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講到的特殊“財富觀”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生態是資源和財富,是我們(men) 的寶藏。”這是6月8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青海湖考察時提出的一個(ge) 重要觀點。

  從(cong)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到生態是資源和財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生態本身就是價(jia) 值。這一特殊的“財富觀”對於(yu) 樹立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yi) 。

  生態本身就是價(jia) 值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的一幕令人難忘——

  3月7日下午,人民大會(hui) 堂東(dong) 大廳,青海代表團審議現場,孔慶菊代表拿出照片,請坐在對麵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觀看。

  一張照片中,是漫步在草叢(cong) 中的荒漠貓;另一張,則是行走在樹叢(cong) 中的雪豹。“以前很少見的珍稀物種,現在頻頻現身了。”孔慶菊說。

  “這說明生態保護見效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特別是大家的生態保護意識也增強了,看到了生態本身的經濟價(jia) 值。

  在內(nei) 蒙古代表團,周義(yi) 哲代表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述林業(ye) 工人從(cong) “砍樹人”變為(wei) “看樹人”,林區得到休養(yang) 生息的情況。2018年他所在林區的森林與(yu) 濕地生態係統服務功能總價(jia) 值6159.74億(yi) 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你提到的這個(ge) 生態總價(jia) 值,就是綠色GDP的概念,說明生態本身就是價(jia) 值。這裏麵不僅(jin) 有林木本身的價(jia) 值,還有綠肺效應,更能帶來旅遊、林下經濟等。”

  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有了“生態是資源和財富”的“財富觀”,才能夠堅持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

  著眼未來,“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要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ge) 主題,而堅持生態優(you) 先、堅持綠色發展是其中應有之義(yi) 。

  “十四五”開局之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赴地方考察調研,看山看水看生態都是一項重要安排——

  2月,在貴州烏(wu) 江河畔,強調要守住發展和生態兩(liang) 條底線,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3月,在福建,考察武夷山國家公園、調研集體(ti) 林權製度改革、了解福州城市水係綜合治理情況等,生態省的生態建設成為(wei) 考察的重要內(nei) 容。

  4月,在廣西桂林,提出“堅持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

  5月,在河南南陽,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強調“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

  每月一次地方考察,每次必談生態文明建設。從(cong) 這個(ge) 頻次和力度,不難看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於(yu) 推動“三新”(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落地的重視程度。

  隻有秉持這樣的“財富觀”,才能自覺摒棄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條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新路。

  整治生態破壞問題——抓落實、抓反饋

  此次赴青海考察,總書(shu) 記再次了解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情況。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chan) 流地、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曾經,過度無序開發,給祁連山留下了深重創傷(shang) 。

  對祁連山局部生態破壞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堅決(jue) 整改。2017年7月,中辦、國辦通報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上百人被問責。

  祁連山生態修複成效如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高度關(guan) 注。2019年8月,考察甘肅期間,總書(shu) 記深入位於(yu) 祁連山北麓的大馬營草原,實地了解祁連山生態修複保護情況。今年參加全國人代會(hui) 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又向人大代表了解祁連山南麓腹地木裏煤礦綜合整治情況。

  對祁連山如此,對秦嶺違建別墅、對汾河治理、對長江大保護亦如此。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並且親(qin) 自赴實地驗收檢查,釋放出黨(dang) 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絕不鬆勁的強烈信號。一些地方切不要再存有僥(jiao) 幸心理和觀望態度了。

  從(cong) “突出”到“首位”再到“保育”

  “我之前去看了三江源、祁連山,這一次專(zhuan) 門來看看青海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一個(ge) “專(zhuan) 門”,彰顯出青海的生態環境保護,在總書(shu) 記心中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yi) 。

  因為(wei) 青海生態地位重要而特殊。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三江之源”和“中華水塔”,是我國極為(wei) 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地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具有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青海的生態文明建設不僅(jin) 關(guan) 係到青海自身的發展,還關(guan) 係到全國乃至全球的生態安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上一次到青海考察是2016年8月。當時,總書(shu) 記強調,青海最大的價(jia) 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

  在參加今年全國人代會(hui) 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把生態保護放在首位,體(ti) 現了生態保護的政治自覺。

  從(cong) “突出”到“首位”,5年時間,一詞之變,總書(shu) 記對青海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這一次,青海湖畔,總書(shu) 記再一次叮囑:“守護好自然生態,保育好自然資源,維護好生物多樣性。”

  “保育”一詞用得不同尋常——

  生態,就像我們(men) 的孩子,更是我們(men) 的未來。

發布時間:2021年06月09日 21:04 來源:新華社 編輯:宿黨輝 打印