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專(zhuan) 題
前 言
重視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是我們(men) 黨(dang) 區別於(yu) 其他政黨(dang) 的顯著優(you) 勢。百年來,黨(dang) 的基層組織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少到多、從(cong) 弱到強,經曆曲折不斷發展壯大,成長為(wei) 擁有27.3萬(wan) 個(ge) 基層黨(dang) 委、31.4萬(wan) 個(ge) 總支部、427.7萬(wan) 個(ge) 支部的強大組織力量。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顯著成就,基層黨(dang) 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增強,為(wei) 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保持黨(dang) 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推進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輝煌成就提供了堅強保證。
黨(dang) 的基層組織體(ti) 係日臻嚴(yan) 密,建立起分布廣泛、嚴(yan) 密完善、不斷發展、富有活力的基層組織,為(wei) 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黨(dang) 的基層組織製度日趨完善,建立健全了各層級各領域基層黨(dang) 組織工作製度和相關(guan) 政策規定,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製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黨(dang) 建工作和業(ye) 務工作深度融合,基層黨(dang) 組織在貫徹落實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jue) 策部署中的領導作用日益凸顯,戰鬥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政治功能更加突出,組織力進一步提升,有力推動了基層黨(dang) 組織全麵進步、全麵過硬。
回首百年,功績至偉(wei) ;展望未來,信心滿懷。始終堅持黨(dang) 的領導,把加強黨(dang) 的建設作為(wei) 推動事業(ye) 的根本保證,不斷夯實黨(dang) 的基層組織,必將使黨(dang) 和國家各項事業(ye) 始終保持正確發展方向和強大發展動力,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
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
從(cong) 無到有 建立發展
在黨(dang) 的創建初期和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緊緊抓住建立黨(dang) 的支部這個(ge) 重要環節,推動黨(dang) 的力量迅速壯大。
1921年7月召開的黨(dang) 的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一個(ge) 綱領》。由於(yu) 全黨(dang) 隻有50多名黨(dang) 員,人數很少,黨(dang) 綱並沒有規定建立黨(dang) 的基層組織。1922年7月召開的黨(dang) 的二大通過了首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章程》,規定“凡有黨(dang) 員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組”。“組”是當時黨(dang) 的最基本單位,也是黨(dang) 的基層組織的最初形態。1923年6月召開的黨(dang) 的三大通過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一次修正章程》,把黨(dang) 的基層組織由原來的組改為(wei) 小組,人數由原來的3人至5人,改為(wei) 5人至10人。從(cong) 黨(dang) 的一大至黨(dang) 的三大期間,對於(yu) 黨(dang) 的基層組織如何設置尚未作出明確的規定,仍處於(yu) 不斷探索階段。黨(dang) 的三大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決(jue) 定聯合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dang) ,建立工人階級和民主力量的聯合戰線,但在實際工作中過於(yu) 注重幫助國民黨(dang) 發展組織,而忽略了自身的組織發展。1925年1月召開的黨(dang) 的四大確定支部為(wei) 黨(dang) 的基本組織。在大革命洪流中,由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加強和改進黨(dang) 的支部工作,到1927年4月黨(dang) 的五大召開時,黨(dang) 員已超過5.7萬(wan) 人,工人與(yu) 農(nong) 民占全部黨(dang) 員的近70%。黨(dang) 的五大通過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三次修正章程決(jue) 案》,第一次在黨(dang) 章中把支部單列一章,對支部的組織設置和工作任務作出了新規定。
土地革命戰爭(zheng) 時期,以毛澤東(dong) 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探索形成了“支部建在連上”的重要經驗,有力推動了黨(dang) 的支部建設。1927年9月—10月,三灣改編開始確立黨(dang) 對軍(jun) 隊的絕對領導,從(cong) 組織上奠定了建設新型人民軍(jun) 隊的基礎。1929年12月,古田會(hui) 議第一次將“支部建在連上”規定為(wei) 建黨(dang) 建軍(jun) 的一條重要原則。古田會(hui) 議之後,紅軍(jun) 的發展壯大為(wei) 中央蘇區的形成創造了條件。1931年11月,中央蘇區普遍建立了黨(dang) 的支部組織,基本以鄉(xiang) 為(wei) 單位建立黨(dang) 支部,以村為(wei) 單位建立黨(dang) 小組。
抗日戰爭(zheng) 時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基層組織發展史上極為(wei) 重要的階段。八年抗戰,黨(dang) 的基層組織有了很大發展,共接收100多萬(wan) 黨(dang) 員,建立了近千個(ge) 縣委和幾萬(wan) 個(ge) 支部。1938年9月—11月,在黨(dang) 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hui) 上,毛澤東(dong) 作了《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和《戰爭(zheng) 和戰略問題》《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的會(hui) 議結論,對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進行了全麵部署。黨(dang) 的六屆六中全會(hui) 肯定了“廣大的發展共產(chan) 黨(dang) 的組織”的方針,及時糾正了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中存在的一些錯誤觀念。1945年4月—6月,黨(dang) 的七大在延安召開。大會(hui) 強調必須著重在思想上、政治上建黨(dang) ,同時在組織上建黨(dang) 。七大通過的黨(dang) 章對建黨(dang) 以來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經驗進行了總結,對黨(dang) 的基層組織設置原則及任務等方麵都作了明確規定。
全麵內(nei) 戰爆發後,麵對敵強我弱的態勢,要想戰勝強大的國民黨(dang) 反動勢力,黨(dang) 的當務之急是發動土地改革運動,以滿足農(nong) 民對土地的要求。1947年7月—9月,全國土地會(hui) 議在河北平山縣召開。整黨(dang) 運動是結合土地改革運動進行的,重點是農(nong) 村的基層黨(dang) 組織。這次大規模整黨(dang) ,為(wei) 解決(jue) 農(nong) 村基層組織不純的問題和加強黨(dang) 在農(nong) 村的基層組織建設提供了極為(wei) 寶貴的經驗,是黨(dang) 將要成為(wei) 執政黨(dang) 的一次重要的組織和思想準備。1949年底,全國黨(dang) 員人數達448.8萬(wan) 人,共建立約20萬(wan) 個(ge) 黨(dang) 支部,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進入了一個(ge) 新的發展階段。
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
探索鞏固 曲折前行
1950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關(guan) 於(yu) 發展和鞏固黨(dang) 的組織的指示》明確提出,當前黨(dang) 的組織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對黨(dang) 的組織進行整頓和鞏固。6月,黨(dang) 的七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毛澤東(dong) 在《為(wei) 爭(zheng) 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zheng) 》的報告中指出,要堅決(jue) 地執行中央關(guan) 於(yu) 鞏固和發展黨(dang) 的組織的指示。1951年3月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組織工作會(hui) 議,討論通過《關(guan) 於(yu) 整頓黨(dang) 的基層組織的決(jue) 議》。經過整黨(dang) ,黨(dang) 的組織更加純潔,黨(dang) 的質量和黨(dang) 組織的戰鬥力得到提高,黨(dang) 和人民群眾(zhong) 的聯係有所加強。
在整黨(dang) 進行過程中,同時開展“三反”運動。1952年5月,中央作出《關(guan) 於(yu) 在“三反”運動的基礎上進行整黨(dang) 建黨(dang) 工作的指示》,指出“‘三反’運動對於(yu) 共產(chan) 黨(dang) 的組織來說,是一次實際有效的整理,同時又大大地創造了建黨(dang) 的有利條件。”經過整黨(dang) ,全國共新建8.2萬(wan) 個(ge) 黨(dang) 支部,基層支部發展到32.8萬(wan) 個(ge) 。但農(nong) 村黨(dang) 的基層組織仍存在發展不平衡、部分農(nong) 村基層組織的民主製度建設尚不健全等問題,為(wei) 此,1954年3月,《關(guan) 於(yu) 加強黨(dang) 的基層組織工作調查研究的通知》印發,就農(nong) 村中黨(dang) 的基層組織在貫徹過渡時期總路線、總任務中,如何實施領導、建設組織等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11月,全國農(nong) 村黨(dang) 的基層組織工作會(hui) 議召開,著重討論過渡時期農(nong) 村黨(dang) 的基層組織的任務。
1956年9月,黨(dang) 的八大召開。八大通過的黨(dang) 章,第一次用“黨(dang) 的基層組織”概念取代了以往的“黨(dang) 的基本組織”和“黨(dang) 的基礎組織”這兩(liang) 個(ge) 概念。同時對黨(dang) 的基層組織任務作了比較係統的規定,將基層組織的一般任務擴大為(wei) 八項任務。但是之後接連不斷的政治運動,使得黨(dang) 的八大的許多正確措施沒有得到貫徹。
1958年,在“大躍進”的特定曆史條件下,開展了支部工作評比競賽。隨著“大躍進”的結束,支部工作評比競賽停止。各地吸取評比競賽中的積極因素,對提高黨(dang) 員覺悟、加強支部工作起到了良好作用。1963年2月,中共中央召開會(hui) 議,決(jue) 定進行以“四清”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四清”運動的內(nei) 容,一開始在農(nong) 村中是“清工分,清賬目,清倉(cang) 庫和清財物”,後期在城鄉(xiang) 中表現為(wei) “清思想,清政治,清組織和清經濟”。“四清”運動對於(yu) 解決(jue) 領導幹部中存在的作風問題和經濟管理方麵的問題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於(yu) 把多種性質的問題簡單歸結為(wei) 階級鬥爭(zheng) 或者是階級鬥爭(zheng) 在黨(dang) 內(nei) 的反映,致使不少基層幹部遭到錯誤的處理和打擊。1965年8月,中央組織部向中央提出了三個(ge) 加強黨(dang) 的建設的報告,著重提出了“怎樣進行黨(dang) 支部的建設”的問題。報告認為(wei) 加強支部建設,關(guan) 鍵是堅持和發揚三大作風,必須建立學習(xi) 製度、聯係群眾(zhong) 製度、批評與(yu) 自我批評製度。
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調整組織設置 完善製度規範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作出把黨(dang) 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要決(jue) 策。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從(cong) 此進入了一個(ge) 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以“統一思想,整頓作風,加強紀律,純潔組織”為(wei) 主要任務的全麵整黨(dang) ,較好推動了黨(dang) 的建設。針對黨(dang) 內(nei) 仍存在思想、作風、組織上的嚴(yan) 重不純的問題,黨(dang) 的十二大決(jue) 定,用3年時間對黨(dang) 的作風和組織進行一次全麵整頓。1983年10月,黨(dang) 的十二屆二中全會(hui) 通過《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整黨(dang) 的決(jue) 定》,要求全體(ti) 黨(dang) 員積極參加整黨(dang) 。這次整黨(dang) 是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來第一次較大規模的全麵整黨(dang) 。通過整黨(dang) ,全黨(dang) 在思想、作風、紀律和組織四個(ge) 方麵都有了進步。
改革開放條件下,我們(men) 黨(dang) 提出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指導方針和總體(ti) 布局,不斷改進、創新黨(dang) 組織設置形式、活動內(nei) 容及工作方式,持續推進製度建設,拓寬領域、強化功能,擴大黨(dang) 的工作覆蓋麵,基層黨(dang) 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得到更好發揮。
1982年9月,黨(dang) 的十二大通過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章程》修改了基層黨(dang) 組織的基本任務,反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對基層黨(dang) 組織提出的新要求。1986年2月,中央組織部發出《關(guan) 於(yu) 調整和改進農(nong) 村中黨(dang) 的基層組織設置的意見》,調整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設置形式,在鄉(xiang) 建立鄉(xiang) 黨(dang) 委,在村建立黨(dang) 支部,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組織形式也由原來按照生產(chan) 大隊設置改為(wei) 按行政村設置。1986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全民所有製工業(ye) 企業(ye) 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對企業(ye) 黨(dang) 支部的功能定位、職責任務和工作方法等作出全麵規範。1987年11月,黨(dang) 的十三大通過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章程部分條文修正案》,確定農(nong) 村黨(dang) 的基層組織按鄉(xiang) 、鎮、村三級來設置。
198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通過《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加強黨(dang) 的建設的通知》,強調要充分發揮黨(dang) 支部的政治優(you) 勢和核心作用。1990年8月,全國村級組織建設工作座談會(hui) 在山東(dong) 萊西市召開,形成以黨(dang) 支部為(wei) 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總體(ti) 思路和工作格局,有效解決(jue) 了長期存在的村級基層組織建設“誰來抓”的問題。1992年10月,黨(dang) 的十四大通過的黨(dang) 章提出“黨(dang) 的基層組織是黨(dang) 在社會(hui) 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是黨(dang) 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1994年9月,黨(dang) 的十四屆四中全會(hui) 通過《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加強黨(dang) 的建設幾個(ge) 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把加強和改進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作為(wei)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加強黨(dang) 的建設的重點,提出基層組織建設指導方針。2002年11月,黨(dang) 的十六大通過的黨(dang) 章修正案對黨(dang) 的基層組織的基本任務做了重要補充和調整,指出黨(dang) 的基層組織是黨(dang) 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應該成為(wei) 貫徹“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
2003年9月,《關(guan) 於(yu) 深入開展農(nong) 村黨(dang) 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的意見》印發,進一步規範“三級聯創”活動的目標要求。2004年10月,《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街道社區黨(dang) 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印發,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區黨(dang) 建工作的協調機製。2008年3月《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律師行業(ye) 黨(dang) 的建設工作的通知》印發、2009年10月《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注冊(ce) 會(hui) 計師行業(ye) 黨(dang) 的建設工作的通知》印發、2012年5月《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非公有製企業(ye) 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印發,持續推動黨(dang) 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
突出政治功能 切實提升組織力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強調,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wei) 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ju) ,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
2012年11月,黨(dang) 的十八大提出加強基層服務型黨(dang) 組織建設的重大任務。2014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基層服務型黨(dang) 組織建設的意見》,指出基層服務型黨(dang) 組織建設是建設學習(xi) 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yi) 執政黨(dang) 的基礎工程,對於(yu) 密切黨(dang) 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提高黨(dang) 的執政能力、夯實黨(dang) 的執政基礎,具有重要意義(yi) 。2014年6月,中央組織部、中央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印發《關(guan) 於(yu) 在第二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進一步加強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的通知》,要求加強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大力推廣“四議兩(liang) 公開”工作法,建立健全並全麵落實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製度。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wei) 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為(wei) 堅強戰鬥堡壘,為(wei) 做好新時代基層黨(dang) 建工作指明了方向。2018年7月,全國組織工作會(hui) 議召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wei) 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層組織,優(you) 化組織設置,理順隸屬關(guan) 係,創新活動方式,擴大基層黨(dang) 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要加強企業(ye) 、農(nong) 村、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社區等各領域黨(dang) 建工作,推動基層黨(dang) 組織全麵進步、全麵過硬。要加強社會(hui) 組織黨(dang) 的建設,探索加強新興(xing) 業(ye) 態和互聯網黨(dang) 建工作。要加強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基層黨(dang) 組織要在貫徹落實中發揮領導作用,強化政治引領,發揮黨(dang) 的群眾(zhong) 工作優(you) 勢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引領基層各類組織自覺貫徹黨(dang) 的主張,確保基層治理正確方向。
黨(dang) 的組織製度建設進入快車道,實現了從(cong) 製度製定向體(ti) 係建構的飛躍。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對黨(dang) 支部工作作出全麵規範,對於(yu) 強化黨(dang) 支部政治功能,全麵提升組織力,鞏固黨(dang) 長期執政的組織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2019年1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農(nong) 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頒布,堅持和加強了黨(dang) 對農(nong) 村工作的全麵領導。5月,《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dang) 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印發,進一步夯實黨(dang) 在城市的執政基礎。12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國有企業(ye) 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和國家機關(guan) 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頒布,是新時代加強國有企業(ye) 黨(dang) 的建設、機關(guan) 黨(dang) 的建設的基本遵循。2020年1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和國家機關(guan) 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修訂實施,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具有重要意義(yi) 。2021年4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印發,對高校基層黨(dang) 組織工作作出全麵規範。2021年5月,《關(guan) 於(yu) 中央企業(ye) 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dang) 的領導的意見》印發,對中央企業(ye) 進一步把加強黨(dang) 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作出部署、提出要求,是推進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建設的標誌性製度成果。
啟 示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黨(dang) 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jue) 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與(yu) 黨(dang) 始終高度重視做好抓基層強基礎的工作是分不開的。隻有把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強、把基層政權鞏固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根基才能穩固。
在黨(dang) 走過的百年輝煌曆程中,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一百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持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強調把黨(dang) 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突出政治功能,強化政治引領,在落實管黨(dang) 治黨(dang) 政治責任中激發基層黨(dang) 組織生機活力;始終把支部建設擺在執政黨(dang) 建設重要位置,充分發揮黨(dang) 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充分顯示出黨(dang) 的強大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始終堅持基層黨(dang) 組織的基礎地位和功能作用,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wei) 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ju) ,把黨(dang) 要管黨(dang) 、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方針貫徹到抓基層打基礎工作中去;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按照樹立科學理念、積極改革創新、遵循客觀規律、注重實際成效的思路,聚精會(hui) 神抓好黨(dang) 的建設,為(wei) 推進波瀾壯闊的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踏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dang) 的領導、繼續推進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把各領域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為(wei) 實現黨(dang) 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充分發揮廣大黨(dang) 員在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先鋒模範作用,以高質量黨(dang) 建推動高質量發展。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