,他一刻也不敢停歇。
郭廣福的車上常年備著行李,走村入戶開展調研時,晚上走到哪兒(er) 就住在哪兒(er) 。全縣105個(ge) 行政村,他走了一遍又一遍。
樺川縣有水稻種植麵積130萬(wan) 畝(mu) ,稻米產(chan) 業(ye) 是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星火朝鮮族鄉(xiang) 星火村曾創下全省水稻畝(mu) 產(chan) 最高紀錄,“星火大米”走俏市場。然而,本世紀初以來,由於(yu) 種種原因,星火村經濟發展遇到瓶頸,昔日光環漸漸褪去。
“要讓脫貧攻堅的號角喚醒這座沉寂的村莊!”郭廣福帶隊深入星火村,與(yu) 村幹部反複商量,決(jue) 定走種好米、搞加工、促旅遊的路子。幾年下來,星火村重新煥發活力:“星火大米”銷售紅火,泡菜加工產(chan) 業(ye) 壯大,民俗旅遊開門納客,村民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3000元提高到2020年的1.3萬(wan) 元。
星火村的變化,隻是樺川縣脫貧攻堅的一個(ge) 縮影。在郭廣福帶領下,樺川形成了脫貧攻堅推進機製。全縣做強稻米、畜牧等主導產(chan) 業(ye) ,做實42個(ge) 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做活農(nong) 戶庭院經濟,蹚出一條扶貧產(chan) 業(ye) “三輪驅動”的發展路子。全縣累計整合利用各方麵扶貧資金9.7億(yi) 元,謀劃推進470多個(ge) 扶貧項目。
2019年5月,樺川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2020年10月,樺川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深入一線為(wei) 群眾(zhong) 排憂解難
有一年秋天,郭廣福在下鄉(xiang) 途中看見快要收割的大片莊稼被淹泡在水中。“辛辛苦苦幹半年,反而賠上種子錢”,看著農(nong) 民無助的神情,他很痛心。如何降低鄉(xiang) 親(qin) 們(men) 因災造成的損失?郭廣福想到了定點幫扶樺川縣的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反複溝通,樺川縣整縣推進玉米大豆“保險+期貨”新模式。
“多虧(kui) 縣裏給我們(men) 辦了保險,我家拿到1.1萬(wan) 元賠償(chang) 金。”回想起2019年拿到賠償(chang) 金時的情景,新城鎮愛國村村民尚景東(dong) 還有些激動。當時,跟尚景東(dong) 一樣遭受洪澇災害的2500多戶農(nong) 民,共獲得保險賠付8700多萬(wan) 元。
“說一千、道一萬(wan) ,群眾(zhong) 過上好日子是關(guan) 鍵。”郭廣福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對群眾(zhong) 關(guan) 切事,他總是想在心頭、做在前頭。有群眾(zhong) 反映自來水水質渾濁、間斷供水,他現場辦公,提出建水廠、購設備、換管網,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建設、當年竣工、當年供水,讓群眾(zhong) 喝上了期盼已久的放心水。
“要把群眾(zhong) 反映的困難當成自家的事去辦。”這是郭廣福對自身的要求,他也要求全縣幹部記在心裏、幹在前頭。他帶頭接訪,建立“訪調中心”和“訴調中心”,緊盯曆史遺留問題,實施信訪積案攻堅行動。經過不懈努力,全縣群眾(zhong) 來訪從(cong) 2015年的2236件次下降到2020年的456件次。
激發幹部幹事創業(ye) 精氣神
郭廣福常說,選拔幹部必須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wei) 先、任人唯賢,注重“人品正、能力強、作風實、口碑好”。這些年,樺川縣堅持在脫貧攻堅一線選拔幹部,先後提拔任用駐村幹部147名;在鄉(xiang) 鎮幹部調整配備中,遴選了一批大學生村官、優(you) 秀村幹部和事業(ye) 單位人員,充實到鄉(xiang) 鎮一線。
良好的選人用人風氣,激發了全縣幹部幹事創業(ye) 的精氣神。連續5年,樺川縣在全市目標綜合考評中被評為(wei) 優(you) 秀等次;連續3年,在全市政治生態建設成效考核中被評為(wei) “好”等次。
黨(dang) 員幹部樹榜樣,群眾(zhong) 更加心向黨(dang) 。創業(ye) 鄉(xiang) 穀大村劉清林家裏生活困難。在扶貧幹部幫助下,他患病的老伴享受到了醫療扶助政策。駐村幹部還幫他家重整了庭院,種上了菜園,增加收入2300多元,日子有了新氣象。“共產(chan) 黨(dang) 派來的幹部淨幹實事兒(er) ,讓俺家裏變了樣。”劉清林說,“俺這輩子呀,就認準一個(ge) 理兒(er) ,跟共產(chan) 黨(dang) 走!”
郭廣福說,“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我將繼續砥礪奮進,以擔當作為(wei) 扛起肩頭重任,更好發揮一線指揮官作用。”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