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也是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共同追求。”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僅(jin) 35歲。2019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主要健康指標優(you) 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公共衛生整體(ti) 實力、醫療服務和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全民身體(ti) 素質、健康素養(yang) 持續增強。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創造了衛生健康領域的“中國奇跡”,全民健康托起全麵小康。
從(cong) 疾病流行到免疫規劃
公共衛生體(ti) 係日益強大
今年,世衛組織先後為(wei)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科興(xing) 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的新冠疫苗頒發了緊急使用認證。中國疫苗研發走在國際第一方陣。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chuan) 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人民風雨同舟、眾(zhong) 誌成城,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奪取了全國抗疫鬥爭(zheng) 重大戰略成果。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不斷加大公共衛生投入,有效控製健康危險因素,消除了一大批重大疾病危害,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針對新發傳(chuan) 染病的流行形勢,我國不斷加大防治力度。
1950年,全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群眾(zhong) 性普種牛痘苗運動。從(cong) 1978年開始,全國實行計劃免疫政策;2002年,國務院決(jue) 定將新生兒(er) 乙肝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2007年,國務院決(jue) 定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將甲肝、流腦等15種可以通過接種疫苗有效預防的傳(chuan) 染病納入國家免疫規劃。通過實施新生兒(er) 乙肝疫苗接種,使5歲以下兒(er) 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從(cong) 近10%降至1%以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一道道公共衛生防線正在築牢,一張張疾病防控網絡不斷織密。我國健全預警響應機製,全麵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努力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ti) 係,護佑億(yi) 萬(wan) 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
從(cong) 缺醫少藥到病有所醫
醫療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不久前,重慶市合川區雲(yun) 門街道鐵家村的高明,在合川區人民醫院接受了腰椎間盤突出手術,術後康複良好。他說:“現在區級醫院條件越來越好,連腰椎手術都能做了,術後在家康複還有家庭醫生隨訪。”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隻有醫療衛生機構3670個(ge) ,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5萬(wan) 張,衛生技術人員54.1萬(wan) 人。醫療設備極其簡陋,醫療技術水平低下,人民群眾(zhong) 得不到基本的醫療衛生保障。從(cong) 缺醫少藥到病有所醫,我國醫療衛生事業(ye)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2019年末,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0.75萬(wan) 個(ge) ,醫療衛生機構床位達880.7萬(wan) 張,衛生人員總數達1292.8萬(wan) 人,醫療技術和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我國產(chan) 生了一批達到或引領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上具有示範和帶動作用的優(you) 勢醫療技術,有效提升了重大疾病診療能力。
“互聯網+醫療健康”持續發展。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共有1100餘(yu) 家互聯網醫院,7700家二級以上醫院提供線上服務。三級醫院網上預約診療率已達50%以上,90%以上的三級公立醫院初步實現了院內(nei) 信息互通共享。許多醫院在優(you) 化互聯網診療服務的同時,還提供藥品快遞到家服務,讓群眾(zhong) 足不出戶就能複診,進一步解決(jue) 了看病難問題。
醫療資源配置進一步優(you) 化。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醫聯體(ti) 建設如火如荼。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很多大病在縣裏就能得到有效治療。農(nong) 村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基本實現了每個(ge) 鄉(xiang) 鎮建有1所衛生院,每個(ge) 行政村有1個(ge) 村衛生室,每千名村民配有1名鄉(xiang) 村醫生。家庭醫生簽約製度進一步實施,健康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藥品供應保障製度日益完善。國家推進藥品生產(chan) 、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製度改革,鼓勵新藥創製和仿製藥研發。國家基本藥物製度更加完善,基本藥物數量達685種。
從(cong) 看病自費到全民醫保
醫療保障製度更加完善
河北省石家莊市行唐縣居民張強曾是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因患頸內(nei) 動脈血栓,2019年5月來到北京天壇醫院就醫,共花費72354.9元。讓他沒想到的是,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的醫保“三重保障”政策幫扶之下,報銷了6萬(wan) 多元,個(ge) 人負擔明顯減輕。
1998年,我國開始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製度。此後,麵向農(nong) 村居民、城鎮居民的新型農(nong) 村合作醫療製度、城鎮居民醫保製度逐步建立。在此基礎上,國家還建立了大病保險製度,緩解大病患者的高額醫療費用負擔,同步建立了醫療救助製度,為(wei) 困難群眾(zhong) 夯實托底保障。目前,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已達13.6億(yi) 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從(cong) 看病自費到全民醫保,我國織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人民群眾(zhong) 就醫負擔持續減輕。
2019年底,我國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nong) 合兩(liang) 項製度整合完成,建立起統一的城鄉(xiang) 居民醫保製度,整體(ti) 提升了農(nong) 村居民保障水平,城鄉(xiang) 居民更加公平享有醫療保障權益。2019年,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nei) 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80%左右和70%左右;居民個(ge) 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9年的28.36%。
異地住院、門診看病報銷越來越便利,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在全國各地聯網定點醫療機構均可以實現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累計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857.86萬(wan) 人次,醫療費用2082.14億(yi) 元,基金支付1224.13億(yi) 元。目前,29個(ge) 省份的219個(ge) 統籌地區啟動了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截至4月底,已累計直接結算493.88萬(wan) 人次,醫療費用12.31億(yi) 元,基金支付7億(yi) 元。
從(cong) 傳(chuan) 統方劑到抗疫良藥
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邁大步
2021年3月,國家藥監局批準清肺排毒顆粒等3個(ge) 方劑上市。清肺排毒湯是治療各型新冠肺炎的通用方劑,來源於(yu) 張仲景《傷(shang) 寒雜病論》的幾個(ge) 經典名方,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利器”。
麵對大考,中醫藥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抗疫答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shu) 指出:“中醫藥參與(yu) 救治確診病例的占比達到92%。湖北省確診病例中醫藥使用率和總有效率超過90%。”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chuan) 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全程深度參與(yu) 疫情防控與(yu) 救治,充分發揮獨特優(you) 勢和重要作用,守護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
新中國成立後,中醫藥事業(ye) 不斷發展壯大。中醫與(yu) 西醫優(you) 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成為(wei) 中國特色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的組成部分。中西醫並重,被列為(wei) 我國衛生與(yu) 健康工作方針之一。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傳(chuan) 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重要內(nei) 容,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大事。2017年7月1日,中醫藥法正式實施。“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
近年來,我國中醫藥服務體(ti) 係不斷健全、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中醫藥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中醫藥科技創新不斷結出碩果,中醫藥產(chan) 業(ye) 不斷向著現代化邁進,中醫藥文化不斷繁榮發展,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不斷拓展。2015年,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科技繁榮進步的體(ti) 現,也是中醫藥對人類健康事業(ye) 作出巨大貢獻的體(ti) 現。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