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鑒今 砥礪前行
《求是》雜誌編輯部
“不忘曆史、不忘初心。”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shu) 。對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yang) 劑。多重溫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wei) 大曆史,心中就會(hui) 增加很多正能量。”
“創業(ye) 難、守業(ye) 更難。廣大黨(dang) 員、幹部和人民群眾(zhong) 要很好學習(xi) 了解黨(dang) 史、新中國史,守住黨(dang) 領導人民創立的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世世代代傳(chuan) 承下去。”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要重視對曆史的學習(xi) 和對曆史經驗的總結與(yu) 運用,從(cong) 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為(wei) 鑒、更好前進。《以史為(wei) 鏡、以史明誌,知史愛黨(dang) 、知史愛國》這篇重要文章,是總書(shu) 記2013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間文稿中有關(guan) 這方麵內(nei) 容的節錄。全文共21小節,選自總書(shu) 記在一些重要會(hui) 議、重要活動和一些地方考察時的講話,以及給革命老區小學生、老戰士的回信中的相關(guan) 重要論述,從(cong) 不同方麵、不同角度對黨(dang) 員幹部學好曆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提出明確要求。
“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在建黨(dang) 百年之際,結合當前正在全黨(dang) 全社會(hui) 深入開展的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四史”宣傳(chuan) 教育,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篇重要文章,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通過學習(xi) 曆史,深刻領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等道理,進一步堅定對黨(dang) 的領導的自信,增強自覺貫徹落實黨(dang) 的創新理論的堅定性,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條唯一正確的道路,把愛黨(dang) 愛國愛社會(hui) 主義(yi) 的巨大熱情轉化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磅礴力量。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從(cong) 誕生時的50多名黨(dang) 員到如今的9100多萬(wan) 名黨(dang) 員,從(cong) 最初的黨(dang) 代會(hui) 都要秘密召開到在世界上最大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長期執政,從(cong) 建黨(dang) 之時報紙上“沒有一點報道”到擁有空前影響力、引領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100年波瀾壯闊的曆史進程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將一個(ge) 個(ge) 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迎來了中華民族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功的奧秘在哪裏?為(wei) 什麽(me) 隻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才能創造這樣的人間奇跡?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華誕之時,這個(ge) 問題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曆史和人民的選擇。1840年鴉片戰爭(zheng) 後,中華民族陷入內(nei) 憂外患的苦難深淵,中國人民處於(yu) 水深火熱的悲慘境地。為(wei) 了挽救民族危亡,無數仁人誌士進行了孜孜不倦的艱辛探索。但無論是太平天國運動、義(yi) 和團運動,還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沒有也不可能完成救亡圖存和反帝反封建的曆史任務。中國向何處去?出路在哪裏?1921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應運而生、登上曆史舞台,中國人民從(cong) 此在走向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道路上擁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在各種政治力量、數百個(ge) 政黨(dang) 中脫穎而出,之所以能夠成為(wei) 中國人民自覺而堅定的選擇、始終贏得人民擁護和支持,最根本的就在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中國工人階級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用馬克思主義(yi) 先進思想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dang) ,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並敢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犧牲的黨(dang) ,是牢記初心使命、勇於(yu) 自我革命的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康莊大道。事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hui) 發展的曆史必然,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事業(ye) 是完全正確的。
1920年,李大釗等在北京大學建立了一個(ge) 小型圖書(shu) 室,取名“亢慕義(yi) 齋”(亢慕義(yi) 是英文共產(chan) 主義(yi) 的音譯)。李大釗還開設了唯物史觀、社會(hui) 主義(yi) 等課程,通過大學講堂傳(chuan) 播馬克思主義(yi) 。上圖為(wei) “亢慕義(yi) 齋”舊址展室(中新社發 趙雅丹/攝),下圖為(wei) 李大釗編寫(xie) 的唯物史觀講義(yi) 和北大學生關(guan) 於(yu) 曆史唯物主義(yi) 的試卷。
——偉(wei) 大功業(ye) 、曆史貢獻。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誕生之日起,就義(yi) 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zheng) ,走過了矢誌踐行初心使命、篳路藍縷奠基立業(ye) 、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打土豪、分田地,走農(nong) 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推翻帝國主義(yi) 、封建主義(yi) 、官僚資本主義(yi) 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yi) 革命勝利,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完成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確立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進行中國曆史上從(cong) 不曾有過的熱氣騰騰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在艱辛探索中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後麵貌;勇於(yu) 改革開放,開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統攬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取得偉(wei) 大曆史性成就,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向前邁出新的一大步……從(cong) 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到驚天動地,100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人類社會(hui) 進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這篇重要文章中深刻指出:“中國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是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一大幸事”;“如果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我們(men) 的國家、我們(men) 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
——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guan) 鍵在黨(dang) 。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深刻領悟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曆史必然性,堅定對黨(dang) 的領導的自信”,“在堅持黨(dang) 的領導這個(ge) 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men) 腦子要特別清醒、眼睛要特別明亮、立場要特別堅定,絕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動搖”。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首先是要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兩(liang) 個(ge) 維護”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寶貴經驗,是保證全黨(dang) 團結統一、步調一致,推動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不斷發展和進步的根本政治保證。去年以來,麵對世紀疫情與(yu) 百年變局交織疊加的複雜局勢,我國疫情防控鬥爭(zheng) 的偉(wei) 大實踐和戰略成果再次充分證明,風雨來襲時黨(dang) 的堅強領導、黨(dang) 中央的權威是最堅實的靠山,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具有舉(ju) 旗定向、領航掌舵的決(jue) 定性作用。前進道路上,全黨(dang) 必須堅定不移地把維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落實到行動中去,堅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打鐵必須自身硬。”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必須毫不動搖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不斷推進偉(wei) 大自我革命,把我們(men) 黨(dang) 建設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戰鬥力,始終贏得人民衷心擁護,永遠立於(yu) 不敗之地。
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行
1818年5月,德國特裏爾城,卡爾·馬克思誕生;1848年2月,英國倫(lun) 敦,《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問世、馬克思主義(yi) 在世界開始傳(chuan) 播。當時誰也沒有想到,中國這個(ge) 東(dong) 方大國的命運在未來將和馬克思這個(ge) 光輝名字發生怎樣密切的關(guan) 聯。
2018年5月,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hui) 隆重舉(ju) 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會(hui) 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指出:“馬克思主義(yi) 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
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行?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的成功實踐和豐(feng) 富發展,就是最有力的回答。
——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科學真理。馬克思主義(yi) 雖然誕生於(yu) 19世紀的歐洲,影響卻跨越時空。它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ti) 係;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回應人類社會(hui) 麵臨(lin) 的新挑戰。正是因為(wei) 其強大的真理力量,馬克思主義(yi) 深刻改變了世界,極大推進了人類文明進程。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的:“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yi) 那樣對人類產(chan) 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後不久,就創辦了人民出版社,廣泛傳(chuan) 播馬克思主義(yi) 理論。1922年6月30日,陳獨秀向共產(chan) 國際報告人民出版社印行“馬克思全書(shu) ”2種、“列寧全書(shu) ”5種、“康民尼斯特叢(cong) 書(shu) ”5種。圖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紀念館展出的其中11種。 人民圖片 王初/攝
——馬克思主義(yi) 深刻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在對各種救國方案的苦苦追尋中,中國人民經曆了一種種“主義(yi) ”的興(xing) 起和失敗。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猶如黑暗中的一道霞光給中國指明了方向,從(cong) 此使中國人民從(cong) 精神上由被動轉為(wei) 主動。從(cong) 登上中國曆史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把馬克思主義(yi) 寫(xie) 在了自己的旗幟上,並始終不渝地高舉(ju) 這個(ge) 旗幟。100年來,在馬克思主義(yi) 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氣壯山河的革命戰爭(zheng) 勝利、開展了熱火朝天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進行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邁進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ge) 古老的東(dong) 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曆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yi) 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把馬克思主義(yi) 寫(xie) 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確的!”
——中國極大豐(feng) 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yi) 。作為(wei) 隨著時代、實踐、科學發展而不斷發展的理論,馬克思主義(yi) 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我們(men) 黨(dang) 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曆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ti) 實際、改革開放的具體(ti) 實際、新時代中國的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yi) 新境界,產(chan) 生了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產(chan) 生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馬克思主義(yi) 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發展提供了既一脈相承又與(yu) 時俱進的科學指導,也以其生動的、鮮活的理論和實踐創新展示了馬克思主義(yi) 的強大生命力,開拓了馬克思主義(yi) 發展新境界。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之所以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根本在於(yu)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根本在於(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科學指引。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在新時代偉(wei) 大鬥爭(zheng) 中鍛造的,又在指導新時代的偉(wei) 大實踐中彰顯出磅礴偉(wei) 力,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是當今時代最現實、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yi) 。堅持和發展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要把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最根本的任務,持續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推動這一重要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築牢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的70後、80後、90後、00後走出國門,已經可以平視這個(ge) 世界了,這就是自信。”
2021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用鮮活語言闡釋深刻道理:我們(men) 成功戰勝了疫情,又率先使經濟由負轉正,經受了嚴(yan) 峻的考驗。這不是一時之運,有我們(men) 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好不好、為(wei) 什麽(me) 好?事實最有說服力,中國人民最有發言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這番話語更是為(wei) 我們(men) 尋求這個(ge) 問題的答案提供了“鑰匙”。
——黨(dang) 和人民長期實踐取得的根本成就。“一個(ge) 國家實行什麽(me) 樣的主義(yi) ,關(guan) 鍵要看這個(ge) 主義(yi) 能否解決(jue) 這個(ge) 國家麵臨(lin) 的曆史性課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不是從(cong) 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黨(dang) 和人民曆經千辛萬(wan) 苦、付出巨大代價(jia) 取得的根本成就,來之極為(wei) 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wei) 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偉(wei) 大社會(hui) 革命100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曆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在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chuan) 承發展中得來的,同時也是在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運動500多年的演進中得來的,凝聚著無數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億(yi) 萬(wan) 中華兒(er) 女的熱血和生命、勤勞和智慧。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生動實踐和巨大成功充分證明,社會(hui) 主義(yi) 沒有辜負中國,中國也沒有辜負社會(hui) 主義(yi) 。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發展中國,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就是曆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堅定“四個(ge) 自信”。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是道路、理論、製度、文化緊密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是指導黨(dang) 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製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是激勵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四者有機統一於(yu)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構成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鮮明的特色。道路走得通、走得對、走得好,理論體(ti) 係一脈相承而又與(yu) 時俱進,製度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you) 越性,文化積澱深厚、魅力獨特、優(you) 勢突出……中國人民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四個(ge) 自信”,有充足的理由、強大的底氣。
2021年6月9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yu) 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組合體(ti) 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區整裝待發,將運送3名航天員至空間站天和核心艙。 中新社發 汪江波/攝
——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從(cong) 來都是在開拓中前進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斷續寫(xie) 的大文章。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礎上,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這是人類社會(hui) 發展曆史邏輯、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邏輯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邏輯在新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yi) ,在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上、人類社會(hui) 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yi) ”。全黨(dang) 同誌要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要求,保持革命精神、革命鬥誌,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一偉(wei) 大社會(hui) 革命繼續推進下去,努力使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展現更加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馬克思主義(yi)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立黨(dang) 、興(xing) 黨(dang) 、強黨(dang) 的根本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人民開創和發展的唯一正確道路。在當代中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馬克思主義(y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三者密不可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等重大問題,在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上是一脈相通的。歸結到一點,就是要聚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這個(ge) 百年大黨(dang) 的初心使命,從(co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100年來為(wei) 實現初心使命的苦難輝煌、寶貴經驗、優(you) 良傳(chuan) 統中尋求答案。
以史為(wei) 鏡,知史鑒今。要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篇重要文章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的一係列重要論述,追隨總書(shu) 記遍及祖國大江南北的“紅色足跡”,深刻領悟這些基本道理,進一步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進一步激發愛黨(dang) 愛國愛社會(hui) 主義(yi) 的巨大熱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wei) 新時代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不懈奮鬥。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