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生活改善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上門理發、送飯到家,生活有了新變化。”百歲老人馮(feng) 宗貴生活在安徽合肥經開區海恒社區,“社區黨(dang) 員們(men) 定期上門,幫我收拾屋子,陪著聊天。”他說,在黨(dang) 的領導下,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產(chan) 黨(dang)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wei) 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我們(men) 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史就是為(wei) 人民謀幸福的曆史。”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立足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通過一係列惠民舉(ju) 措,切實提高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對美好生活向往加快實現。

衣食住行不斷改善

百姓生活更舒心

  衣食住行是民生基本需求。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吃得更好了。從(cong) 過去的“窩頭鹹菜”到現在的“肉蛋奶菜”,從(cong) “吃得飽”到“吃得好”,今年88歲的天津南開區萬(wan) 興(xing) 街道居民吳金香真切感受著生活的變化。

  “對食物從(cong) 追求溫飽、美味到追求健康、安全,正是人民生活發生巨變的一個(ge) 鮮活側(ce) 麵。”美團副總裁陳榮凱說。

  穿得更美了。“我喜歡逛逛潮流網購社區,與(yu) 好友交流穿搭風格、互通時尚資訊。”就職於(yu) 上海某會(hui) 計師事務所的“95後”吳海說,“我喜歡‘中國李寧’,穿一件設計獨特的國貨品牌,讓我更有活力與(yu) 朝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xiang) 居民的衣著需求發生了從(cong) “保暖禦寒”向“美觀舒適”、從(cong) “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的轉變。居民穿著更加注重服裝的質地、款式和色彩搭配,品牌化、時尚化和個(ge) 性化成為(wei) 人們(men) 的普遍追求。

  住得更舒適。“一室變三居,生活舒心多了!”重慶渝北區的技術工人黃書(shu) 林以前住的是隔板間、地下室,在政府部門幫助下,2019年黃書(shu) 林搬進寬敞的公租房,居住條件改善了很多。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和國家將“住有所居”作為(wei) 改善發展民生的重中之重,大力推進保障型住房建設、棚戶區改造、農(nong) 村危房改造工程,實施農(nong) 村困難戶建房補助政策。城鄉(xiang) 居民人均住房麵積大幅提高,居住質量明顯改善。

  出行更便利。家住江西鷹潭市餘(yu) 江區渡口村沙塘小組、今年57歲的楊井太前不久買(mai) 了輛新轎車,他喜滋滋地說:“這幾年收入越來越高,買(mai) 了車就更方便了,端午節期間剛開車去南昌的女兒(er) 家看看。”

  “以前,打車隻能站在路邊揚手招車或者電話叫車。現在僅(jin) 需一部智能手機,便可隨時叫車。”南京領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首席執行官崔大勇說,網約車等共享交通模式,讓老百姓出行更方便、更綠色。

線上線下消費升級

商品服務更豐(feng) 富

  在解決(jue) 溫飽問題的基礎上,城鄉(xiang) 居民從(cong) 基本的吃穿消費向享受和發展型消費轉變,生活質量、消費層次實現跨越式提升。

  消費升級更快了。

  改革開放初期,手表、自行車和縫紉機成為(wei) 不少家庭婚嫁必備的“三大件”。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冰箱、洗衣機、彩色電視機成為(wei) 新的“三大件”。進入21世紀以來,家用電器高度普及,城鄉(xiang) 消費差距顯著縮小。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順應居民消費提質轉型升級新趨勢,依靠改革創新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實行鼓勵和引導居民消費的政策,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發力,積極培育重點領域消費細分市場。促進商品消費,暢通汽車、家電、家具等大件商品消費鏈條。拓展服務消費,提振餐飲消費,促進家政服務提質擴容。

  消費渠道更多了。

  在江西綠滋肴職業(ye) 技能培訓學校的直播基地,主播們(men) 正在現場直播,南昌米粉、景德鎮青花瓷等江西特產(chan) 受到了網友們(men) 的青睞。從(cong) 實體(ti) 店到電商平台,從(cong) 餐飲店到外賣平台,從(cong) 便利店到數字商超……老百姓消費渠道更加多元、消費場景更加多樣。

  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消費市場體(ti) 係,加快建設現代流通體(ti) 係,暢通流通網絡“大動脈”,打通城鄉(xiang) 流通“微循環”,加快線上線下融合,讓流通效率高起來,流通成本降下來。流通新業(ye) 態新模式加速發展,實體(ti) 商業(ye) 企業(ye) 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線上線下正進行更廣更深的融合。

  消費環境更好了。

  “在網上購物,不少商品可以享受七天無理由退貨,方便又放心。”黑龍江哈爾濱市民孟雅“6·18”促銷期間購買(mai) 的商品陸續到貨,一些退貨商品已被先行賠付。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消費環境總體(ti) 向好,市場秩序不斷規範,消費者權益保障製度不斷升級,商品質量監管體(ti) 製機製更加成熟。從(cong) 推廣使用在線糾紛信息平台,到在食品藥品等領域建立全過程質量安全追溯體(ti) 係,從(cong) 推行首席質量官製度到明廚亮灶工程全麵推開,消費者信心進一步提升。

收入更高保障更好

日子過得更踏實

  更充裕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hui) 保障、更優(you) 質的民生服務,帶來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腰包越來越鼓。“開網店第一年,銷售額就突破1000萬(wan) 元。”浙江麗(li) 水市鬆陽縣的陳淩傑放棄留在杭州發展的機會(hui) ,回到家鄉(xiang) 發展茶產(chan) 業(ye) ,現在成了當地茶農(nong) 電商創業(ye) 的“領頭雁”,帶領全村一起致富。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持續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出台增加居民收入、促進和改善居民消費的政策舉(ju) 措,居民收入水平連年增長。

  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居民收入基本與(yu) 經濟發展保持同步。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首次跨過3萬(wan) 元大關(guan) ,比2000年實際增長4.4倍,年均實際增長9.2%。我國居民用60年時間實現了人均可支配收入跨過1萬(wan) 元大關(guan) ,分別用5年時間實現了跨過2萬(wan) 元與(yu) 3萬(wan) 元大關(guan) ,居民收入水平持續較快增長。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189元。

  ——保障網越織越密。“過去就怕生病,現在我和老伴看病都有新農(nong) 合,醫療保險讓咱的腰杆更硬了。”江蘇淮安市盱眙縣官灘鎮洪湖村農(nong) 戶陳廣軍(jun) 妻子身有殘疾,參加新型農(nong) 村合作醫療後,看病負擔減輕了不少。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hui) 保障覆蓋麵快速擴大,目前已建成世界最大的社會(hui) 保障網,基本養(yang) 老保險覆蓋近10億(yi) 人,基本醫療保險已達13.6億(yi) 人,義(yi) 務教育入學率接近100%。

  ——民生服務越來越好。“現在養(yang) 老院的選擇有很多,谘詢過十幾家,實地去看過四五家,最終找了一家最滿意的。”今年89歲的鮑夢洲目前住在北京國投健康長者公寓,他說:“好的養(yang) 老院,比在自己家住著都舒服。”

  近年來,我國出台更多政策用於(yu) 改善民生,投入更多財政資金用於(yu) 提高保障水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同時,注重動員社會(hui) 各方力量,鼓勵各類企業(ye) 、社會(hui) 組織、個(ge) 人積極參與(yu) 民生事業(ye) 建設,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答卷一定會(hui) 越來越精彩。

發布時間:2021年06月26日 08:36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